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素有“文物由来第一流”的美誉。
在这片1.5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从中原迁徙传承下来的客家文化,在峥嵘岁月里沉淀下来的红色文化,与满载乡愁飘洋而来的华侨文化,齐头并进,竞吐芬芳,共同构成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色。
文化承千年,梅州再出发。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要“打造文化名城,展现世界客都魅力,传承保护客家文化,弘扬实践苏区精神,焕发历史文化名城、红色苏区的时代价值。”报告中关于文化名城的表述引发党代表的思考与热议。
全力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擦亮全面振兴发展的鲜明底色。梅州紧抓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等契机,把红色资源保护作为基础性工程抓紧抓实,深化红色资源开发利用,强化红色资源教育功能,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从历史走到现在,客家文化承载了历代客家人的坎坷与荣耀,是梅州打造文化名城的瑰宝。从现在走向未来,梅州有了新命题:打造文化名城,焕发历史文化名城、红色苏区的时代价值,把推动梅州文化建设与紧紧抓牢发展第一要务相结合,助推广东打造文化强省。
▶▷以文兴旅
文旅产业成发展新引擎
梅州是全国著名革命老区,作为广东唯一全域属苏区的地级市,青山处处埋忠骨,在三河坝、九龙嶂、八乡山,依然能感受到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浴血奋战的荣光和梦想。
烽火生涯,戎马倥偬。漫步梅州,红色元素无处不在,回望革命战争时期,4500多名梅州英雄儿女作出了突出贡献,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红色遗产。
开国中将曾国华故居修缮一新,诉说着将军百战沙场、九死一生的传奇故事。“没想到父亲的祖居修缮得这么好,全面地展示了他的一生,对我们后人是莫大的激励!”远在石家庄的曾国华长女曾林辉感叹道。
以古大存、曾国华、罗屏汉、朱云卿、红四军纪念园、红十一军纪念馆、中央“九月来信”传递地同怀别墅、大埔中央红色交通线等为代表的一批梅州红色遗址和革命历史名人故居、纪念馆,修葺焕然一新,成为梅州文化旅游新地标,焕发红色苏区时代光彩。
梅州深厚的文化底蕴,本身是一种资源,挖掘保护文化资源,就是激发文化力量。梅州正充分把客家文化、红色文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融合发展的不竭源泉和强劲动力。
据悉,梅州正大力实施《梅州市红色旅游发展规划(2018-2035)》,创建一批富有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红色旅游景区,一股红色旅游热潮在梅州持续掀起。
以红色文化育人,以乡村美色引人。
如今,“出门住民宿,旅游去乡村”成为游客来梅旅游的热门选择。
梅江筀竹村,梅县长教村、侨乡村,兴宁东升村、鸭池村,平远梅畲村、仁居村,大埔北塘村、漳北村,蕉岭东岭村、九岭村,丰顺黄花村、铜峰村,五华益塘村、新丰村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广东文旅特色村及乡村旅游景区景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往,体验乡村生活,享受乡村乐趣。
梅州全面践行“旅游+”“+旅游”,推动旅游版图由核心景区“一枝独秀”向全区范围“百花齐放”转变,从景区到城市,从城市到乡村,梅州“处处皆景、时时有景”的图景越来越清晰。
去年以来,梅州建成了客都人家等近80个大型文旅项目。梅州加快推进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制定行动方案,内容涵盖文化创意、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文旅融合等,推动梅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动文旅深度融合,深化开发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提升发展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打响‘长寿梅州·常来长寿’旅游品牌。”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今后五年,梅州将壮大文旅产业。
下一步,梅州相关部门将紧紧围绕“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深挖文化旅游资源,持续推动文旅产业提档升级,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以文盛城
不断筑牢文化实力根基
文物遗产是一个城市的底蕴,漫步梅州,历史文化的厚重感扑面而来:4367座围龙屋、526处文物保护单位、540多名将军、340位大学校长、36位院士、8位开国将帅、全省唯一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通过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
“什么生来四四方?什么又是圆叮当?什么生来像天堂?什么样子像城墙?我家就是四四方,我的围屋圆叮当,我家里面像天堂,高大围楼像城墙。团团圆,四四方,祖祖辈辈住中央,风里来,雨里去,围龙屋里享安康。”
