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力促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时间:2022-04-26 15:08:26来源:合肥晚报

“米袋子”拎得稳,粮食产量294.13万吨;76个省市级中心村全部建成,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56元,比上年增长10.6%……2021年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年,合肥全面贯彻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合肥正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朝着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阔步迈进。

做优农特产业 引领提质增效

进入4月以来,气温逐渐回升,春耕备耕进入关键时期。

在庐江县郭河镇河广家庭农场大田内,记者看到,水田里的秧苗长势良好。就在一周前,农场通过使用高速插秧机,很快完成插秧工作量。

“相比人工插秧,机械插秧极大提高了劳动效率。每台高速插秧机可以插三四十亩水田,相当于四五十个人的工作量。”农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庐江县是我省双季稻主产区之一,早稻种植面积约占全省五分之一。庐江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县全面落实“两强一增”行动,引导广大群众扩大双季稻种植。

目前,该县220余名农技人员下沉一线,同时调配120余台插秧(播种)机、310余台旋耕拖拉机和80余套无人机装备,全力服务于早稻春耕生产。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合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深入实施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确保粮食安全。2021年合肥粮食面积790.72万亩,粮食产量294.13万吨,大幅超额完成省农业农村厅下达目标任务。其中夏粮面积增幅全省第一、早稻产量增幅全省第一。

民以食为天,百姓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就装在这“菜篮子”里。合肥持续增强蔬菜生产能力,推进畜牧业提档升级,加速现代渔业发展。

数据显示,去年全市蔬菜面积、产量分别为135.15万亩、230.49万吨,产能稳定、调控有力、价格稳。去年年末生猪存栏84.8万头,完成省政府下达年度任务目标的134.2%;生猪年出栏158万头,完成率达124.2%,成为全省存、出栏目标完成率“双第一”市。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合肥立足资源禀赋,持续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目前,全市粮油、畜禽、乳品、水产品、饲料、蔬菜水果等6个产业实现了规模化集群式发展。2021年起,合肥围绕粮食、蔬菜、种业、生猪、龙虾、草莓、茶叶、水产、乳品、家禽、坚果、苗木花卉等12大农业产业链,重点突破,加速“三产”融合,力争“十四五”末每个产业链产值均突破百亿元。

2021年,合肥种业持续发展,形成以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瓜果蔬菜、畜禽水产等各具特色的种业龙头企业,种业发展局面良好。全市持证种业企业239家,2021年种子销售收入预计突破85亿元。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合肥将大力发展有机农业、都市农业、互联网农业、乡村旅游业,加快实现农产品加工百亿企业、千亿产值“双突破”。

提升人居环境 共建美丽乡村

走进巢湖市五爪岗中心村,一座座白墙黛瓦的民居掩映在绿树丛中,清风吹过,村中心的大池塘波光粼粼。

“村里不仅修明渠、清淤泥、铺管道、改旱厕、硬化道路,还修建了健身广场、休闲广场、文化活动室,我们村居环境大变样,和城里差不多。”村民王女士笑着告诉记者。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是农民群众的深切期盼。合肥以项目建设、村庄提升、“三大革命”为抓手,力促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改善。

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分批建设乡村振兴项目12个,首批3个项目全面建成运营。截至去年12月底,2020年度76个省市级中心村全部建成,2021年33个美丽乡村建设有序推进。

让村庄从“一处美”,到“一片美”,实现美美与共的大美乡村。

2021年,合肥持续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累计投入68.8万人次,1.8万个村庄实现常态化干净整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现全域市场化,乡镇政府驻地及中心村生活污水治理率提高到80%以上。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年来,合肥始终把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民生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改厕前,露天旱厕蚊子苍蝇到处飞,气味很难闻。改厕后,水一冲,干干净净。粪污满了,有专人过来清掏。城里的孙子也愿意回来过暑假了。”肥东县石塘镇浮槎社区十组居民茆翠凤高兴地说。

2021年度,合肥改厕完成14963户,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4.8%,“一站两体系”建后管护机制成为全省样板。

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获悉,合肥坚持内外兼修,加快推进乡村建设。坚持以更高标准建设乡村,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坚强战斗堡垒,接续推进农村地区发展。共完成新改建农村道路467公里,全市乡镇与建制村通硬化路与通客车率均达到100%。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千兆光纤覆盖和4G无线网络覆盖,20户以上自然村光纤覆盖率98.26%。

持之以恒,久久为功。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是一项系统、复杂、长期工程。合肥稳扎稳打,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增强农村宜居,提升农民获得感,让环境更宜居,让农村更美丽。

促进农民增收 推动共同富裕

连日来,肥东县蒋祠社区蔬菜扶贫产业园内,温控高标准大棚内繁育的高规格蜜薯苗长势喜人。周边村民及脱贫户在大棚里忙着剪苗、装箱,一车车蜜薯苗被运往全国各地。

“日本红瑶、澳洲紫白现在卖的都特别好,蜜薯苗从3月初开始出售,现在差不多一天能卖出20万棵。”蒋华告诉记者,今年产业园通过引进国内外的优良红薯品种和先进的种植技术,生产鲜食薯、淀粉薯、烤薯脱毒种苗等17个品种。

目前,蒋祠社区蔬菜扶贫产业园每年解决就业岗位400多人,带动300户脱贫户就业,创造村集体经济收入46万余元。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是乡村振兴战略的中心任务。

合肥健全投入体系,持续加大农业农村资金投入力度。2021年市本级财政农业重点专项预算安排112.43亿元,较上年增加10.45亿元;强化人才支撑,激发基层农村专业人才创新创造活力;深化农村改革,全市“三变”改革村居达1191个,占总村数84.3%。全市经济强村达425个,占总村数36%。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856元,比上年增长10.6%。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乡村迈上全面振兴道路。

记者从市乡村振兴局获悉,去年以来,合肥将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主要目标,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

防返贫机制持续巩固——

建立健全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长效机制,对所有农户实行网格化管理,全市排查出符合监测标准农户51户158人,及时纳入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并精准落实帮扶政策,切实做到“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应消尽消”。

脱贫群众收入大幅增长——

持续推进产业帮扶,认真落实“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新建或完善特色种养业扶贫产业园区项目136个,完成年度任务100%。持续推进就业帮扶,全年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79905人,占2020年底务工就业贫困劳动力的106.03%。2021年,全市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4652元,同比增长11.6%。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强劲——

2021年,全市112个脱贫村中,村集体经济年收入9182.43万元,村均81.99万元,同比增长25.23%。其中村集体经济超过50万元的经济强村92个,占比82.14%,较2020年增加25个。

东风正劲,利箭满弦。

希望在田野上蓬勃生长,合肥广袤乡村正迎来欣欣向荣的美好前景,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合报全媒体记者 周洪 通讯员 刘清 桑亚松/文 高勇/图)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