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门全力打造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 高标准建设区域交通枢纽

时间:2022-02-24 09:50:52来源:南方日报

“过去一年,我们全力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加快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38项重点工作落实,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2月23日,珠海市斗门区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斗门区委副书记、区长韩云在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时,再次坚定奋力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的城市新使命。

从打造珠澳产业联动示范区到珠海城市轨道一环项目建设,这份超1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就像一张崭新的“施工蓝图”,详细勾勒出斗门如何勇担使命、当好尖兵,奋力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

笃行致远勇开新局。报告提出,斗门将以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为牵引,坚持“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强化与合作区产业协同发展、交通互联互通、生活共生互融,加快构建“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发展格局,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的“大斗门”。

产业协同

打造珠澳产业联动示范区

翻开1.5万字的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斗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线逐渐清晰——坚持“产业第一、交通提升、城市跨越、民生为要”的工作总抓手,全力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加快构建“大产业、大城市、大交通”发展格局,打造富裕、美丽、幸福的“大斗门”……

尤为显眼的是,以支持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为牵引,加快打造合作区战略拓展区,成为了今年斗门八大重点工作之首。其中,强化与合作区产业协同发展是首屈一指的重点任务。

如何坚持产业第一?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是答案之一。

“我们将强化与合作区产业协同发展,围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主线,推动与合作区在上下游产业链上深入合作,以富山工业园为主阵地深化产业共建,强化产业配套、空间预留、要素保障,协同优化全区产业链整体布局,推动各类澳资澳企等要素资源在斗门集聚,打造珠澳产业联动示范区。”韩云表示。

政府工作报告清晰地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成绩,斗门的产业发展保持着强劲势头:工业投资实现倍增目标,全年完成工业投资134.8亿元,同比增长102.8%,工业投资总量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37.6%,创下历史新高;爱旭光伏电池、越芯半导体、闻泰光电智能制造产业园落地富山工业园,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经济开发区。

不难看出,园区力量正是斗门打造珠澳产业联动示范区的底气所在。

以加快打造实体经济发展主战场为目标,斗门正不断推进现代产业协同发展。对斗门而言,扩围提质集聚园区发展动力正是有力之举。报告提出,斗门将聚焦四大园区主战场建设,实施最严格工业用地红线政策,严控“工改”政策,实行工业用地弹延期出让。大力实施园区投入倍增计划,加快园区内配套设施建设。

具体而言,斗门将积极参与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推动富山工业园纳入粤港澳大湾区(珠西)高端产业集聚区先行示范区,启动富山工业园152方公里全域规划,超前储备工业熟地3000亩;拓展斗门智能制造经济开发区空间,统筹旧村改造和园区建设,推动园区与村居融合发展;优化新青科技工业园土地结构,盘活低效闲置用地30万方米,提升容积率;高标准规划打造北部生态新城发展极点,增强斗门生态农业园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打造生态农业科技高端示范台,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为加快构建“大产业”,斗门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实施“工业振兴”三年行动。报告提出,斗门将优先发展壮大制造业,提升工业企业能级量级,坚持“招大引强”与“强链补链”相结合,培育引进更多“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以工业龙头企业牵引推动产业链集群发展,力争2022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30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950亿元。

交通互联

高标准建设区域交通枢纽

过去一年,斗门不断加快建设区域交通枢纽,黄杨河大桥、黄镜门大桥建成通车,香海大桥主线斗门段基本完工,珠海大道改扩建和珠海隧道工程加快推进,79公里“四好农村路”建成通车。

交通一直是历年斗门两会的高频词汇、关注重点。在今年的斗门区政府工作报告中,强化与合作区交通互联互通,也成为了加快打造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的重要方向。

斗门与澳门如何协作?交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区域协同,少不了“硬联通”的一体化支撑。报告提出,斗门将围绕澳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和满足合作区发展对交通建设的更高要求,强化对外“硬联通”能力,积极配合鹤洲中心站、珠海隧道、香海大桥西延线、香海北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珠肇高铁、广珠澳高铁、珠斗城际、广佛江珠城际等轨道项目实施,谋划斗门与拱北口岸、横琴口岸相连的城市轨道一环项目,高标准建设区域交通枢纽。

“斗门发展还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民生服务事业仍需提升,交通等方面存在明显短板。”韩云表示,“我们必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快解决。”

简单几句话,表明了当下斗门加快构建“大交通”的决心。

围绕加快打造珠海西部区域交通枢纽这一目标,今年斗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对新一年工作作出部署:加快珠海中心站鹤洲高铁枢纽建设,启动珠肇高铁全面建设,加快珠斗城际立项建设,与珠机城际共同构成珠海第一条城际轨道环线,构建珠江西岸轨道交通中心。加快推进香海北路先行段建设工作,实现斗门城区与鹤洲枢纽片区一体化衔接。提前谋划香海北路鹤洲至香洲段建设,完善与东部城区快速通道衔接。积极推进深南高速和斗中跨江通道,积极谋划利用深中通道与深圳高效衔接、斗新跨江通道及其连接线建设,强化斗门北部与中山直连,促进与珠海—江门大型产业园区其他片区衔接联动。

与此同时,斗门还将不断完善区内骨干路网体系,力争香海大桥2022年上半年贯通,上横大桥2022年年底通车,推进机场北快线项目动工建设。积极推动香海北路(尖峰二桥)、莲鹤大道、莲洲大道、江珠高速新增六乡出入口等项目启动建设。

城市互融

建设西部中心城区先导区

城市跨越,是斗门发展新的契机。

报告提出,斗门要强化与合作区生活共生互融。围绕港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对标港澳标准发展特色生态农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积极配合开展竹银水库扩建二期、乾务水库扩建等蓄水及配套工程的建设,加快完善澳门水资源保障措施;强化斗门—澳门两地同根同源的文化纽带,完善就业创业、养老、医保等惠民政策,吸引更多澳门居民选择斗门、汇聚斗门。

事实上,斗门要与合作区真正相通,必须打通城市生活“最后一公里”,这也是斗门建设“大城市”一直以来的重要举措。

加快建成西部中心城区先导区,成为斗门精准发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的新目标。斗门提出,将按照“两化三型”要求,优化“一河两岸四组团”协同联动的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实施市政道路新建和改造提升行动,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完备、设施完善、水更高。加快推进东湖片区5方公里土地开发,重点引进区域总部、功能总部,建设城市CBD、CID,集聚一批国内外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龙头企业,打造珠澳跨境科技金融协作区和现代总部经济集聚区,形成集金融、产业、生活为一体的斗门新中心。

两会上,“智慧城市”“无废城市”等新词汇的出现,也体现了斗门探索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完善城市治理新模式的决心。

斗门提出,将强化城乡一体规划建设管理,做好城乡融合省级试点工作,进一步提高空间承载能力,形成“一镇一方案”差异化发展路径,构筑“生态新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城乡统筹发展格局。推进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标准化国家级试点验收,形成具有斗门特点、又可复制推广的智慧城市发展模式。

围绕逐渐清晰的城市管理创新路径,斗门将持续壮大“城市管家”志愿者队伍,构建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推动安斗门建设及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拓宽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实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强化公共空间特色风貌塑造,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加快“无废城市”创建。

珠江西岸、黄杨河畔,一个经济繁荣、生态优美、社会和谐、民生殷实的“大斗门”正拔地而起,向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战略拓展区稳步迈进。(南方日报记者刘梓欣林郁鸿)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