一首在梅州地区广为流传的童谣,道出了客家人千百年来浓浓的围龙之情。
梅州拥有数量众多的围龙屋,遍布于全市各县(市、区)。据统计,目前全市拥有客家围龙屋4367座,保存较完整的有1497座。
一个地方的建筑是一个地方的历史。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人们从围龙屋里走出来,住进了新房,古老的围龙屋人去楼空,在风雨中被侵蚀,面临坍塌的境地。
为了保护围龙屋,梅州作出许多尝试和努力。
2018年3月1日,梅州施行《梅州市客家围龙屋保护条例》,这是梅州运用地方立法权保护客家围龙屋迈出的重要一步,将围龙屋保护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对围龙屋的保护范围更广、力度更大。
这是梅州文遗保护高效推进,筑牢文化实力基底的生动写照。
目前全市共有10大类别的四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75项,四级非遗传承人375位,构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
2010年5月,国家级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获批设立。这是广东第1个、全国第5个获批设立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意味着客家文化的保护上升到国家层面,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工作正式启动。
12年来,梅州以客家文化为根,从多方面探索非遗保护的“梅州方案”,实现由以项目、局部、个体为主,向整体、全面、全民为主的方式转变。
“噢嗨!依溜个阿叔诶……”在梅州市文化馆4楼,响起了阵阵清脆的童声,客家山歌幼苗班的老师张明霏在教学员唱山歌。
“看到她们,就像看到13年前的自己。”张明霏陷入回忆,她是梅州第一届山歌幼苗班的学员,如今已成为一名老师。
桃李三千再三千,梅州多措并举守护非遗的“活化石”,做好非遗传承人才队伍的培育工作。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能壮枝。梅州目前有非遗传承场馆近100个,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展示馆、传习所,让“非遗”走进市民的日常生活。同时,梅州编撰出版20多部非遗丛书,进行深入的理论探索。
▶▷以文惠民
文艺创作被誉为“梅州现象”
“梅州创纪录!客家山歌剧花开并蒂,喜摘金奖绽羊城……”梅州戏曲人谈起2020年的12月,仍记忆深刻,难掩兴奋。
2020年12月6日晚,第十四届广东省艺术节落下帷幕,客家山歌剧《白鹭村》《春闹》同获一等奖。戏曲组一等奖仅3个名额,梅州就占据两席,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在梅州人的朋友圈刷屏。
据悉,同一个市同一个剧种在同一届艺术节上拿下两个一等奖,在省艺术节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在本届省艺术节上,梅州荣获2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多个单项奖,1单位获优秀组织奖,总获得15个奖项,全省领先。
广东省艺术节是国内最早创办的省级艺术节,从1984年至今已连续举办14届,是广东省规模最大、规格最高、最具专业性的艺术盛会。
梅州在本届省艺术节上的表现,引起国家和省文艺界专家的高度关注,赞誉为“梅州现象”,成为本届省艺术节备受关注的文化热点。
专家认为,梅州立足本土、自立自强,文脉赓续不断,进而厚积薄发,一朝喷涌而出“梅州现象”。作为文化的现象,其背后蕴含的价值和意义值得研究、学习、借鉴。
“‘梅州现象’之所以成为业内赞誉的热点,在于梅州作品的质地。只有本土人才能够在自我的创作根据地上精心孕育,创作出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梅州市戏剧研究工作室主任林文祥说,《白鹭村》《春闹》的编剧、导演、作曲等核心主创和表演团队都是梅州本土人才,全省鲜见。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梅州拥有广东汉剧、客家山歌剧、五华采茶戏、提线木偶剧等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地方戏曲,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千百年来,城里乡间,搭台唱戏,方寸舞台却能够“三五步走遍天下,六七人千军万马”,生旦净末丑、手眼身法步,丝竹管弦鼓、唱念做打舞,诠释着客家文化。
如今,行走梅州,处处有戏:在灯光璀璨的剧院里,在粉墙黛瓦的乡镇上,在绿水青山的田园乡村中……戏曲沃土逐渐成戏曲热土。
从幼儿的兴趣班到老年人的退休生活,梅州戏曲的氛围愈加浓厚。广东汉剧“周五有戏”、客家山歌“周六有歌”已成为梅州市民喜闻乐见的日常非遗文化大餐,每周五、六定时定点为群众献上免费的非遗演出。市民约上三两好友前往看戏听歌,逐渐成为全民乐享的精神文化大餐。
梅州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指出,梅州将继续开展文化惠民行动,推进文明行为立法,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梅州通过
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终审
2021年8月,全国共13个城市被列为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去年12月,梅州通过终审,成为目前广东省第一个和唯一一个通过终审的城市。
东亚视野下的文化梅州,如何应对大考?这份荣誉又将为梅州带来什么?
