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新作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在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上彰显新担当。”
作为我国最年轻的瑶族自治县,近年来,恭城瑶族自治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生态环境优势不断转化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和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优势,不断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民族地区发展的新路子。
“恭城正努力抢抓发展机遇,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商旅服务业,解放思想,拼搏实干,不断开创恭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陈代昌说。
1做强月柿产业擦亮农业品牌
每年金秋时节,走进恭城瑶族自治县,漫山遍野的柿子如红灯笼挂满枝头,削皮晾晒的柿饼遍布房前屋后,勾勒出巨幅丰收图画。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著名的“中国月柿之乡”,全县月柿种植面积约21万亩,产量达63万多吨,是全国最大的柿产品生产基地。目前该县已开发出柿饼、甜柿、脆柿、果脯、柿馅饼、柿叶茶、柿果酒等系列月柿深加工产品,“恭城月柿”获评2021年中国区域公用品牌的“市场竞争力新锐品牌”。
月柿的成功只是恭城农业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该县紧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目标,以工业化理念和产业链思维,构建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通、科工贸联通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持续强化月柿产业、油茶产业、柑橘产业和高效种养业组织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扎实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提档升级,积极打造“泗柿如意”月柿产业现代化示范区和“一碗茶”休闲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下一步,我们还将加大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扶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创办或领办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全力推进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恭城瑶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赵财精说。
2扩大园区经济增强工业活力
近日,恭城茂泰汽车部件科技产业园的企业陆续入园。该项目是恭城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之一,项目占地约800亩,可吸纳60—80家企业进驻,主要是从事汽车零部件锻造、铸造、机械制造、表面处理、橡塑制品、冲压等领域的企业。该项目的进驻,为恭城工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恭城瑶族自治县工信和商贸局局长叶强介绍,去年以来,恭城以大幅扩建完善A类工业园区建设为基础,强化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在“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上下功夫,逐步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新增园区土地1100亩,总面积突破万亩,园区承载力进一步增强,盘活存量土地120亩,新增土地收储452亩,竣工标准厂房3.1万平方米。2021年该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实现18.33亿元、6.3亿元。成功引进千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5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工业项目总投资额达23.52亿元,增长了107.9%。该县还狠抓“三企入桂”签约项目和在建招商项目的推进建设工作,2021年以来完成“三企入桂”签约项目4个,总投资28.8亿元。
此外,该县依托生态优势,重点发展生态环保、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的生态工业,逐步推动粗放型、高耗能工业产业向高质量、绿色化方向发展。其中规划建设了千亩农产品深加工产业园,促进恭城油茶、恭城月柿等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开发生态工业,引进新能源企业入驻开发风力资源,燕子山、西岭、园石山、门楼、低风速5个风电工程项目建设竣工并网发电,装机容量25万千瓦。
3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文旅经济
“恭城油茶、月柿、瑶药……都是吸引我们来这里旅游的打卡产品,而这里乡村美空气好,是难得的休闲好去处。”今年春节假期,恭城莲花镇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项目给外地游客留下了深刻印象,游客纷纷夸赞道。
恭城“瑶族油茶习俗”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恭城坚持文化、旅游与产业发展并重,以节为媒,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至今该县已成功举办11届恭城油茶文化节,为文化旅游和油茶产业融合发展添加强劲动力。以此为契机,该县持续强力推进油茶产业链条,把油茶产业做得更有竞争力。
以桂林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发展为契机,恭城迎来了新一轮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该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深入挖掘瑶族品牌文化,大力推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自治区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工作,提质升级乡村旅游,莲花月柿特色小镇荣获首批“广西乡村旅游重点镇”。通过举办恭城油茶文化节、端午瑶药文化节、孔子文化节、月柿节等富有恭城民族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持续深化文旅融合。2021年,该县共接待游客509万人次。
恭城瑶族自治县县长杨征山介绍,2021年该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下一步,恭城将继续以富足百姓生活为目标,突出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特色,不断壮大产业链条,实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出新路、上台阶。(本报记者李家健通讯员李茂香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