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多举措防治地质灾害 全面保障城乡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时间:2022-04-12 08:04:15来源:南方日报

期,惠州已进入汛期。潜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成为市民关注热点,惠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也全面展开。

如何加速落地实施?日前,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印发《惠州市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2022年综合治理实施计划》(下称《实施计划》),全面部署今年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计划于9月前完成3处大型隐患点和52处中小型隐患点的综合治理主体工程,同时完成267处1193户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整治,全面保障城乡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全市年均地灾隐患点消除率15%

几场春雨落下,惠州进入汛期,长年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打交道的李斌新忙碌了起来。

“整个科室周末都在值班盯着,雨不停下,紧张感就退不下去,守着群测群防群里的信息、隐患点现场巡查等,时刻关注着各地的情况。”作为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地质灾害防治科室负责人,李斌新直言一开年的春雨就又大又急,自然山体突然遇大雨,很容易出现隐患。

他介绍,惠州是一座多山多水的城市,地质条件复杂多样。地处南海之滨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大且集中,很容易发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跟自然灾害打交道久了,什么时候该怎么做,该怎么应对都已经了然于心了。”李斌新介绍,从春节以来,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部署、培训和监测体系等早就动起来了,大家对汛期的到来基本都心里有底。

事实上,不只是春节以来防灾减灾工作的有序部署,惠州年来不断着力的地质灾害隐患点整治工作也给了群众更多信心。

记者注意到,在过去四五年时间,全市各县区的隐患点陆续得到根治和核销。类似惠城区麦地刘屋山、托盘岭、实验中学、惠东山象山和糖锅山、博罗葫芦岭公园等多个令周边群众担忧的灾害“顽疾”均得到了有效完善。

“地质灾害隐患治理一直在路上。”惠州市地环站负责人王明旭介绍,每年的降雨和地质环境的变化都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些年有很多的隐患点陆续完成治理,但新的极端天气出现又容易带来新的隐患点。他介绍,按照当前的隐患点治理进展来看,年均保持着15%左右的地灾隐患点消除率。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作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2020—2022)的收官之年,随着该实施计划的发布,惠州市地质灾害隐患点工程治理工作也将迈出新步子。

计划显示,惠州地质灾害隐患点将迎来全面整治建设。惠东县山街道象山和糖锅山(滑坡、崩塌群)特大型隐患点,以及惠东县山街道莲花社区马朝路福利院后山(泥石流)、龙门县地派镇公园东路后山边坡(滑坡)两大型隐患点都将于今年9月前完成主体工程施工。

“在加快集中大型灾害隐患点治理的同时,今年还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52处中小型隐患点的综合治理工作,计划都将在9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李斌新介绍,治理任务集中在惠城、惠阳和龙门三个县区,隐患点数量分别有18宗、10宗和9宗,目前都在全面推进治理工作,保障周边群众的安全。

与此同时,全市今年还将完成267处1193户农村削坡建房风险点的整治工作,在6月前全部启动建设实施,让城乡居民更加从容应对雨季的到来。

将实现24小时自动监测预警

惠州雨季最集中的周期是每年的6—9月份,而灾害隐患点的治理工作要到9月底才会集中完成,这一周期灾害隐患点周边的居民安全如何有效保障?

针对部分群众的担忧,李斌新直言该局在加快工程治理的同时,还将加快全市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设备的建设工作。针对地质灾害存在的隐蔽和突发,持续完善对灾害的预警和实时监测,及时、高效实现防灾避险。

按照省自然资源厅下达的惠州2022年监测设备建设任务,全市年内将实施专业监测点36处,分别为优化完善惠东县白花镇凌坑村(地面塌陷)、惠城区水口大岭背山(滑坡)等23处,新建博罗县长宁镇罗浮山自然保护区(新开登山公路)(多点崩塌、滑坡、泥石流)、马安镇波荡山(崩塌)等13处的监测设备布设和系统组网运行,实现与省级以上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台数据对接。

“设备类似于高速公路旁的太阳板照明灯设备,布设在地质灾害隐患点,动态实时监测地质条件的变化,比如位移、升降以及土壤的含水量情况等,反馈后台分析灾害的发生情况,及时进行防灾应对。”李斌新介绍,对于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最重要的就是随时随地能够掌握各隐患点的信息,在最短时间最高效率地做出反应和应对。“通过监测设备的布设,全市的地质灾害隐患点将实现24小时自动监测预警。”

在隐患点监测设备优化的同时,全市地质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也在进一步得到优化。记者从该局信息中心了解到,当前,该局地质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系统正充分依托市政务大数据中心的分析应用台,建立起地质灾害防治大数据管理台,有效实现了地质灾害防治“一张图”管理,实时在线智能化监控隐患点的变化。

“地质灾害防治就是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部署,反复的检查巡查灾害隐患的房子情况,搭建起灾害预警和救灾体系,尽一切可能降低灾害发生的概率,尽一切可能减少灾害对群众带来的威胁。”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现代设备和信息技术的应对都只是一种辅助,防灾救灾体系要压实最重要的还是人,及时应对灾害的发生,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注意到,惠州基于多行政层级的地质灾害防治群测群防体系,在监测手段持续提升的背景下,也正在不断变得更加“敏锐”。

当前,全市已经构建起了市、县(区)、镇和村居多级联防联控,群测群防的地灾防治体系,属地辖区各级单位作为责任主体,学校、旅游景区、医疗机构和水利、交通等设施节点齐动员,网格化管理,责任到点、责任到人。

“以前无论怎么巡查,总会有一个时间上的断续期,现在后台一目了然,在结合动态的实地巡查,更有针对的同时也让防灾工作更加精准和有效率。”惠州市惠城区自然资源局桥西自然资源所一位地灾联防网格员介绍。( 南方日报记者张峰)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