从现在走向未来,如何进一步提高文化之乡的知名度、美誉度,打响梅州IP?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对梅州来说,恰逢其时,这既是挑战,也是时代赋予的良机。
对标对表全力备战迎检
一场精细扎实的迎考备战,迅速展开。
首先,梅州按照创建“东亚文化之都”的要求精心筹划年度活动,将在当选年举办超过100场次以“东亚文化之都”为主题的文旅活动。
其次,以创建“东亚文化之都”为抓手推动文化生态产业化,大力推进建设一系列文旅大项目支撑起“东亚文化之都”品牌,全面诠释全球客家人精神家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其三,着眼于验收标准推进具体创建工作,梅州已按照标准快而有序地开展创建工作,勠力完善各项验收指标,突出特色和优势,举全市之力高质创建。
“当选是目标,但不是目的。梅州在创建一开始就用‘两条腿’走路,一方面以创建为抓手,完善强项、补齐短板,另一方面对标考核,有针对性地落实执行。”梅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说。
客家研究学者胡希张今年已91岁高龄,撰写过20多部关于客家文化研究的著作,他在得知梅州成为“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后,对于文化之乡的名片又一次被众人熟知感到十分高兴。
“梅州创建‘东亚文化之都’要和擦亮世界客都金字招牌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升城市影响力,促进文化交流合作。”胡希张说。
“梅州要把全域文化资源联动起来,包括内外联动激发海内外梅州客家人的积极性,市县联动发挥文化资源的规模效应和核心展示效应,行业联动聚集特色,政企联动发挥各种文化资源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古今联动不断创新文化资源,生态联动则是以生态文明承载充实文化。”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研究员周云水建议。
打造文化名城重要契机
随着“东亚文化之都”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许多城市意识到,这是加入东亚文化朋友圈,树立城市文化品牌,打造文化名城的重要契机。
这也是梅州积极申创“东亚文化之都”的初衷。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是中日韩三国共同举办的国家级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的重要内容,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更是前所未有的背景和机遇,有助于国际社会重新认识梅州、感知梅州,是提升梅州城市文化国际认知度的重要路径。
业内专家表示,梅州如当选“东亚文化之都”,不仅将作为东亚文化建设高地举办各类主题文化和旅游活动,还将打通梅州与日韩的交流渠道、增进彼此文化交流,进一步提高文化之乡的知名度、美誉度,打响梅州IP,助推广东打造文化强省。
除此之外,在创建过程中,梅州也可以进一步挖掘客家文化深厚内涵,推动梅州城市文化水平和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同时借助竞选重新梳理城市文脉、盘活城市文化资源、完善文化发展体系和机制。
创建“东亚文化之都”,对于有着千年文脉的梅州来说,正当其时。
当前,进入新发展阶段,广东将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奋力将文化和旅游业打造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努力塑造与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优势。
客家文化是广东岭南三大主要地域文化之一,梅州作为广东省唯一的2023年“东亚文化之都”候选城市,肩负着助推广东打造文化强省的使命。( ●撰文:汪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