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牛墩加快绘就水乡振兴蓝图 让干净和美丽成为所有村庄的“标配”

时间:2021-12-28 08:44:06来源:南方日报

年来,在东莞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水乡管委会深入开展水乡特色示范村建设、打造水乡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工作指导下,望牛墩镇赤滘村、横沥村、官洲村、芙蓉沙村4个水乡特色示范村于日全部完成验收,展现出生态宜居、文明有度、业兴人和的崭新面貌。

扮靓村容村貌的“面子”,做实文明乡风的“里子”,望牛墩镇以一村一特色打造乡村风貌,以春风化雨的优良民风焕发新风尚,以党建工作为幸福乡村凝心聚魂,探寻出一条美丽乡村新路径。

串珠成链村村景

“老陈,我先回家吃饭了,下午再来切磋!”“好,下午见!”临正午,聚集在横沥村书香亭的老人们逐渐散去,各自回家休憩,热闹了一上午的书香亭,也迎来午间“休息”。

建在河边的书香亭、翰墨亭已在横沥村屹立百年,承载着不少横沥村民的回忆。“小时候,我们放学后就在亭子里和同学一起写作业、玩耍。更久以前,我们的父辈在农田劳作后会在亭子里就地午休。”村民陈伟朋在这里土生土长,这里不仅有他的童年回忆,也见证了父辈的奋斗与成长。

时间的流逝与风雨的冲刷,让主要以竹木、茅草为原材料的两座亭子满身斑驳变得老旧,再加上几次小修小补的翻新,亭子像身穿打满补丁旧衣服的老人。如今,横沥村在保留原有竹材结构的基础上,在亭子四周加固了支撑柱子,增设牌匾和对联,丰富了周边配套设施,古亭焕新颜,又重新热闹起来。

美丽乡村的建设,不仅要有人居环境的改善、让老百姓真实获得幸福感的“显绩”,更要有立足长远、破除顽疾的“潜绩”。在被东江南支流的密布水网怀抱、以水兴村的赤滘村尤其如此。

百年来,赤滘村民依水而居,村内主要建筑由一条环状水系串联,绕村水道超过两公里,形成主体居民区临水而建的布局。然而,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繁荣,也让村里的河道面积缩小、底泥污染,周围村民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临水却无法亲水。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两年来,赤滘村以环境整治为抓手,敢啃“硬骨头”,做好“水文章”,因地制宜大力推动村居环境综合整治。

整治一汪好水,治理的是水质,改善的是民生,提升的是乡村品质。如今,黑臭河道不复存在,重现老一辈村民幼时记忆中的潺潺流水。村民们也更加愿意走出家门漫步河边,邻里闲话家常、乡音俚语萦绕村道。

随着4个水乡特色示范村的相继验收,杜屋村与朱沙村深入推进特色精品村创建,今年年底前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的村即将实现100%全覆盖,望牛墩镇乡村新颜皆是景。接下来,望牛墩镇将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乡村风貌提升为重点,巩固拓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成果。

同时,全域统筹特色精品村、水乡特色示范村建设,围绕水生态、水文化、水环境,持续深化“口袋公园”“街头小景”建设,逐步推动镇、村公园、绿地、特色景点串珠成线成链,打造一条彰显岭南水乡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带。越来越多的新农村将开启“美颜模式”,让干净和美丽成为所有村庄的“标配”。

文明新风润人心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官洲村一改以往“入夜不见人”的状况,村民相聚在灯火通明的公园散步乘凉,周末还能欣赏灯光喷泉,村里好不热闹。

“现在河涌环境整洁了不少,基本上没有人为投掷垃圾了。”李庆祺日常负责官洲的河涌保洁,得益于村民文明意识提升,现在他的工作也相对轻松了许多。村民黄积佳是土生土长的官洲村民,亲眼见证官洲村年来的变化后,他表示最大的体会就是乡里氛围改善了很多:“大家现在都很和气,打照面都乐呵呵的。”

