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权纠纷解决法,和解工作做到家;调解仲裁和诉讼,多种方法解乱麻。”
“大家共同反诈骗,蚊帐挡眼要看穿;学会悟空辨真假,骗子难骗人的钱。”
……
近日,在鹿寨县中渡镇西眉山脚下,山歌爱好者们唱起法治山歌,欢度“壮族三月三”。
鹿寨山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拥有“广西山歌之乡”美誉。在普法工作中,鹿寨县充分利用当地群众爱唱山歌、爱听山歌的特点,将枯燥的法律知识用通俗、生动、易懂的山歌唱出来,把山歌融入普法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尊法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使普法工作更加扎实、有效。
强化组织提高引导力
鹿寨县常住人口近35万人,其中壮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一半以上,当地人有唱山歌的喜好和习惯,常以山歌表情达意、说乐道趣。如何让这一习俗在普法工作中发挥好作用?该县运用了“团队作战”的方式——
成立“普法山歌”保障队。鹿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及时开展普法工作的分析研判、召开会议,研究成立鹿寨县山歌协会“法治山歌”团队、普法山歌会,明确“法治山歌”团队、普法山歌会的职能职责,确保普法教育有人抓、有人管、有落实,推动普法教育与民风民俗、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有机融合,全面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设立“法治山歌”创作队。该县按照普法工作的要求,广泛发动和挖掘全县有一定创作能力、热爱普法工作的干部职工、乡村教师、山歌爱好者,结合各乡镇实际和民风民俗,开展“法治山歌”创作。目前,全县法治山歌创作团队有190多人。其中,鹿寨普法山歌会交流群每天推出数百首法治山歌。
建立“法治山歌”宣传队。该县普法山歌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全县有4000多人爱唱山歌,其中荣获“广西山歌歌王”称号的有16人。各乡镇充分利用群众爱唱山歌的优势,组建成立9支“法治山歌”宣传队,组织开展巡回演唱、法律知识普及、发放法律宣传折页等工作,将抽象的法律知识融入到通俗易懂的山歌中,不断营造良好的法律氛围。
搭建平台增强传播力
鹿寨当地唱山歌群众基础好,唱山歌人口多,但大家唱的内容良莠不齐,如何让山歌内容规范起来,朗朗上口便于传唱呢?
为此,鹿寨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县司法局统筹调度,组织法治山歌创作团队结合当前普法任务和各村脱贫攻坚工作实际,特别是围绕宪法、民法典,以及扫黑除恶、禁毒、防艾、反诈骗等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省、市、县有关政策,编印了一批具有鹿寨特色、歌词健康优美、内容涉及丰富知识且通俗易懂易学的“法治山歌”宣传书籍。目前,该县编辑出版有《普法山歌》《法律宣传山歌专刊》《扫黑除恶山歌》《禁毒山歌》等法治山歌书籍10本,用于演唱和宣传法律知识。
与此同时,该县积极建设法治宣传平台。通过结合各乡镇各村的村情村貌、文化特点、乡风民俗、村规民约等,在少数民族村寨、集市集镇探索打造“法治山歌”村寨或“法治山歌”示范点,营造浓厚的“法治山歌”氛围。目前,全县建立有9个山歌歌圩示范点,以点带面推动全县“法治山歌”发展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在鹿寨镇城北街心花园歌圩,平时每天聚集50名以上的山歌爱好者唱山歌,平山镇山歌广场逢赶圩日也有几十人乃至上百人唱山歌。
创新形式强化影响力
2020年起,每年的年底,山歌高手们都会聚到鹿寨,通过一首首嘹亮、动听、美妙的山歌,将法律法规知识唱出来,谁唱得好让评委来评分……这是鹿寨县举办的桂湘黔三省(区)山歌普法擂台赛。接地气的山歌比赛,给广大群众提供了学法的平台。
这是鹿寨县最大化发挥乡村活动平台优势开展“法治山歌”普法教育,不断增强群众法治意识的缩影。普法工作中,该县借助集镇赶圩日、国家法定节假日、国家宪法日、国家普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由县委全面依法治县委员会办公室、县司法局、各乡镇组织“法治山歌”演唱队、宣讲队分批次到各村屯、各社区、各校进行巡回演唱,每季度到一个乡镇举办普法山歌擂台赛,以此开展普法教育。
此外,该县录制法治山歌视频,并利用多个网络平台宣传出去,提高全县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该县还对参加季度普法山歌擂台、桂湘黔三省(区)山歌普法擂台赛的选手给予适当的奖励和补助,激发山歌选手参与法治山歌创作和参加比赛的热情,提升全县人民群众对“法治山歌”的热爱,不断夯实全县法治基础,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本报记者周珂通讯员杨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