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首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由建设转入运营阶段 擦亮“梦里水乡湾区名镇”品牌

时间:2022-06-02 09:01:19来源:珠江时报

6月1日,南海区第一个流域综合治理、总投资23亿元的里水河流域治理项目正式由建设转入运营,标志着里水镇水环境治理进入新阶段。

里水河承载了里水千年的记忆,同时也见证了里水这片土地的人杰地灵与物华天宝。守护好滋养里水发展的这条“水脉”,是里水长远发展之根本。

从碎片式治水到“四源共治”,从“单兵作战”到“兵团作战”,从水环境提升到水治理与水文化相融,年来,里水镇举全镇之力治水,不仅用不断改善的水质提升了水乡人民的生活品质,更让“梦里水乡”焕发新光彩,擦亮了“梦里水乡湾区名镇”品牌。

/流域统筹四源共治/

由“单兵作战”转为“兵团作战”

炎热的夏天到了,里水河一河三岸核心区所在的梦里水乡景区,成为了避暑的好去处,这里碧波荡漾,绿树成荫,清风拂来,让人心旷神怡。

时间回到十多年前,里水河一到夏天就会散发臭味,游人路过此地时只能掩鼻而走。而里水河延伸到村(社区)里的支河涌更是有黑臭水体。

治水,是依水而居的人们最大的期待,也是里水镇多年来的民生工程。自2011年提出“梦里水乡”发展战略后,里水镇逐步探索出“四源共治”的治理模式,结束了之前碎片式水治理。自2017年起,里水镇在南海区的指导下,探索出“流域统筹四源共治”模式,实现了以往治水“单兵作战”模式向“兵团作战”的明显转变。

“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们不断改进治理模式,始终以水质目标为导向。”佛山市南海区蓝湾水环境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里水镇河长办副主任易慧鹏告诉记者,以前河涌治理都是单个工程单独实施,比如管网工程、河涌清淤或者生态曝气等,属于“单兵作战”,虽可快速解决一些污染问题,但无法从根源上提升水环境。

而流域治理关键在于“综合治理,全面统筹”,一方面针对主干涌、支干涌、支毛涌的不同污染情况,可组合采取截污、清淤、补水、景观提升、生态修复等针对措施,属于“兵团作战”,在消灭污染源的同时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另一方面,针对里水河流域内93条大小河涌网状连接的情况,系统考虑水动力调度、污染分布与传输、关联河涌的相互影响等问题,综合考虑不同河涌之间的协调

以流经农村与住宅小区的东涌为例,以前曾是里水镇的黑臭水体,居民投诉的热点。“只有一个目标,把水质提上去!”在里水镇政府的引领下,里水镇河长办统筹各部门各单位以目标为导向,分工协作,挂图作战,精准施策,及时解决了周边群众反映大、诉求强烈的水环境问题,满足群众对美好水环境的需求。

该涌全长约2.22公里,相连水系有中心涌、北涌、泥蒲涌。水网交错,人口密集,生活污水排放多。里水治理该河涌时,除了截污、清淤、管网修复外,为提升支涌水体流动,巩固治水效果,还投资超亿元,从里水河西支流上游引水,对牛屎涌片区和泥蒲涌片区共14条河涌进行活水改造,在东涌、北涌设置活水口。通过上下游支涌水利调度解决了东涌水体流动差的问题,最终恢复了东涌水清岸绿的环境。

/建管并重智慧治水/

里水河水质稳定达V类水标准

治水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在几年的里水河流域综合治理过程中,里水坚持建管并重,管治结合。一方面,加快新建的污水厂和管网投入运行,解决“最后50米”问题,最大发挥工程效益。另一方面,提升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网一体化管理,科学精准调水活水,并整合各部门和村级力量,加强企业和河涌巡查力度,提高河涌管控水。例如,在加强企业工业排放监管和执法力度方面,里水对全镇涉水企业增设了在线监控设备,在和桂工业园的管井建pH在线监控;要求企业及楼盘、学校、餐饮、市场、食品加工中心等场所内部建设雨污分流设施、入管网前的基础设施等。

里水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涉及66方公里内共93条河涌,覆盖19个行政村、18万常住人口。经过有效综合治理,目前里水河水质已经稳定达到V类水标准。

“为了确保里水河流域的长期有序治理,我们引入了专业的建设+运营公司参与,负责运营管理的公司提早介入治水设施配套建设。”易慧鹏介绍,建管并重是里水治水经验,所以早在2020年就通过招标引入第三方企业,在南海区内第一个试点探索“施工总承包+运营管理”模式。

