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丘县探索山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基垒台”

时间:2022-09-20 13:26:38来源:山西日报

8月6日至7日,以“有机农业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大同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如期举行。灵丘县车河村经过九年的探索,形成了“资源全流转、村民全入社、三资全入股、收益全保障”的壮大乡村集体经济新局面。而今,车河村已经成为车河有机社区,靠着绿水青山,其集体经济与农户收益同步大幅提高,村民生活显著改善。

灵丘县地处大同市东南角,辖11个乡镇186个行政村,全县93.5%为丘陵和土石山区,素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说。为了破解山区村集体经济壮大“破局难、起步难、落实难、持续难”等问题,县委县政府选取人少地少但风光好的红石塄乡作为突破点,车河村先行先试,依靠“绿水青山”创造“金山银山”,通过“筑巢、引凤、强基、固本”四大行动,建设有机农业示范乡。2021年红石塄乡全乡7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34.4万元,经营收入均达到19.9万元,打造出践行“两山”理论、走出山区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筑巢”行动升级环境 解决“破局难”的问题

山区发展靠经济,经济发展靠环境。为了留得住“乡愁”、望得见“金山”,依托红石塄乡优美风光,灵丘举全县之力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营商环境,为村集体经济发展“夯基垒台”。

记者注意到,灵丘县硬、软环境同步发力,通过“筑巢”行动升级环境,解决“破局难”的问题。一方面,夯实“美丽乡村”硬基础。聘请台湾专家团队,突出“乡村味道”逐村设计改造,打造“水清、岸绿、田美、路净”的高颜值村庄,做到村村有特色、一步一风景。由此,车河、边台、下沿河3村率先入选“山西美丽休闲乡村”;与此同时,农村改造对标城市,配套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推进农村改厕、垃圾分类,率先实现天然气“村村通”,污水处理“全覆盖”,为企业进驻提供优质舒适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提升“投资创业”软环境。在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中心增设助企窗口,实施“帮办、代办、包办、预约办、上门办”便企举措,要求监管部门做到“不叫不到、随叫随到、不卡不要”;乡镇干部包联企业,发挥“纽带”作用,帮助协调各方,确保一路绿灯;村级成立矛调委员会,提前入手了解村民诉求,做足思想工作,将群众与企业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让企业安心安业。

“引凤”行动招才引资 解决“起步难”的问题

好环境打下了好基础,但“缺才、少钱、风险大”仍然制约着山区村集体经济的起步发展。县乡党委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三措并举走出起步困局。

一是“一村一策”明思路。以深化校地合作为契机,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通过临聘、兼职、技术指导等方式引进高端“候鸟型”人才,邀请中国农大、中规院60多位专家学者,为红石塄乡制定“有机农业+乡村旅游”五年发展规划,结合各村实际分别制定壮大集体经济三年规划,水质好的发展虹鳟鱼等高端水产养殖,空气好的发展休闲康养产业,傍河的引入沿河漂流项目,吃生态饭,走文旅路,挣有机钱,确保定位准、思路清、方向明。

二是“就地取财”探新路。钱从哪里来?要靠“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深入开展集体经济“清化收”,全县清理不规范合同604份,回收土地11273亩、资金311万元;另一方面,吸引本地企业回乡投资,积极动员有“乡愁”情怀、有转型需要的5名本地矿山企业家,“肥水不流外人田”,投资开发有机农业、生态旅游,为村集体注入“启动资金”2亿余元,让钱“取之于灵、用之于灵”。

三是“村企共建”闯出路。村集体家底薄,“挣得起赔不起”,风险如何避?按照“以企带村、村企共赢”的发展思路,各村普遍采用“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将收益放大、风险降低。以车河为例,党支部组织村民将土地等资源全部流转给合作社,合作社以资源入股企业,大力发展有机农业,村集体按照30%股份分红,村民就就业,形成书记领、支部带,村民产、企业卖,村、企、民三方受益的抗风险链,2021年集体经济收入39.1万元。

“强基”行动锤炼队伍 解决“落实难”的问题

方向明了,资金有了,项目靠谁来落实?培养一支想干事、会干事、能成事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是关键。灵丘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利军说:“留住能干的、招来会干的、培养想干的党组织领头雁人才是关键的关键。”

“实打实”留住能干的。县级出台《关于鼓励农村党组织书记带头发展集体经济的若干措施》,支持村书记入股集体项目、领办本地工程,以实践成效检验工作能力,为实干者“搭台子”,让庸碌者“腾位子”。同时,深入推行村书记星级化管理,严格落实“四诺四评”制度,对集体经济发展好的,提高绩效奖励、率先评星晋级、择优落实事业人员待遇,让村书记干事有奔头。车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春发展集体经济成绩突出,县乡党委广泛宣传、逐级推荐,当选为党的二十大代表。

“一对一”招来会干的。针对空出来的位子,乡党委书记“点对点”做工作,招揽有技术、有财力、有渠道的本土致富能人回村当书记,并在集体经济发展上给政策、给资金、给支持。上北泉村的郑太红在外经商多年,经动员回村后,带领全村种果林、建民宿、搞实景演出,2021年村集体经济收入21.4万元,获评全市“争旗提档”活动“产业发展标杆旗”。

“手把手”培养想干的。针对部分老支书想干不会干、能力“不赶趟”的问题,组建“金点子”专班,建立“乡谋村用”帮带机制,乡干部“手把手”教方法、理思路,组织专题培训、观摩学,帮助村书记开阔眼界、提升水。上、下沿河村的两位村支书在乡党委的引导下,迅速转变思想,与企业合作开发民宿、营地项目,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21.1万元。此外,县委还公费选派57名优秀农村青年,参加山西大同大学“农村后备干部经营管理培训班”,脱产学半年后回村任职,“理论+实践”双管齐下,培育农村发展“生力军”。

“固本”行动建章立制 解决“持续难”的问题

集体经济当下发展得好不代表永远好,要想把“一时富”变成“长久富”,必须用制度管人、管事、管长远。据灵丘县委副书记杨亚丁介绍,该县重点从健全监管机制、完善激励机制、建立惩戒机制三方面开展“固本”行动,解决“长久富”持续难的问题。

通过进一步规范村级资产监管制度,紧盯“三资”管理关键环节,建设互联网监管台,实现对资产清查、信息公开、资金变动的“集成式”监管;建立土地交易线上台,以在线竞价深挖“土地价值”,以流程公开杜绝“暗箱操作”,村集体和村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而在完善激励机制中,县级出台《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奖励办法》,设立专项资金50万元,奖励经营收入增幅前五的村集体;实行“集体经济创收增薪”制度,将收益与贡献挂钩,用集体增收部分的20%奖励村干部,激发干事动力。特别是通过建立惩戒机制,对“躺式”村干部,实行“红黄牌”警示惩罚机制,对集体经济未达10万元或经营收入未达5万元的,一年给“黄牌”,取消评优、绩效减半;2年给“红牌”,不得定为称职及以上、取消绩效报酬;连续3年“黄牌”的,直接“罚下”,倒逼村书记履职担当。(本报记者赵志成)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