这样的和美诗意景象来之不易。官洲村党总支书记赵巨维坦言:“乡村环境治理不是一蹴而就,也不是完成一个项目就作罢,更重要的是如何维持与进一步发展。”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只有凝聚人心,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的参与者与受益者,才能使具体措施生根发芽、产生实效。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在官洲村,以文化“铸魂”,文明之风蔚然盛行,“吹”动乡村大变样。多年来,官洲坚持将乡风文明建设有机地融入到人居环境整治中,引导村民全面提升文化素养,参与村民自治,提升对人居环境整治“人人参与”的意识,逐渐让村民们摒弃陈规陋,形成了良好的环卫和文明惯,从而助力人居环境改善。

放眼全镇,目前,望牛墩镇共有21个村成功创建市文明村,其中7个村成功创建市文明标兵村,全镇市级以上文明村和文明标兵村覆盖率分别为100%和33%,市文明村创建实现全覆盖。

此外,望牛墩每月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啄木鸟行动”,对镇中心区和村(社区)进行暗访检查,并对存在的问题予以曝光通报。同时建立“督办整改通知”“销号式管理”“整改回头看”机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丢分、谁负责”的原则,严肃问责,全面推动全镇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长效常态。

在半城中村型水乡村芙蓉沙村,演奏着美丽田园与现代工业的“交响曲”。芙蓉沙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在兼具实用的同时打出文化“特色牌”——巧妙结合本土“芙蓉、乞巧”为主的文化元素,把特色传统文化“搬”到村内的各个文化景观小品建设中进行创新呈现,打造“荷韵水乡、悠悠雅境”的特色文化名村。

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用文明之风滋养美丽乡村,阵地建设是重要载体。目前,全镇已建成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和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2021年力争年底实现辖区内站点建设全覆盖。文明之花正在美丽水乡中盛开绽放。

党建引领绘新卷

坐在休闲连廊的石凳上小憩、漫步园内“党史步道”了解党的光辉历程、驻足展板前领悟革命先辈们不畏艰难困苦的长征精神……从官洲村的河心亭沿着石桥移步到新建成的党建公园,能够感受到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

官洲党建主题公园占地面积约2000方米,位于官洲村中心河环岛河堤旁,园内设有湖畔学堂、长征精神展板、入党誓词展板、党史步道等主题,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党的光辉历程和精神谱系,梳理红色历史脉络,弘扬红色精神,为官洲村的村风文明建设树立了一面鲜明的旗帜。

“党建文化是官洲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点睛’之处。”据赵巨维介绍,如今党建公园不仅让官洲村民接受红色文化熏陶,也是中共望牛墩镇委党校的现场教学点。在这里,以“官洲村湖畔学堂”为载体,通过组织专业人员讲政策、专家教师讲党史、先进人物讲事迹、普通党员谈体会、退伍军人讲故事等多种形式开展基层党课,生动形象地向全镇人民展示党建文化,走深走实更走心。

这是望牛墩镇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凝聚人心和力量的一大实践。年来,望牛墩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以“四坚持、四用力”,在优化农村人才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着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中的领导作用,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以党建引领筑牢乡村振兴的“压舱石”。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人才振兴对于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不言而喻。望牛墩镇从“选人”“育人”“管人”方面着力,选优配强村(社区)干部队伍力量,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进一步增强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同时,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建引领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发挥组织优势,凝聚各方力量,有效组织和动员农民,使群众紧紧围绕在基层党组织周围,“绳往一处拧,劲往一处使”,助推乡村振兴。在清理改善农村环境、盘活农村闲置土地、污水治理、“厕所革命”、“三线”整治等方面,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得到充分体现。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一直以来,望牛墩镇党委牢固树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理念,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完善民主协商、村务监督等机制,纵向构建“镇—村—网格—党员干部驻点团队”组织架构,横向建立党员领导干部党支部联系点工作机制等,充分发挥基层党建在引领基层治理、服务人民群众、推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撰文:张仕婷夏颖燕)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