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推进乡村振兴 下活产城融合发展一盘棋

时间:2022-04-15 08:12:12来源:南方日报

人间四月,春和景明。水稻田边碉楼侨房林立,一条条柏油马路将老学校、古祠堂、大榕树串联起来,村庄民居里琴声悠扬,石板路上小贩吆喝叫卖,南区街道的美丽乡村展开了一幅美丽画卷。

4月9日,中山市委书记郭文海带队到南区街道调研疫情防控、森林防火、乡村振兴等工作。他强调,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推进乡村振兴,让美丽乡村在文化兴城大文章中更加出新出彩。

为了满足城市升级的新需求,南区街道将2022年定为“环境提升年”,发起了一场涵盖城乡生态环境、城市综合环境、营商环境等在内的全面行动,一个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美丽南区正在蝶变。

探索治理新模式

“一分为二”的精细治理实践

“网格不能飘在空中,要落到大地上,覆盖中山每一寸土地每一个人。”4月9日,郭文海在南区街道调研疫情防控工作时再次强调网格化防疫的重要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南区街道全面落实网格化疫情防控工作,全区划分为四个等级共426个网格精准管理,1700名党员干部志愿者下沉到社区、经联社,按片区进网格开展疫情防控排查、管控、宣传等工作,全方位守护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是否有员工出现感冒发热症状?有没有人员从外地返回厂区?”党员志愿者深入基层担当一线网格员,主动下沉社区,当好“战斗员、协调员、宣传员”,对社区、厂企、商铺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做到排查全覆盖、无盲区、无死角。

这种精细化治理的思维,正在融入南区探索基层社会治理的更多细节。去年11月,南区街道在保留城南社区的基础上,以南外环为界,剥离并设立了全新的环城社区。

原来的城南社区几乎覆盖了南区街道半的常住人口,居委会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服务居民的质量很难继续提升。

中山市南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勇说,将大社区拆分为小社区,正是加强城市社会治理、提升城市品质、改善市民生活环境必做的一道减法题;另一方面,环城社区成立党群服务中心,则是以“加法思维”探索社区整体服务能力提升的新探索。

打赢治水攻坚战

守护生态宜居家园

南区河岸线长达14公里,是岐江河岸线最长的镇区,如何做好“水文章”成为环境治理的重头戏。

,家住南区街道的居民刘先生每天都会绕着整治后的马恒河散步,河道内碧波流淌,红花绿草点缀岸边。难以想象,3年前,这条河还被附的居民们形容为“臭到沿岸不敢开窗,黑到能写毛笔字”。经过两年的整治,马恒河已消除黑臭,蝶变为最美沿河风景线。

在水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南区街道构建起区、社区、经联社三级河长体系,共设立29名河长,并对7条央督黑臭水体河涌每500米设置1名河(段)长,实现辖区河涌全覆盖管理。党政责任人带动各级河(段)长落实巡查制度,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攻坚黑臭水体整治达标工程。如今,纳入考核的16个河涌水质自动监测设施建设点已全部完成。流域内污水管网建设稳步推进,河道卫生环境提升显著。

与此同时,南区街道还在精细化治理上着力,以“绣花功夫”将城市颜值不断刷新。重点区域道路增加洒水降尘作业频次,由一天2次增加至4次;道路绿化升级,加装安全防护设施;良都文化公园、良都社区儿童公园等特色公园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重要场地……“生活的环境越来越好,幸福度也越来越高。”南区街道居民梁阿姨笑容满面地说。

补齐教育医疗“短板”

公共服务水再提升

日,南区街道福晟天地小区、金水湾小区、祈安苑小区三所公办幼儿园的主体工程正式完工。待今年下半年开学季,三所公办幼儿园将新增910个优质学位。

两年,南区新建、扩建、改建学校工程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2021年1月,南区良都小学和北台小学扩建工程项目启动,可增加优质公办学位约1800个;新建设的南区第一幼儿园和第二幼儿园可为市民提供840个优质公办学位;同年,良都中学扩建工程和南区第一小学建设工程启动,均规划36个教学班规模;今年初,南区街道第六幼儿园和第七幼儿园的建设工作和南区中心幼儿园改建工程也正式启动,预计2023年9月投入使用,共可增加学位1050个。

在学位扩容上,南区街道公办和普惠民办幼儿园占比超85%;在名校培育上,良都中学借力中山一中的品牌优势、资源优势、人才优势,带动学校实现质的提升。学位“扩容”、教育“提质”两辆“马车”并驾齐驱,南区街道教育领域实现异军突起。

良好的医疗服务也是衡量城市品质的一把重要标尺。为解决“看病难”和“看病贵”问题,南区街道深入推进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转型,实施“预约就诊—定向分诊—诊前健康管理—诊间就医取药—诊后付费、复诊预约”的标准化服务流程,南区街道让群众看病更省心省力。

“南区把医院搬上‘云’端后,常见病、慢病患者可以实现在线复诊,足不出户便能获得处方,药品可直接配送到家。”中山市卫生健康局南区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南区医院还以内科二区(老年病科)和互联网+护理服务的业务发展为着力点,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

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南区街道“面子”更靓,“里子”更实,群众幸福感也在持续提升。

以重大台为牵引

下活产城融合发展一盘棋

日前,在南区街道园山仔白石环工业区内,南区攻坚铁军“四最”青年突击队走村入厂,帮助老厂完成改建前的最后搬迁工作。该片区集聚了60多家微小经济体,由于形态落后、厂房老旧、污染较重、产业低端,这些老旧园区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从政府到村集体再到企业,一场齐心协力的低效工改攻坚战打响了。

“工改”号角吹响后,南区街道相继出台了《南区街道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工作方案》《关于促进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的若干措施》文件,南区“工改”指挥部统筹工作组人员与基层干部下沉到各工厂、村居进行政策解读和宣传,打通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公里”。

拆旧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对“新空间”的营造。依托年初获省政府批准的广东中山南区产业园,南区街道将谋划建设中山科技创新园、国家火炬电梯特色产业园、北溪数字经济产业园等3个千亩主题产业园。其中恒美园山仔白石环“工改工”项目将提供770亩的工业用地,计划今年重点推进第一期365亩的清拆工作。这些低效的旧厂房搬迁后,将通过政府收储、企业自改等多种方式进行升级改造,配合同步招商,重塑南区街道的产业格局。

产业发展呼唤更便捷的交通。今年年初,南区街道开展城区道路全面普查。3月开始集中对西环三、四、五路破损、龟裂、坑洼等问题开展修复工作。截至目前,西环三、四、五路修复混凝土路面500方米,并修复一批路面雨水井。

“2021年的‘白改黑’道路提升工程,也是南区街道重点项目之一。截至目前,改造的15条农村道路整体工程已全部完成并通车,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安全、畅通的道路环境,也为附的工业园区提供了便利。”南区街道城市更新和建设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

“之前这条路坑坑洼洼,下雨天容易踩到水坑里。现在铺上沥青变得美观整,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方便了我们上下班。”在西环四路附工厂的小张对修复后的道路表示赞许。

一个多月前,南区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谢军杰在南区街道环境提升年工作会议上提出,南区街道要“软硬环境”提升同步发力,攻下城市建设、绿化美化亮化、营商环境优化、交通安全等城市环境提升的“八座城池”。

作为中山科学城的先行启动区和核心区,南区街道坚定筑造城市品质新高地。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这样一个有决心、有信心、有干劲的南区。(南方日报记者杨慧荣何伟楠)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