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港2021年标箱增幅全国第二 完成248万标箱同比增26.1%

时间:2022-02-28 16:08:20来源:长江商报

交通运输部日前发布2021年度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数据。2021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国港口第20位,增速位列全国港口第二,首次成功跻身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年度前20强。全国前20强港口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海港型港口以及毗邻区域、相当于海港标准的内河港口,武汉港是唯一入围的真正意义上的内陆港口。

完成248万标箱同比增26.1%

武汉港2021年完成248万标箱,同比增长26.1%,增幅位列全国主要港口第二名。

枢纽港建设是武汉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要素,而检验枢纽港的尺度就是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是一座城市对外经济发展“晴雨表”。

武汉港口集装箱运输起于1996年,当时仅1.63万标箱,到2009年突破50万标箱,足足花了14年。2014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箱。2019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169万标箱,居全国港口第25名,增速位列第八。2020年,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193.3万标箱,居全国港口第23名,增速位列第五。

“十一五”期末,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为50多万标箱,“十二五”期突破100万标箱,到“十三五”期末接200万标箱,每五年翻一番,成倍增长的主要原因是武汉港多年发展积累的结果。

2021年,围绕打造中部地区枢纽港、尽早实现500万标箱吞吐量的目标,武汉新港委、湖北省港口集团等制定科学的跟踪督办机制,加大日常推进力度,确保集装箱吞吐量年度目标任务落实到每季、每月、每周。推动5艘江海直达集装箱船全部投入运营,实现阳逻国际港水铁联运二期工程开港通车,打通武汉水铁联运“最后一公里”;围绕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链接,相继开通了武汉至韩国洋直达航线、武汉至宁波舟山港直航、武汉至济宁港集装箱班轮航线、武汉至营口港沿海直达航线以及武汉至宜昌集装箱航线、武汉至南京集装箱快航航线、武汉至黄石“水上穿巴”等,推动中国湖北—日本关西江海联运带路互通合作项目正式签约,打造横跨东亚、中亚及欧洲的国际物流新通道。

武汉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度首次入围全国港口前20强,标志着武汉港在流域的辐射力、影响力显著提升,枢纽地位日益巩固。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枢纽港、实现500万标箱的吞吐量目标打下坚实基础,对落实国家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和“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发展要求,落实湖北省“发挥一主引领抓手作用、高水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工作部署,落实武汉市建设“五个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湖北预计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000万吨

2021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8亿标箱,同比增长7%。完成货物吞吐量155.5亿吨,同比增长6.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7.0亿吨,同比增长4.5%。

2021年,全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前十名分别为:上海港、宁波舟山港、深圳港、广州港、青岛港、天津港、厦门港、苏州港、北部湾港、营口港。增幅全国主要港口排名第1名是苏州港,同比增长29%。上海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703万标箱,同比增长8.6%,稳居世界第一大集装箱港口的宝座。货物吞吐量方面,宁波舟山港完成货物吞吐量12.2亿吨,连续13年领跑全球。

武汉港2021年完成248万标箱,同比增长26.1%,增幅位列全国主要港口第2名。全年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1679万吨,同比增长10.82%。在全国前20强中,内河港有4个,分别是苏州港、佛山港、南京港、武汉港。全国前20强港口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区域的海港型港口以及毗邻区域、相当于海港标准的内河港口,武汉港是唯一入围的真正意义上的内陆港口。

年来,湖北省和武汉市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推动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国家战略实施,将打造长江中游航运中心作为支撑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要环节、湖北中部崛起的重要增长极和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以及协调呼应长江上、下游航运的重要纽带,出台各类扶持政策,夯实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发展基础。

根据湖北省的规划,2022年湖北将加强水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多式联运,推进长江大保护和港口船舶污染防治,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新增港口吞吐能力1000万吨,确保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增长15%。还将围绕调结构、促联运,加快建设“江海联运、水铁联运、水水直达、沿江捎带、港城一体”体系。在集装箱运输方面,以长江干线为主通道,发展汉江喂给航线,完善以武汉港为核心,宜昌港、黄石港、荆州港为重点,内联外畅、干支结合的集装箱运输网络。(长江商报记者徐靓丽)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