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高新区产城融合打造现代科创高地 促进优势互补壮大经济发展体量

时间:2022-10-13 09:13:40来源:南方日报

步入秋高气爽的10月份,揭阳高新区步履坚实、铿锵前行:总投资17.5亿元的科技众创城即将启动建设,紧扣“高”“新”定位,汇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高端人才等创新澎湃动能,打造创新创业高地;年产值3.5亿元的现代物流综合产业园建设项目为揭阳高新区再添发展大台;年产值20亿元的高端精密不锈钢薄板材料及系列产品生产项目落户,揭阳打造新材料产业集群再添“生力军”……

围绕省委、省政府赋予揭阳的使命任务,加快建设活力古城、滨海新城和沿海经济带上产业强市的发展定位,以及揭阳市委、市政府提出要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推动揭阳高新区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要求,揭阳高新区坚决扛起揭阳加快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为特色的“2+1”主导产业体系主战场的重任,为揭阳打造沿海经济带新增长极注入强劲动能。

步履稳健、阔步向前,乘着“以升促建”的东风,揭阳高新区燃起产业创新激情、振起引领发展雄风,力争打造广东沿海经济带上的现代化科创高地。

奋斗岁月

促进产城融合提升经济发展势能

“一核三区”,是揭阳高新区鲜明的特色之一。作为揭阳构建“强核带动、多点支撑、协同互补、联合发展”的创新共同体,揭阳高新区由核心区和中德金属生态城、揭东经济开发区、揭阳产业转移工业园三个拓展区组成。

一座高新区的发展,总有几个决定前途的关键时刻——2002年揭阳高新区由广东省政府批准成立,2017年启动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2021年被科技部列入“以升促建”考察名单。

历经20年的发展,揭阳高新区旧貌换新颜,正是借着这股东风,乘势而上,跑出发展“加速度”。如今,粤东空铁港综合枢纽助力高质量发展持续发力,随着产业政策、科技创新、金融扶持等因素深入融合,揭阳高新区涌现了巨轮、海兴、蒙泰、华能达等一批制造业“专精特新”“单项冠军”“隐形冠军”,形成以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2+1”特色主导产业体系。眼下,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现代服务业正成为揭阳高新区产业创新发展的核心动力。

从一组数据可以看出——

在27.2499方公里的热土上,2021年揭阳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2.1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92.9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5.62亿元,占全市24%;拥有高新技术企业72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1家、上市公司3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培育,今年正向超“双百”目标迈进。

揭阳高新区的发展,不仅体现出“高速”,“高质”也是该区促进产城融合的创新发展战略。随着全面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揭阳高新区以严格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为导向,探索向土地管理制度要空间要效益的新路径,围绕建设“智慧、绿色、安全”的宜创宜业宜居园区,提出加快形成“科学园+技术园+产业园+生活园”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如今,从百事可乐、青岛啤酒等国内外知名品牌企业入园发展,到聚鲶工业5G现代产业园、工信部十五家工业机器人规范企业之一的巨轮智能公司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频繁在朋友圈刷屏的20多公里滨江大道、双溪明月亲水公园、环岛路……揭阳高新区的发展之路是产城融合、绿色发展、协调发展的优秀样本;其核心区更是交出了在广东省工业园区(产城融合类)2019、2020年中均位列第一的傲人成绩单,一座产城融合的榕江新城正强势崛起。

促进优势互补壮大经济发展体量

制造业是揭阳最大的优势和最重的底牌。早在40年前的揭阳,以传统加工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制造业逐渐发展,截至2020年,民营经济已贡献全市75%的GDP,解决了80%以上的社会就业。

奋楫者先,勇进者胜。在众多民营企业中,一批在细分行业领域占据龙头地位的企业成为揭阳高新区发展的主力军。伴随揭阳高新区成长壮大起来的企业,其中有“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广东蒙泰高新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丙纶长丝首家上市企业,获评“国家功能聚丙烯纤维研发生产基地”,产品实际产量、市场占有率在国内行业中均排名第一;也不乏有跨越30载,发展成为目前行业里生产链自主供应较齐全的电吹风制造企业广东华能达电器有限公司,其产品从设计、模具制作、各零部件等各环节均为自主研发与制造。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随着推动高新区“以升促建”工作的开展,揭阳高新区因势而谋,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动力,牢牢抓住“高”和“新”发展定位,从科技人才培养、研发台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助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今年5月,揭阳高新区依托创新服务台,与广东省科学院、汕头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8所院校共建产学研合作,将高校、科研院所的人才、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资源赋能企业,为入驻揭阳高新区企业发展提供科技助力,实现创新资源共享,促进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目前,揭阳高新区拥有揭阳市唯一一个国家级孵化器;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两站一基地”15个;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3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8个。

当前,揭阳高新区正处于抢抓先机、加快发展,实现历史跨越的关键时期。年来,揭阳高新区充分发挥高校和职校育才主阵地作用,大力培育揭阳技师学院、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等市内高校人才,通过鼓励和引导,探索“招生即招工,毕业即就业”的产业人才培育模式。

创新机制改革构建高质发展生态

今年6月,“才聚三江智汇揭阳”院士专家走进揭阳高新区暨2022年揭阳市绿色石化产业产学研合作对接会。10位专家教授成为揭阳高新区科技智库专家,通过引外智、借外力,推动揭阳高新区与高校、科研院所在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培育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

同样是6月下旬,知识产权助推揭阳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系列活动暨揭阳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揭阳高新区举行。维权援助服务体系向园区延伸,进一步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助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

