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公安机关全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积极谋划拓展民生服务事项

时间:2022-04-13 08:13:49来源:南方日报

开门纳谏,在全省率先开通市县两级“局长信箱”,群众来信办结率达99.7%;重拳出击,持续推进“团圆行动”,帮助21个离散家庭实现团圆;送考下乡,解决23039名农村群众考证难题;温暖守护,将办证窗口“搬”到老年人家中,上门服务1716人次……

一组组数据背后,一件件群众“急难愁盼”的事情得以妥善解决,一幕幕警民情深的有爱瞬间戳中人心。

自党史学教育开展以来,梅州公安机关在高质高效推进省公安厅八大民生实事任务基础上,围绕打击、治理、服务三大领域,结合梅州实际推出“六守护、六提升”12项便民措施,从强力度、提速度、显温度“三个度”出发,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摆在突出位置抓实抓好,赢取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公安事业征途漫漫,以史为鉴能扬帆远航。梅州公安要时刻站稳群众立场,广纳民意,接受监督,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梅州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詹星在专题工作会议上如是说。

强力度

高位推进打造亮点

“尊敬的公安局长,您好!我是一名电诈案件受害人,怀着感恩的心,对梅州市公安局和贵局刑警支队张荣杰警官致以最诚挚的谢意……”3月29日,梅州市公安局“局长信箱”收到一封来自梅江区某小区陈女士的感谢信。

纸短情长,300多字的感谢信,写满了陈女士对被骗资金失而复得的喜悦,写不完“民有所呼、警有所应”的安故事。

去年5月,梅州公安机关在全省率先全部开通市县两级“局长信箱”,并同步成立梅州市公安局“局长信箱”处理专班,确保网上咨询、投诉、举报等“件件有回复、事事有回音”,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效果如何?一组数据可以窥见:截至2月25日,梅州公安机关共收到“厅长信箱”转派来信213件、办结212件,答复率100%、办结率99.5%;“局长信箱”来信351件、办结350件,答复率100%、办结率99.7%。

每一封来信的办结,都映照着为民服务的初心。党史学教育开展以来,梅州公安机关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摆在突出位置,成立由局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指挥中心、政治处、治安支队、刑警支队、交警支队、出入境管理支队等相关部门和警种收集梳理任务清单。

“为群众办实事,关键在于‘实’字。既要紧盯群众诉求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急事难事,又要注重群众身边的烦恼小事。”梅州市公安局政治处副主任赖鸿昌说,前期,各警种共提出便民举措100多项,市公安局党委从群众最关切、最企盼的领域着手,选定了“六守护、六提升”12项便民措施,并制定了《梅州市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定了就干,马上就办。“施工图”已然绘就,如何将其按时按质变成“实景图”?

“明确职责、协同推进、督办落实、信息反馈、宣传报道。”赖鸿昌补充道,该局以五项机制为抓手,压实压紧每件实事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并不定期将组织实施的情况作为局长办公会、局党委会议的常设议题,研究解决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及时通报各单位具体落实情况,确保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广开言路纳谏、重中取重谋划、高位组织推动、上下协同推进,一系列“组合拳”背后,不难看出梅州公安机关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决心和力度。

截至2021年底,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在办好省公安厅八大民生实事任务的基础上,已全面完成“六守护、六提升”12项重点民生实事。

“实际上,公安机关的主要职能就是服务群众,而为民办实事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梅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政治处主任钟旭东说,接下来,该局将常态化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积极谋划拓展民生服务事项,做好自选动作,打造本地亮点,让更多服务惠及广大群众。

提速度

多点发力急事急办

“我去派出所报案时,民警告诉我案子已经破了,东西也找回来了。”尽管戴着口罩,仍遮不住梅州大埔市民蓝叔的笑容。

原来,3月16日下午,蓝叔发现放在车内的洋酒被盗,便前往当地公安机关报警。令他感到意外的是,民警告知其这个案子已于当日凌晨2时告破,还让蓝叔带上样品来核对,“原本以为这么小的案子,警方没那么重视,没想到这破案追赃速度比我报警还快。”

