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那么多年,我最欣慰的是帮助许多残疾人实现就业。”返乡创业人农承东说。2019年,农承东在天等县农民工返乡创业园成立金联兴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手表表带,年产值上千万元,目前有员工120名,其中残疾人50人。
近年来,天等县充分发挥返乡创业人员的带动作用,把推动脱贫人口就业增收、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作为民生重点,大力发展和扶持就业帮扶车间。截至目前,该县累计创建就业帮扶车间338家,帮助2.23万人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其中脱贫劳动力8000多人,逐步探索走出了适合本土实际情况的农民致富路。
1谁来建设?返乡能人反哺建家乡
“我只是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为家乡作贡献。”天等县晗宝食品加工帮扶车间负责人农瑞玲说。2017年,农瑞玲回乡流转承包土地700亩,种植旱藕,并创办旱藕粉加工厂,生产五色糯米、旱藕螺蛳粉等特色产品,年产值上千万元,目前生产车间有2条生产线,工人26名,全部为脱贫户。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天等现有338家就业帮扶车间,家家是能人创建。
“我们有15万名在外打拼的务工经商大军,这是我们天等最大的资源和优势。”天等县委副书记玉燕平说。
如何在县内搭好平台“筑好巢”,吸引外出务工经商的“天等凤”回来助力家乡、建设家乡、发展家乡,是党委政府的重要工作。
为吸引能人返乡创业,天等县委、县政府主动作为,定规划、出政策、搭平台,引导全域高质量建设就业帮扶车间。
在厂房方面,该县利用闲置集体土地、公有房屋、仓库、旧学校等开设厂房,并发放车间厂房建设补助。对租用政府厂房平台的,减免5年租金,鼓励创业人士只带资金和设备进驻开工。
在金融方面,该县设立农民工创业担保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优先申请创业担保贷款,最高担保贷款10万元,并给予2年全额贴息,目前累计发放贷款2161万元,政府贴息资金134.85万元。
2如何建设?政府搭台全方位扶持
6月30日下午,炙热的阳光下,天等县驮堪乡道念村立屯脱贫户赵彩萍和4名同伴挥舞着镰刀,在村头的天梦水果产业示范区内,给柚子树苗除草。
天梦水果产业示范区是天等特有的一种就业帮扶车间。车间建成后,优先聘用赵彩萍等人成为长期工到示范区务工,从事除草、施肥、洒药等劳作,每天工资100元。
如何拓宽脱贫户的增收渠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快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曾是摆在天等县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该县坚持就业帮扶车间为农民而建,优先吸纳附近脱贫农户,特别是低收入人口、弱劳动力人口及残疾群众就业。
此外,在就业帮扶车间较为集中的地方,创建儿童之家,解决周末、寒暑假期间因大人务工儿童无人看管的问题。目前,已在返乡创业园、易地安置点附近建成2所幼儿园、3所中小学校,新增学位1.1万个。对在车间务工满3个月以上职工的子女,可安排到附近学校或县城学校就读,并安排8辆公交车免费接送,实现就业和子女教育两不误。
同时,天等还整合集体经济项目资金3100万元,引导返乡创业者、致富带头人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依托现有的集体土地、公有房屋等村集体资源,抱团创建就业帮扶车间,车间收益分红一部分给村集体,开辟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渠道,让即使不在车间内务工的村民也能受益。去年,全县125个村(社区)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118.32万元。
3怎么运营?经营品牌对接大市场
“去年8月,我们注册了商标,希望能够打出天等的箱包品牌。”在位于驮堪乡独山村的盈泰箱包厂内,负责人韦进祖拿着自己创建的品牌手提包,一脸自豪。
韦进祖此前在广东从事箱包制作18年,如今已回到家乡创办了工厂,自己当老板。
“我们企业能够生存下来,除了接受订单批量制作箱包外,最主要是我们有自己的品牌,还创新推出了私人定制业务。”韦进祖说,目前,私人定制业务已经占到生产总量的30%,全部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很多地方原来也建有就业帮扶车间,可后来渐渐减少甚至消失。”天等县委常委、副县长农文杰分析认为,该县就业帮扶车间越办越好,越办越多,究其原因是对接大市场,“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农文杰说,像韦进祖这样的返乡创业企业家,都是在广东、浙江、上海等大都市经过市场历练、深谙经营之道的人。天等就业帮扶车间,正是孕育在“走南闯北天等人”的文化积淀之内,植根于“天等不等天、苦干不苦熬”的品质之上,滋生在产业转移大潮之下,具有长期积累的技术、资金、信息、人脉等优势,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发展持续性,对天等县经济社会发展能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东部产业向西部转移的大背景下,天等县引导企业家们返乡创办的就业帮扶车间,对接东部大市场,努力经营自己的劳务品牌,促进了企业发展,激活了传统产业,培育了新兴产业和新型业态,极大促进了乡村振兴。
截至目前,天等338家就业帮扶车间中,有近250家是返乡人士创办的,其所生产的产品,除了在国内销售,还直接销往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日本等国家。(本报记者陈明桂通讯员李志高黄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