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走马汕头乡村,农事依旧忙。汕头市潮南区仙城镇仙门城社区新星片,近百亩复耕的土地上,机耕路平整笔直,一大片新栽种的芋头苗有序地站在水田里,农户正忙着进行引水灌溉、人工除草……
“村集体把荒地改成良田后,可以承包给业主,也可以让我们种,还能就近务工挣钱。”正在地里干活的村民赵伯告诉记者。
土地不撂荒,发展有希望。面对亟须破解的土地碎片化、荒地无人耕、种地收益低等难题,潮南区今年坚持把恢复撂荒地生产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立足实际,因地制宜,扎实开展撂荒地整治工作,把撂荒地变为良田,助推“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推进乡村振兴激发新活力,带来新动能。
随着复耕复种扶持引导力度加大,潮南区涌现一个又一个“荒地变良田”的故事。这其中,作为潮南区农业大镇的仙城镇,亦为该区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添加了生动的注脚——通过土地平整、土壤改良、农田水利设施提升等工程建设,并立足土地资源禀赋和农村实际,把撂荒耕地改造成农田,让“沉睡”的土地“活”起来。据统计,去年以来,仙城镇已落实整改复耕的耕地面积为1653.8亩,有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从收起来、引进来到兴起来
芒种时节,万物葱茏,走进仙城镇的乡间沃野,处处绿意盎然。一块块田地油绿嫩绿,一张张笑脸幸福满满,蓝天沃土与辛勤劳作的身影,徐徐勾勒出一幅美丽乡村新画卷,焕发着生命的活力,绽放着新希望……
仙城镇位于潮南区西部,地处大南山北麓的潮、普、惠三区县(市)交界处,是潮南区农业重点镇,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种植农作物。该镇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5.1万多亩,其中蔬菜瓜果种植面积1.4万余亩,去年全镇蔬菜总产量3.1万多吨。
农业稳则天下稳,农业兴则百业兴。近年来,仙城镇依托资源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科技兴农为支撑,不断夯实农业基础,助推农业转型升级,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持续增收。
然而,随着城镇化建设进程加快,受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缺乏等因素制约,加上近两年来因降雨量偏少出现了农业用水紧张的问题,大片土地无人耕种,杂草丛生,成了荒地、闲地。
“土地无人耕种管理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业产业规模小、收益不高、耕地细碎分散,为此,统筹整合连片发包村民零散种植的耕地资源、引进种植大户承包土地经营是仙城镇近年来一直在探索的路径。”在仙城镇党委委员罗文辉看来,田地若不集约起来,就没有种粮大户愿意来承包,这块田地仍旧是撂荒地。只有通过“收起来”和“引进来”,才能“兴起来”,从根本上提高仙城农产品竞争力及产值,带动小农户主动投入耕种活动,种植季节性畅销农作物,产销结合,借用种植大户销售途径,打开销路,提高农户经济收入。
党建“激活”撂荒地
如何让“撂荒地”成为“丰收田”?党建成为引领仙城实现这一蝶变的核心引擎。去年以来,仙城镇党员干部通过走村入户、与村干部座谈,掌握全镇撂荒地底数,并立足土地资源禀赋和农村实际,因地制宜开展复耕复种,以高质量党建护航一片片撂荒地“焕发新生”。
梅径村地处仙城镇南部,是一个革命老区村,分设4个自然村经联社。“多年以来,村里青壮年劳动力几乎都到外地务工,这两年来天气时常干旱导致农田缺水,好多田地就这么白白地撂荒了。”梅径村党总支书记邓楚宏说,去年以来,该村动员村“两委”共5名干部入户与村民沟通,了解村民种田意愿,掌握全村撂荒地亩数。
在这一过程中,基层党组织发挥了很大作用。“有组织就有了主心骨,我们就是靠这套做法,让全村每一名党员都发挥光和热,真正起到先锋模范带头作用。”谈及党建引领,邓楚宏竖起了大拇指。在村委会的墙上,“农村基层党建‘争先进位’活力工程进位先锋”“基层服务型党组织规范化建设示范点”两块荣誉牌匾格外醒目。
撂荒多年的土地,因为基础设施不完善、地力条件差、复耕成本高,村民缺少复耕复种的意愿,怎么办?梅径村党支部大胆提出“合伙开荒”的想法:将耕作基础好的良田和撂荒地“打包”流转出去,引进种粮大户或农业企业开展标准化、规模化种植。