“‘六守护、六提升’民生实事的第一条,就是打击犯罪,守护百姓‘四季安’,其中更要突出一个‘快’字,只有以快制快,才能有效及时保护群众利益不受侵害。”办案民警说。

案件“朝发夕破、夕发朝破”,“快”字不仅体现在打击犯罪上,更贯穿于公安机关服务群众的全过程。

“警察同志,我们4个需要立即办理赴港签注!”3月29日,市民钟先生一行人来到兴宁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窗口,除了焦急,四人脸上都笼罩着悲伤。

见状,窗口民警陈警官便上前了解情况。原来,钟先生的弟弟是一名货柜车司机,负责往返香港、深圳两地运输物资,3月26日晚在香港不幸发生交通事故身亡,家属急需办理港澳通行证赴港处理后事。

“核实情况后,我们立即启动‘急事急办’程序,向上级公安机关说明实际情况,申请加快审批流程。”陈警官说,原本需要5—7个工作日审批的证件,于次日下午便从省公安厅寄出,一路加急送往钟先生手中。

疫情防控期间,出入境证件签发更加严格,但对于出国(境)治病、探望危重病人、奔丧、留学或开学时间临等特殊情况,我们则采取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方针,开通专门的绿色通道。”梅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支队长路凤宣说,即便是在节假日,有紧急事项需要办理的群众也可以通过拨打12367实现急事急办。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同样,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主战场上,各级公安机关接连刷新“公安速度”。

“快!伤者头部严重出血,已陷入昏迷,现正从省道S333进入城区,请迅速为其开路!”3月27日,交警支队直属大队西阳中队民警李海元拉响警笛,领着载有伤者的小汽车,仅用3分钟便赶到了医院。

“城区红绿灯多、车流量大,孩子的伤势越来越重,我们都急坏了。”伤者父亲杨先生说:“还好警察同志及时开路,与我们一直保持着通话,很是暖心。”

数据显示,去年7月开展“畅通道路交通事故救援生命通道”民生实事以来,梅州各级公安机关已开展事故救援559次,救援人数684人,送医成功救助676人。

显温度

暖心服务为民解忧

“我们这里太偏远了,路又难走,没想到你们真的来了。”看着陈伯脸上满意的笑容,兴宁市水口镇敬老院负责人对着民警竖起了大拇指。

原来,生活在该院的孤寡老人陈伯一直没有户籍,且双目失明、双腿行动不便,无法前去窗口采集信息。了解情况后,去年6月,兴宁市公安局户政中队民警会同水口派出所、市公安局DNA实验室民警,将办证窗口“搬”到了敬老院,为老人采集信息并办理入户。

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真情。

党史学教育开展以来,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紧贴老年人办事需求,全面实施老年人办理公安业务“优先办”“上门办”“委托办”“多方办”“纸质办”等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户政部门共开设老年人优先办理窗口135个,为老年人提供免预约、免排队服务9568人次,上门服务3276人次。

一连串数据背后,是一个个为民解忧、温暖民心的故事。

去年中秋节,对于罗先生、植女士夫妇来说,也许是最难忘的一个中秋节。这一天,在梅州五华、广西贺州两地警方的帮助下,夫妻俩找到了离散23年的儿子,吃上了一顿久违的团圆饭。

“这一天,我们全家等了23年,现在看天上的月亮,仿佛也比以前圆了许多。”植女士说。

去年,梅州公安机关以开展“团圆”行动为契机,在侦破拐卖儿童积案、查找失踪被拐儿童的基础上,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全市各县(市、区)开设免费DNA比对寻亲绿色通道,全年帮助21个离散家庭实现团圆。

