近年来,绿色消费理念正在全社会逐步普及,绿色成为普遍形态为社会广泛接受。按照《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编制工作方案》的部署,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管局、中直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从去年6月开始研究制定了《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过半年多的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完善,于日前正式印发。
据悉,《实施方案》系统设计了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政策体系,包括四大方面22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品市场占有率大幅提升,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取得明显成效,绿色消费方式得到普遍推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消费体系初步形成。到2030年,绿色低碳产品成为市场主流,重点领域消费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绿色消费制度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健全。
将实施22项重点任务
“《实施方案》系统设计了促进绿色消费的制度政策体系,包括四大方面22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国家发展改革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副司长常铁威介绍,四大方面任务包括提升食品消费绿色化水平,推行绿色衣着消费等;强化绿色消费科技和服务支撑,包括推广应用先进绿色低碳技术等;建立健全绿色消费制度保障体系;完善绿色消费激励约束政策。
“这四个方面,是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常铁威说,“全面促进重点领域消费绿色转型”是关键,“科技和服务”“制度保障”“激励约束”这三方面都是重要支撑,整体上就构成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促进绿色消费的完整制度政策体系。
“绿色消费是促进消费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和新的增长点。大力发展绿色消费,有利于以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商务部消费促进司副司长王斌介绍,在促进绿色消费方面,近年来主要是大力培育绿色流通主体、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和促进绿色电商发展等方面的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已累计创建绿色商场500多家,其中2021年新增将近200家。这些商场节能降耗方面成效初显,如绿色商场用电量、用水量均有明显下降。
王斌表示,下一步,商务部门将继续推动绿色商场创建,高质量发展二手商品流通,引导电商企业绿色发展,加强商务领域塑料污染治理,构建新型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全面促进消费绿色低碳转型升级,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新的贡献。
在各地,绿色消费也逐渐成为市场主流。2021年12月,湖北省举办首届湖北绿色消费博览会(与第30届中国食品博览会暨中国武汉国际食品交易会同步举办),4天的会期内共有15万人次线下参观,成交额超108亿元。湖北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首届消博会以展为主,旨在助力湖北消费者拓宽视野、更新消费观念;食博会以售为主,为消费者提供在家门口买全国、买全球的平台。两大展会成功融合举办,以食品为代表的基础消费,和以智造消费、绿色住建、文化旅游、体育娱乐等为代表的新型消费精彩碰撞,各有千秋、相得益彰,既搅热秋冬消费市场,也成为引领湖北绿色消费新风尚,促进消费绿色转型的新平台。
推动绿色消费市场体系建设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一批重要国家标准,包含8项强制性节能国家标准、4项汽车信息安全相关国家标准和多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其中,新修订的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和交流电风扇能效标准,新制定的数据中心和商用电磁灶能效标准等能效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在推广高效节能产品、促进绿色消费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绿色产品是指从全生命周期,全过程角度满足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消费友好要求的产品,具备资源能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低、易回收再利用、健康安全、品质高的产品。”市场监管总局认证监管司副司长薄昱民介绍,为科学有效推进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建设,市场监管总局成立了包括行业和消费者组织、技术机构和专家组成的绿色产品评价标准化总体组,研究编制《绿色产品评价通则》,规范各类产品绿色评价标准的制定。
薄昱民介绍,经过近5年来的努力,体系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台了18项产品评价国家标准,印发了3批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及认证产品目录,将19类近90种产品纳入认证范围,覆盖有机绿色食品、纺织品、汽车摩托车轮胎、塑料制品、洗涤用品、建材、快递包装、电器电子等产品,颁发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证书3.4万余张,获证企业1.6万余家。同时,还有涉及单一绿色属性的认证服务,如节能、节水、光伏、风电、环保、循环等认证项目,共颁发证书18万余张,获证企业2万余家。
薄昱民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积极落实《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的任务分工,不断完善绿色产品标准供给,稳步拓展认证范围,探索开展对相关行业标准、团体标准进行评估,适时纳入绿色产品评价标准清单及认证目录,强化认证有效性监管,持续推动认证结果广泛采信,促进和带动绿色消费,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做出新的贡献。(●长江商报记者 周舜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