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已落地24个低碳项目 树立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碳中和标杆

时间:2022-06-15 08:27:19来源:南方日报

“这不是一杯普通的咖啡,而是深圳首个太阳能零碳咖啡屋研磨的咖啡。”6月13日,“双碳进机关,节能更添‘福’”2022年福田区公共机构节能宣传周启动活动在福田区委举办,这是福田区面向政府机关和公务员群体的低碳宣传活动之一。

期,福田区在低碳领域动作频频。前不久,福田区在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宣布启动第二批共18个零碳排放试点项目,并与相关单位签订“碳路先锋”党建联创协议。5月31日,福田区科协还面向市民开展了一场“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主题嘉年华活动。福田区今年农历新年过后的“开年第一会”,更是以“碳达峰碳中和”作为主题。

“低碳”是福田区探索发展路径从“产城人”向“人城产”转变的重要方式之一,让美好的环境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生活底色。福田区提出打造零碳示范区,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树立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碳中和标杆。

1零碳排放试点项目数量深圳第一

一个巨大的沙盘呈现出城市能源的流转。在写字楼园区,通过屋顶布设的光伏薄膜就可以发电,加上储能技术,可以实现园区电能削峰填谷,提升整体能效20%、降低成本10%、缩短投资回报周期25%。这是落户福田区安托山片区的华为数字能源技术公司为中心城区定制的低碳减排方案,通过一站式的综合能源服务及“双碳云脑”,加快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

“华为作为在通信技术领域深耕二三十年的企业,有不少国际领先的技术成果。华为通过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在能源领域的应用,包括储能技术、热技术、云与AI技术,开展智能光伏、数据中心能源、站点能源、综合智慧能源等业务,助力能源领域数字化与低碳城市的建设。”华为数字能源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公司在福田区低碳园区、低碳医院、低碳展馆、低碳学校等领域的布局,华为数字能源将助力福田区打造零碳示范区以及超大型城市中心区碳中和标杆。

华为数字能源是深圳市第一批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之一。据了解,2021年,福田区共6个项目入选深圳市发改委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发布的第一批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包括零碳排放校园——福田区新洲小学,零碳排放建筑——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福田供电局大楼、设计大厦,零碳排放企业——深圳赛意法微电子有限公司等,在深圳排名第一。

2022年6月,福田区宣布启动第二批零碳排放试点项目,共计18个,包括福田区委机关大院等3处零碳排放园区,红岭教育集团高中部等10处零碳排放校园,香蜜湖片区新建综合体等3处零碳排放建筑,以及零碳排放区域——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零碳排放社区——活力城区华富北棚改造项目等,将辖区内的公共机构建筑打造成全国低碳公共机构建筑集群典范。

在公共建筑领域,福田区为打造零碳机关典范,制定了“1+3+11”工作体系,包含:“1个目标”,即以打造零碳机关典范为目标,为深圳乃至全国公共机构推进“双碳”工作树立标杆、提供福田经验;“3个抓手”,即行为节能、技术节能、共建节能;“11个碳路工程”,即机关大院南面停车场绿电发电方案、机关大楼光伏幕墙方案、福田会堂屋顶光伏铺设方案等。

2打造超大型城市中心区碳中和标杆

福田作为中心城区、首善之区,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福田正以打造零碳示范区为总目标,争取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为超大型城市中心城区碳中和探索出一条新路。

一个例子是,去年,国内首只碳中和专业投资基金在深圳福田亮相,福田率先介入新能源产业的股权投资领域。

参与该基金运营的福田引导基金董事长王仕生表示,福田区通过专业化基金,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超大城市中心城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福田区通过对外部新能源产业的投资,服务于深圳碳排放权交易,探索可持续发展之路,把福田区打造成为智慧、绿色、协同、赋能的“双碳”示范区。

今年,福田区全面布局“双碳”工作,新春第一会就吹响冲锋号,率先谋划“十四五”期间“双碳”工作,全力推进“五个一”行动,聚焦能源消费端,以高效节能、绿色能源替代为方向,运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构建“双碳云脑”台,实现城市碳排可视、可管、可规,提高城市能源消耗的感知力和智慧化运营水

深圳市生态环境局福田管理局负责人介绍,低碳创建也是福田区发展路径从“产城人”转向“人城产”的重要举措。通过低碳创建,把“人”放在第一位,创造人人向往的幸福生活,集聚一流人才,共建一流城市,为一流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在这方面,福田区将编制1项具有福田特色的行动方案,同步编制建筑节能、绿色交通等8个专项行动计划,整合18个示范强、带动面广、关联度高的零碳项目,构建“1+8+18”政策体系。福田区还将开启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建设任务,在落实国家战略、践行城市使命中充分彰显福田担当、首善作为。(●南方日报记者陈熊海)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