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线上老师能力存疑 遇到伪劣的知识产品咋办?

时间:2021-01-22 15:28:49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教学质量难以保障 线上老师能力存疑 遇到伪劣的知识产品咋办?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课堂可以搬到线上,网络课堂开展得如火如荼。尤其短视频等新媒介的兴起拓展了知识边界,更突破了传统教育从业者的范围,似乎人人都能开课。其中有人是高手,有人则是充数的“南郭”。

教学水平不“在线”

“新闻=牛死(news),果汁=猪死(juice),牙齿=兔死(tooth),地球=饿死(earth)……”在短视频平台,类似的“搞笑学英语”片段有很多,有些甚至颇受欢迎,视频博主们还收获一批粉丝。但笑过之余,人们也不禁发出疑问:英语真能这样学吗?

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传播知识、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网络使有价值的内容冲破教室围墙,迅速广泛地传播,也为非专业教育人士提供了分享知识和经验的舞台,但前提是分享者自身有真才实学,若仅凭浑水摸鱼、滥竽充数,难免让人大跌眼镜。

为了节省接送孩子的时间,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刘女士最近给儿子报了网课。“在课上可以和外教对话,希望他从一开始就能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刘女士说。

然而,初衷并未实现。试听课上,感觉还不错,可到了正式上课,问题就出现了。“安排的外教不固定,导致孩子需要反复适应。”刘女士说,她最不能忍的是,外教的能力参差不齐,有的水平根本不“在线”。

和刘女士有同样感受的还有正在北京读大四的小郭。“我从小就有当老板的梦想,打算毕业后创业闯一闯。”小郭告诉记者,他偶然在一篇文章里看到有指导创业的课程,于是抱着学习的心态掏了钱。听了一段时间后,他才发现其中的内容多是粗制滥造,根本没有实际价值。“讲课的老师看起来既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也缺乏在商场实战的经验。”

记者调查发现,外语学习、职业资格考试等在线课程五花八门,不少消费者反映课上频现明显错误、课程质量难以保障等问题。

知识产品很难标准化

海量的知识和零碎的时间,加上移动支付普及,让知识付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防疫期间,线上学习需求高涨,“南郭先生们”有了可乘之机。据调查,74.7%的受访者购买知识类产品后遇到过与预期不符的情况。

业内人士指出,所谓的“老师”往往是利用了人们追求速成的心理需求,用“10天轻松搞定口语”“30天快速拿下证书”等博人眼球的话语引发关注。实际上,课程设置并不科学合理,教学方法也很奇葩。与其说注重效果,不如说看重收益。

部分老师的教学资质和履历掺水严重。他们通常把简历包装得光鲜亮丽,打造名师“人设”,比如,从某国际名校毕业,曾在某顶尖大学任教,在某学科领域深耕多年、颇有建树等。有的还在教师合格证与资格证上做手脚。

客观来看,与实物商品不同,像课程内容类的知识产品很难标准化。对零基础的消费者而言,课程质量和教学水平很难评判,这也为网络课堂的监管增加了难度。

专家们表示,知识在线上普及,人们希望看到更多有价值的“干货”,而不是打着教学旗号骗人牟利。

在线课堂除了学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果一开始路子走歪了,后面想改就难了。”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于艳新说。

消费者须提高分辨力

“数字经济呈现出来的一个特点就是虚拟场景交易。”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认为,在此场景下,有些机构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导致线上课程不符合预期,这就需要平台介入监管,提升透明度。

在老师教学资质上,2019年7月,教育部等六部门已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明确要求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应具有相应教师资格,应在平台和课程界面的显著位置公示培训人员姓名、照片和教师资格证等信息,包括外籍培训人员的学习、工作和教学经历。

业内人士表示,为知识付费也属于消费行为,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广告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保护。如果人们在上课过程中发现被欺骗,发现课程内容与宣传内容不符,机构有可能涉嫌虚假宣传,消费者应及时保留证据,依法维权。

面对鱼目混珠的网络课程,激浊扬清才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教研室主任颜旭建议出台红榜制度,定期对符合规范、有良好资质和能力的线上机构进行公示。

“一旦有教师无证上课等违法违规行为,还应严肃查处并将其列入黑名单。”中国法学会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说。

对于新媒介上的视频博主,专家们认为,一方面政府部门和平台应强化日常监管,增加举报途径,如发现违法违规及时查封;另一方面,消费者更须擦亮双眼,提高分辨能力,避免上当受骗。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