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江门市深入推进“人才倍增”工程,人才队伍建设呈现技能人才持续增长、技术人才持续壮大、产业工程师持续增加、博士人才持续汇聚的四个“持续”。其中,新增高技能人才3319人,同比增加341%。
全市新增
省级博士博士后平台19个
在技能人才培训方面,江门市实施技能人才支撑产业“十项行动”。除新增高技能人才数据抢眼外,各项工作都取得显著成效。全市新增技能人才1.27万人,同比增长252%。推广“校企双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全市新型学徒制培训备案企业增至115家,累计培训备案6283人。搭建技能人才成长通道,累计自主培养了领军人才9名、首席技师31名、高级技师1924名、技能大师80名。
在技术人才培养方面,推进职称“牵引”工程,新增专业技术人才6559人。申报工程专业职称3375人,同比增长113%;通过专利、参与标准制定、获得科学技术奖等绿色通道方式申报中级职称近200人,是过去两年总和的3.2倍。持续开展“双通道”线上线下宣讲,超4000人次观看。
在产业工程师引育方面,人社部门深入1767家企业和601名产业工程师中开展课题调研,形成了专题报告,起草了产业工程师集聚计划实施方案,制定了产业工程师“中国侨都”研学路线、产业工程师紧缺人才目录和产业工程师地图,并在广州、深圳和东莞等地开展了多场产业工程师专项招聘活动,全市新增产业工程师人才1577人。
在博士人才引进方面,开展“侨都博士博士后服务系列活动”,博士博士后科研平台量质双提升,新增省级博士博士后平台19个,同比增长190%;两家单位申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已获省复核通过。新增博士博士后98人,其中,新进站博士后18人,同比增长350%。
“园区技校”项目
精准服务企业265家次
由江门市人社局牵头推行的“园区技校”项目,旨在解决产业发展面临的技能人才供给、技术技能提升等瓶颈问题,创新产业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为产业园企业提供精准化培训服务,改善产业园区技能人才培养环境和优化技能人才队伍结构。
“园区技校”项目包括搭建培养平台、创新培训方式、创设成长通道三方面内容。通过整合全市职业(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资源,项目对接三大组团、12个重点产业园区和14条产业链,建设一批“园区技校”共建联合体、培训点、技能大师工作站和信息共享中心等载体,逐步构建“院校+园区+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今年以来,该项目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在主动服务园区企业培训需求方面,深入8个重点产业园区,走访80多家企业摸排需求,设计发布了第一期“园区技校”培训课程清单100项,以“一园一策”“一企一案”“职业能力提升”的模式,为41家企业设计了76个培训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服务265家次,提升产业技术工人职业能力2264人次,企业满意度达100%。
在搭建产教融合多元平台方面,对接产业园区和企业建设4类培养载体104家,首个“园区技校”共建联合体项目——“江门市技师学院恩平智造学院”面向社会招生。江门市新会技师学院与李锦记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设食品安全检验专业。台山市技工学校与金桥铝型材厂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园区技校”共建联合体。
在推进园区技术项目对接方面,三所技工院校与多家企业建立技能大师工作站,先后完成“智能对刀检测器”等13项校企技术研发项目,科研成果得到应用和推广。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构建起产业技术工人技能评价体系,围绕“八大战略性”产业集群技能人才发展需求,建立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体系。上半年累计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评价1.37万人,新增技能人才1.27万人。(南方日报记者张泳渝 通讯员张文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