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公示了《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草案。
福州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体系分为五类
现行《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2-2020年)》已到规划期限,为更好地指导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市资源规划局牵头组织开展《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21-2035年)》修编工作,形成《规划》草案。
《规划》草案公开征询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公示时间截止到2022年3月19日,详情可登录福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网站查询。
《规划》草案提出,保护体系分为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和历史建筑群,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市域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等五类。
用文化遗产
讲好“福州故事”
《规划》草案提出,保护“三山两塔一条江”的福州历史文化名城格局,分区展示城市风貌特色;整合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历史文化网络体系,以价值主题为导向,建立传承、延续名城价值的历史文化网络体系,用真实的文化遗产全面讲好“福州故事”。
城市历史格局继承传统山水城市格局,塑造大山海景观格局,强化“双轴”空间秩序,引导城市景观格局从“大山水”走向“大山海”;传承海洋文化与进步精神,塑造历史航运与海防景观体系,保护沿闽江分布的历史航运设施和海防空间体系格局。
《规划》草案提出,提升古城的文化、公共活动与旅游功能,提升历史城区环境品质;整体提升“两江四岸”,打造“魅力闽江、生态乌龙江”;内河整治坚持“水脉”与“文脉”相融合,带动老城复兴。
整体保护“闽都格局”
提升最美闽都体验
对于“闽都格局”的整体保护,《规划》草案提出:强化历史遗存线性公共空间体系——保护福州古城历代城垣、中轴线、传统街巷、历史水系等格局要素;强化闽都千年层叠的历史格局展示——结合城垣遗址保护、绿化空间建设,勾勒完整城垣轮廓空间;强化网格状道路骨架和鱼骨状传统街巷交织的路网格局——城市干道林荫化改造,传统街巷整治提升;营造“青榕巷陌、百河润邑”的水系空间格局——推动历史水系恢复与滨水空间建设;体现闽都历史都城布局特色——保护与展示历史文化节点,标识历史信息。
对于“山水城市”风貌的保护与控制,《规划》草案提出保护古城重要山体以及核心管控景观标志物,保护景观视廊,营造古城中轴线特色界面,营造闽江景观带特色界面,保护福州古城传统闽都风貌,按照闽都风貌保护区、闽都风貌过渡区、现代风貌协调区三类分区进行差异化管控与引导,远期形成整体低矮缓和、错落有致、鞍墙耸峙、中西合璧、乌白青黛掩映的风貌特征。
《规划》草案提出,提升最美闽都体验,建设历史城区历史文化步道及闽江水上线路,更好地彰显闽都格局与山水城市风貌,讲好“福州故事”;优化历史文化步道环境,以“青榕巷陌、粉黛灰瓦、百河润邑”的城市风貌吸引公众探寻古城历史文化,推动沿线文物、历史建筑腾退开放与人居环境改善,进一步增强历史城区文化活力与魅力。
鼓励历史文化街区
小规模渐进式更新
《规划》草案提出,保护历史文化街区6处、历史风貌区10处、历史建筑群13处。探索包括文化展示目的地、文创等新兴产业聚集地、公共服务特色地段、特色居住社区等多样化的利用功能,探索政府主导,政府平台公司、社会企业、商户、居民等多种主体参与的实施模式,全面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群的活化利用水平;鼓励具备条件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风貌区、历史建筑群开展小规模渐进式更新,从生活、生产方面提升人居环境水平,鼓励社区居民参与活化生活,形成留住老人、吸引年轻人的充满文化魅力的社区氛围。
对于不可移动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规划》草案提出持续推进现有预备名单文化遗产申遗;完善扩充新要素和新类型遗产;持续开展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普查认定工作,加强活化利用;推进地下文物埋藏区与水下文物保护区保护工作。
建立“一核两带四线六片区”
市域文化遗产保护结构
《规划》草案提出,建立市域文化遗产保护结构;以2条文化遗产带、6片文化遗产聚集区为线索,建立健全市级统筹、县(市)管理的联动机制;拓展海丝枢纽城市内涵,加强古驿道保护,开展古驿道示范段建设;建立健全社会力量参与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保护及利用的正向激励机制。保护内容包括2条文化遗产带、6片文化遗产聚集区、4条古驿道、历史文化名镇及名村23处、传统村落133处。
建立“一核两带四线六片区”的市域文化遗产保护结构。“一核”即历史城区文化核心区,是市域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利用的枢纽;“两带”指沿闽江文化遗产带和海防文化遗产带,是东西和南北向的重要文化廊道;“四线”指4条古驿道体系,是以福州为中心联络周边腹地的重要陆上通道;“六片区”指6个文化遗产聚集区,是系统保护与展示福州多元文化的区域。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规划》草案提出完成非遗纸质档案归档、数字档案与数字管理平台建设;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传承示范基地数量持续增长;培育一支非遗宣传教育队伍,塑造一批非遗文化品牌;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社会力量参与的正向激励机制。(记者 何佳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