“去县城考又远又耽误农活,正愁着怎么解决考证问题,村里就说警察来送考下乡了。”4月7日,五华县龙村镇的龙叔与100多名乡亲在“家门口”考取了摩托车驾驶证。

上牌到村镇,考试到农家。围绕广大群众尤为关注的摩托车考证上牌问题,梅州公安交警于去年底在全市范围内启动摩托车驾照“送考下乡”工作,至目前已深入63个乡镇开展送考活动,惠及群众23039人次。

同时,交警部门还同步推进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带牌销售”,目前全市共有摩托车带牌销售点187家。通过创新举措,方便了群众考证上牌,减少了无牌无证摩托车上路行驶,从源头上整治交通安全隐患。

针对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电信网络诈骗活动,反诈部门坚持“打、防、管、控、宣”同步推进,全力构建“全警反诈、全社会反诈”的新格局,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应用程序171.35万个,预警劝阻19.46万人次,止付金1.92亿元,全力守护了辖区群众的“钱袋子”。

群众是家人,警情是家事。在全市各级公安机关的共同努力下,2021年,梅州实现刑事现发案数、电信网络诈骗警情数、电信网络诈骗刑事立案数、盗窃刑事立案数及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七下降”。2021年,梅州群众安全感、公安工作满意度、第三方评价综合排名均位列全省第二。

■一线实践

一码一图一台织密校园安全网

放学时段,在鸿都小学门口,民警站在车流中指挥交通,家长志愿者挥舞着手中的旗帜疏散滞留人群,老师则护送学生安全通过斑马线,“警家校”三方合力守牢护学岗。

在另一边的嘉应中学,夕阳下,学生们或推着自行车,或三两为伴有说有笑走出校门。“民警每天都会来回巡逻,一来二去,校门口的闲杂人员也不见了。”校警梁县坦言,几年,明显感觉校园环境更安全了,“如果遇上突发状况,按下这个按钮就能一键报警。”

“你看这里,梅江辖区147间学校已全部安装‘一键报警’装置。”梅江公安分局治安大队大队长叶世新指着手机屏幕上的“梅州校园安全信息台”说道,该装置与市公安局110报警中心联网,加上配套的视频监控,一旦校园发生紧急情况,辖区民警便能第一时间响应处理。

据其介绍,梅州将校园安全“三防”项目要素纳入台管理,逐校开展基础信息采集,实时将实地检查情况、照片录入上传系统,实现校园安全要素管控数据化管理。

在此基础上,每个学校都可生成独立二维码,根据需要分享给学校和保安公司协助填报相关信息,实时汇聚录入系统,改变以往公安单打独斗、单向定期采集汇聚费时费力、缺项漏项的粗放管理局面,逐步把校园安全管理引向动态实时精准化。

“这里的红码、黄码、绿码,不是疫情防控的健康码,而是学校安全管理的健康码。”新中派出所副所长、嘉应中学法制副校长范少凡笑道,通过“梅州校园安全信息台”,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分类精细管理。

具体来说,红码代表存在“六无”问题(无办学许可、无一键报警、无围墙、无校门、无保安、无视频监控)和管制刀具隐患问题的学校;黄码代表存在其他校园问题隐患的学校;问题隐患清零的学校则为绿码。“通过台,红码、黄码、绿码可汇聚实现‘一张图’展示,实现隐患整治从‘人工主观测警’向‘信息智能预警’跨越。”范少凡说。

校园安全,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安宁。党史学教育开展以来,梅州公安机关将此项工作与“我为群众办实事”有机结合、协同推进,不断创新举措,通过“一码一图一台”智慧管理,强化隐患排查,加强安全防控。同时,通过开展“开学第一课”、“警家校”护学岗等行动,织密校园安全网。

“就嘉应中学而言,学生无牌无证驾驶摩托车、野外游泳溺水、校园霸凌是以往最突出的安全问题,几年民警定期进校普法,效果非常明显。”嘉应中学政教处副主任丘权玉说。(●南方日报记者黄韬炜通讯员冯盈邓寒月)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