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有空调、电视机、图书角等,一边是大伙动手干活,这是近日记者走进北海市海城区军屯村乡村振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看到的场景。“我正在组装电子元件,每月收入近2000元,为家里减轻了负担。”残疾人苏荣说。
作为广西首家乡村振兴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基地,自上个月揭牌以来,已有17名残疾人在该基地实现就业愿望,并全部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
军屯村党总支部书记李顺炜介绍,该基地采用海城区首创“爱心4+1”服务模式,将残疾人的康复、日间照料、辅助性就业、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等4项内容有机整合,并为残疾人购买一份意外保险。同时,优先安置脱贫户和监测户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三类残疾人,为他们在“家门口”提供就业机会、康复训练、生活自理能力训练、文体娱乐及日间照料服务,做到“帮扶一个人、温暖一个家”。
近年来,海城区将残疾人事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工作融合,多举措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该城区创新安置残疾人就业模式,聚焦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三类残疾人就业难、企业安置难、社会管理难的“三难”问题,对接企业需求,与单位建立合作机制,创建残疾人辅助性就业爱心车间,集中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目前,海城区共建成辅助性就业机构8个,共安置残疾人122人;配备管理人员16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34人;残疾人与企事业单位签订合同实现就业占比72%。(记者/覃鸿图通讯员/劳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