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湾碧水穿城过,十里青山半入城。柳州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美。四月春风里,当满城的紫荆花绽放时,人们更是对这座“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的中国南疆名城发出由衷的赞叹。
近年来,柳州市牢记的殷切嘱托,坚持绿色引领、质量先行,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将污染治理与城市发展战略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让工业城的水环境质量领跑全国。
近日,在柳州市滨江东路金沙角片区附近,一群青年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沿着柳江河畔捡拾矿泉水瓶等垃圾,并向沿岸的群众宣传垃圾分类知识,传播“治水”小知识,征集“治水”金点子……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开展的“亲清柳江河”志愿服务项目活动,吸引了广大市民争做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捍卫者,共同守护柳江河水质全国第一的金字招牌。
柳州水系发达,水网密布,地表河流均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境内大大小小河流有3500多条。作为西南工业重镇,柳州在20世纪80—90年代是我国四大酸雨区之一。
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能源环保部环保经理梁杰群介绍,作为大型重工业企业,减少生产带来的环境压力是重要的社会责任。柳钢积极探索利用先进的水处理技术,投资约8亿元建成90多套大型水处理设施、4座废水集中处理站,每年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率达到98%以上,减少排放污水5500万吨。
“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源头防控是水污染防治的基础。2021年,柳州市、县两级生态环境等部门执法机构共检查企业1987家次,搬迁一批、改造一批、关停一批、整治一批,559家“散乱污”企业全部完成整治,40家重点行业企业完成清洁化改造。《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于2021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河道管理、沿岸违法建房、建筑垃圾倾倒等环境问题有了防治依据。
2021年以来,柳州市还先后完成《柳州市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等课题研究,充分利用柳江干流河道“天眼”监管系统摸水情、定水策,推动水污染防治工作向“科技支撑、精细管理、协同治理、精准减排”转变;坚持流域治理思维,推动柳州、来宾、河池跨区域合作治理;建立“河长+检察长”协作机制,将柳州市河湖管理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纳入公益诉讼案件,开启依法治河的新模式……
如今,“百里柳江”已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江边的蟠龙山人工瀑布惊艳了无数人。江畔紫荆美出天际,“国际水上狂欢节”蜚声海内外,柳州人的幸福随着清清柳江碧波荡漾。(本报记者余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