解决实际困难,关键在于“落实”。梅径村党总支部将网格化管理镶嵌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攻坚行动中,通过多次召开会议,向各自然村党员干部传达最新政策,并动员4个自然村负责人多次跟农户沟通。村党总支部作为中间人两头做工作,及时将村民意愿搜集起来,积极与镇党委联系。目前,相关工作进展顺利。
“党建引领是基层党组织的有力抓手,以党建工作来引导和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让碎片化土地集中连片,荒地才能变成丰收田。”邓楚宏坦言,除此之外,干旱缺水已成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硬约束”,他希望能够有源源不断的农田灌溉水,这200亩撂荒耕地才会“活”得更长久。
打造“绿野仙踪”示范带
夕阳西下,位于仙门城社区新星片的近百亩复耕的土地上,一条条垄沟平整有序,芋头茎叶整齐地站立在水田中。好几个月前,此处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机械翻土、起垄的忙碌场景,如今进入田间管理期,绿油油的香芋茎叶长势良好,格外惹眼。
谁能想到,这里曾是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小时候的记忆,农田就是满眼的绿,这几年看到这么多土地撂荒,心里怪不好受的。”谈及这片土地闲置的原因,仙门城社区党委书记赵元廷颇有感触。他说,以前种地收益低,有劳动力的村民大多都“洗脚上田”了,导致这片地撂荒了将近10年时间。去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指导下,该社区引入一家农业经营主体对这片荒地进行盘活,才有如今的生机和活力。
赵坚德是新星经联社的会计,他对于新星片引入农业经营主体这件事持有同样的看法。从他提供的《耕地出租合同》可以看到,该农业公司于5月11日与新星经联社签订了合同,作为甲方的新星经联社承租给该农业公司用于种植粮食、蔬菜、农作物等,出租期限5年,租金15万元作为村集体经济收入。
据他介绍,接下来还将打造新星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项目,面积约400亩,经联社目前正加强入户做通村民思想工作,了解并推进耕地收回手续,争取尽快将连片耕地资源进行发包。
在仙门城社区新联片的田地间,同样涌现“荒地变良田”的故事。时值初夏,2021年广东省乡土专家、汕头鑫雄种植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昭雄看着已经出穗的水稻,面露喜色。在2019年周昭雄承租之前,这360亩田地撂荒已久,他通过开荒并实行耕地轮作,有效改善了该片区田地土壤养分和水分缺失问题,降低了土传病虫害和农田杂草的发生概率。
“近年来,政府部门出台各类政策,引导农户和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最大限度地提高耕地利用率、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生产。”在周昭雄看来,各类政策的出台有效提振了农户的信心,周边群众在基地务工,既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又能赚到务工工资。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仙城镇镇长马永涛说,面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这道必答题,仙城将通过成立镇属企业公司,统筹整合发包仙城镇辖区内连片撂荒耕地,推动“荒地披绿装”,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此外,探索租赁利益联结机制,积极引导区域龙头企业与村合作社签订耕地租赁合同,促进土地资源流转。
如今,在政策的引导下,仙城一片片撂荒耕地重新披上“绿装”,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仙城镇党委书记李煜坚表示,当前,仙城镇重点围绕潮南区“两带八廊”整体规划,以“绿野仙踪,慢行环线”为特色,打造绿野仙踪生态景观走廊,同时借助南山环线沿线的便利交通优势,吸引乡贤投资发展,推动示范带两侧耕地连片建设,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现代农业产业园。(●文/图:南方日报记者张伟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