在刚刚过去的9月,揭阳高新区召开小家电质量提升大会。行业发展现状怎么样?监督工作下一步将如何开展?企业代表们心里更有谱……

从“一幢楼办公、一个窗对外”的政务服务,到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举措持续优化政务服务,特别是今年以来揭阳高新区紧扣揭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个最”优化政务服务,先行先试深化“放管服”改革,群众和企业的“心头事”变成“零跑动”“即可办”“容缺办”“一网通办”的常事。随着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行动方案出台深化,政务服务、市场监管、质量品牌等方面实实在在的措施也送达企业家的手中。

一座城市的营商环境好不好,群众和企业最有发言权。在办理广东广物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落户过程中,高新区多个部门协同发力服务企业,使其得以最快速度落户,展现了“高新服务”。该区市场监管局在登记过程中,针对该公司缺少非核心材料问题,采取“容缺后补”,当天便核发营业执照;区税务局组织专业化团队进行对接和服务,一次完成了数据采集、领取发票等税务事项;区投资促进局落实专人全程协助其完成注册、迁移、税务变更、办公地点等事项,一系列优质高效的服务得到了企业法定代表人的大力点赞。这是揭阳高新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力争打造创新创业和投资发展最佳首选地的缩影。

今年以来,揭阳高新区立足办事企业、群众需求,从企业、群众最关心的办事需求出发,不断优化办事流程,持续创新服务举措,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到“好办”转变。

赓续奋斗

构建“2+1”特色主导产业体系助推高质量发展

今年7月,广东省着眼于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揭阳高新区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先行试点的重大改革任务。作为全省4个先行试点单位之一,揭阳高新区把试点工作作为突出主责、主业、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纵深推进以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为特色的“2+1”特色主导产业体系,开启建设实力高新、科创高新、品质高新、幸福高新的新征程。

为何要以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现代服务业构建“2+1”特色主导产业体系?揭阳高新区构建“2+1”特色主导产业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是加快打造“一核三区”创新共同体的积极作为;是贯彻落实省委、市委精神,履行高新使命展现高新担当的重大安排;是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的总施工图。

其中,智能装备制造产业以工艺、装备创新为核心,数控为基础,构建了上游精密数控机床、中游精密模具为重点和下游智能电器、智能环保设备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新材料产业则以绿色、低碳的新材料技术及产业化应用为核心,构建了以先进金属与陶瓷材料、精细化工材料、高能纤维材料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现代服务产业以生产服务业的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为核心,以揭阳市科技企业孵化器、高新区知识产权协同运营中心、圆通粤东总部、揭东军埔电商村为代表的产业集聚台,依托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众创空间及30多家科技服务机构等,促进“孵化载体+科技服务”集成化发展。同时随着揭阳潮汕国际机场跑道延长及站坪扩建工程全面完工,机场飞行区等级从4D提升到4E级,高新区海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优势日益凸现,目前正积极对接引进普洛斯、宝湾物流建设国际航空物流产业园,全力以赴打造辐射粤东的“一站式、全业态”物流中心。

力争到2025年,揭阳高新区将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构建更具高新特色的主导产业体系,各项创新指标达到全国高新区中上游水。到2035年,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和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品牌,主要产业进入全国价值链中高端,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成为服务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重要制造业基地,实现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线案例

推动传统行业走出

“揭阳智造”加速度

如今,来到揭阳高新区中德金属生态城的聚鲶工业中央工厂,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景象迎面而来,小小塑料颗粒通过功能强大的注塑机变身塑料箱子,仅耗25秒,效率提升30%;通过机械传送带从注塑机流转到UV打印机,20秒就完成面板商标烫印,效率提升200%。一场踏足“智造”时代的4.0工业革命在这里开启。60台全自动注塑生产模组,10条精益人机协作柔组装线和全流程数字化运营系统正在高效运转。

放眼全市,2500家大大小小的注塑厂年产值达到300亿元,铸就了揭阳作为全国日用塑料制品重要生产基地之一的名片。但该行业中小微企业高达85%,“家庭式”小作坊居多,也成为了揭阳注塑行业整体发展水不高、产能过剩、创新力不足、竞争力不强的“隐形天花板”。

传统注塑行业是高耗能行业,需要通过技术革新实现绿色发展。2022年揭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所重点部署的八方面任务中提到:探索推广“中央工厂”等模式,引导推动中小企业实施数字化改造,提升五金、注塑、服装、小家电等传统产业附加值,积极培育发展数字经济;在《广东揭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战略规划(2021—2025年)》“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中,也提到强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提出积极推广“聚鲶”模式。

当前,“互联网+中央工厂”正成为揭阳传统制造业转型的主战场。以注塑行业为例,在智能制造的新赛道上,中央供料、自动堆叠、自动贴标、自动封箱、无人搬运等生产线自动化与数字化齐头并进,传统制造业的“基因”焕发新活力,为揭阳高新区积聚高质量发展的“新势能”。

注塑行业是揭阳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年来,揭阳高新区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充分发挥广大企业的主体作用,实现传统产业嫁接数字化智能化。在“聚鲶”模式中,揭阳高新区以聚鲶工业为基地和窗口,提出建设聚鲶工业5G现代产业园中园,落实广东省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工程,打造全球首个工贸一体实体台;并推行聚鲶以注塑行业为示范,将中央工厂模式复制到五金、服装等传统行业,推动中小企业聚合转型、集群创新,共享订单、共享设备、共享售后,推广应用智能制造装备和新材料。(●张冰纯郑谦波)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