当前,里水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总体已完成约75%的建设任务,累计新建截污管网约120公里、分散式处理站3座、活水管网15公里,整治入河排污口(含雨污混流)3000多个。6月1日,里水镇举行里水河流域治理项目运营移交仪式,将已建成的标段移交给中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运营。运营方将以“河涌水质达标”为工作导向,系统地推进设施安全、稳定运行,全面提升流域水环境,实现“水清、岸绿、景美、鸟翔、鱼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生态智慧流域综合治理的典范。

“三分建,七分管。专业的事情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里水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将开发水环境智慧管理系统,对河域水质、管网保用、污水处理厂出水情况、涉水企业的排污情况等进行实时监控,并可进行分析,促进改进提升,摆脱目前靠人力管理、突击检查的模式,将大大提高管理效率,保障里水河流域水质。

里水镇镇长邓秀娟要求,要通过运营来指导治水工作,根据工程设施的运营,总结和发现流域治理工作中的盲点和漏点,将里水河流域治理打出标杆,打出品牌,做出精品。

/文旅“活”水释放活力/

做活“水”文章带动经济

在里水镇里水社区大洲村,里水河畔的大榕树上燕子吱吱喳喳,正在树底下乘凉的村民聊着家常,游船从村民身旁缓缓而过。这是美丽大洲村的日常景象,也展现了里水河景观提升工程带来的文旅气息。

如果说里水河流域综合治理改善了里水河的水质、提升了里水河景观,那么以水为媒,将文化内涵植入水环境治理和水景观建设的全过程,才真正让水“活”了起来。

里水镇年来一直在努力做活“水”文章,岭南新春水上花市、“梦里水乡·锦龙盛会”、家庭龙舟赛、水乡集体婚礼等特色品牌活动,无不是以美丽的里水河作为舞台,释放出水乡特有的活力。

大洲村所在的里水河东段游线项目,打造了水上和岸上串联游线,游线全长约3.4公里,串联起新联、里水等村(社区)。游客乘上游船,从大洲码头、大洲桥、太行桥到梦里水乡景区郁水园码头,水道两岸风光秀丽,可观赏燕归田园、农田阡陌、水上人家等水乡景色。

里水河流域综合治理,融合了本地文化,让里水河焕发了青春,增添水乡魅力。例如里水河滨水景观提升项目就将利用“城市灯光+演艺灯光+真人表演”为纽带,以水文化为切入点,融合岭南文化、民俗文化、水乡文化,带动水经济提升,活化沿岸超9000方米的厂房物业商业,推动水陆游线有效串联,形成滨水经济文旅生态圈,构建水治理、水景观、水文化、水经济四位一体的里水河水环境综合治理体系。

里水镇精心打造的“梦里水乡花月夜”夜游项目,正是里水做好水治理、发展水经济的“里水样本”。河上流光溢彩,地上张灯结彩,市民尽情畅游浪漫水岸,尽享醉美梦里水乡。

坚决治水守护水清岸绿,是回应民声;做活水文章带动经济,是造福人民。对于依水而生的里水来说,“梦里水乡”的起点是里水河,如今也将沿着这美丽的黄金水道,驶向“湾区名镇”。

典型案例

大洲村

依水而居因水而兴

“村长,我可以租用村里的文创盒子吗?”年来,里水大洲村越来越多村民发现,进村光顾的游客越来越多了,于是纷纷向村长余松养打听文创盒子的出租信息。“都已经租出去啦!”余松养回应道。

曾经的大洲村,因为道路不畅和村落原始肌理,虽然处于里水城区,但发展滞后,是一个曾经被人遗忘的小乡村。自从实施乡村振兴工程及里水河景观提升后,大洲村迎来了大变样:曾经的禽畜臭味消失了,黑色的淤泥不见了,6个埠头在村民家门前的河畔重现了,游船也开了起来,游客络绎不绝,大洲乡创中心、美稻里乡村生活体验基地、稻梦空间摄影工作室、渡田直播间、萱草小铺等一批新式乡旅、文旅业态和载体也汇聚于此。

年来,每逢周末或节假日都有不少游客来坐游船、体验农耕,大洲村逐渐成为一个游客郊游打卡的“网红村”。“水清岸绿,多舒服啊!”这是余松养在村里听游客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如今,大洲村前的沿河碧道正在建设中,一河两岸景观串联起来,村民散步、游客休闲将多一个好去处。“就差餐饮店配套了!”因水而兴的大洲村,环境越来越好,文旅配套也将不断完善。目前村里计划利用集体用地规划建设一条休闲商业街,规划餐饮、休闲等配套载体,此外还计划将田间小涌、公园里超300年的老榕树等资源盘活,植入更多互动元素,让游客能更深入体验岭南水乡风情。

从依水而居,到因水而兴,这不仅是里水创新治水的一个缩影,更是“梦里水乡湾区名镇”将呈现给大家的新画卷。(文/珠江时报记者欧林菊通讯员陈淑仪朱嘉泳)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