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江淮大地,绿树成荫、骄阳似火。
安徽是一片蓬勃发展的热土。十年间,安徽省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去年,安徽省生产总值近4.3万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过2万亿元,进出口总额超过1000亿美元……更令人欣喜的是,新兴产业为安徽省高质量发展注入充沛动能。
在安徽省委举行的“中国这十年·安徽”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安徽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郑栅洁表示,十年来,安徽省实现了“传统农业大省”向“新兴产业聚集地”的跨越发展。
这一论断有着充足的数据支撑:如今,全球10%的笔记本电脑、20%的液晶显示屏在安徽生产,全国每3台冰箱、4台洗衣机、5台空调中就有1台是安徽制造。十年来,安徽高新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7%;而战新产业产值年均增长更是高达19.8%,产值占比由2012年的18.1%提高到2021年的41%。
“打造新兴产业聚集地是寄予安徽发展的殷切期望。安徽科技实力较强,制造业特色鲜明,也完全能够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实现更大作为。”安徽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表示,安徽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一是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体系,努力形成快速增长的体量;二是走宽走畅“科创+产业”的路子,彰显科技创新的底蕴;三是突出“四链合一”和工业互联网发展,打造良好产业生态。
如何形成快速增长的体量?安徽省突出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智能家电等十大新兴产业。其中,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4个产业,到2025年将成为万亿级产业。
另一方面,“双招双引”也是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安徽省通过建立由省级领导牵头负责的专班推进机制,逐一编制产业链图谱和“双招双引”路线图,按图索骥,做好强链补链文章,形成蓬勃发展态势和完整产业生态。据统计,2021年,安徽共签约、开工、投产十大新兴产业项目3493个,总投资2.4万亿元。
把科技创新势能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塑造一批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产业,这是安徽越走越开阔的一条路子。安徽省一方面围绕创新链锻造制造业长板,另一方面围绕产业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25年产能将达到150万辆,是如今的6倍;量子产业的专利申请量全国第一,集聚了全国三分之一的量子企业;2021年有8项制造业“揭榜挂帅”攻关项目打破国外垄断。
“从安徽的实践看,推动科技与产业的融合,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业组织人才至关重要,这也是当前最缺乏的。”王清宪透露,安徽省委省政府加强顶层推动,支持组建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致力于这一类人才的培养,更好助推科创产业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还大力促进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围绕产业链、创新链构建资金链、人才链,围绕资金链、人才链吸附产业链、创新链,使一切创新创业的元素竞相涌动、碰撞耦合、彼此成全,成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发展生态。
数字化是新一轮产业变革中企业的重要生存环境。安徽省把打造工业互联网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已培育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130家,已有1.8万家企业与云资源深度对接,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57%,居全国第5位。
此外,安徽省打造“羚羊”工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已汇聚企业近6万家、服务商和学生创客10万多个,发布科技成果和需求5万多条,有效促进产学研协同,帮助企业降本增效,真正实现科研与企业一体化共创共享。(杨 洲李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