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开启的6月,也是深圳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作为国家未来、民族希望,“少年的你”能否健康成长,一直是社会各界紧密关注的话题。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深圳全市14岁以下青少年儿童数量达到265万余人。人口高密度的超大型城市如何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深圳正在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的生动样本。
凝聚社会合力
以创新形式打造未保深圳路径
3月31日,深圳市光明区新湖派出所对被虐待儿童小美(化名)父母发出《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这是广东省首份由基层公安派出所开具的责令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令,也是深圳市探索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新路径。这份来之不易的家庭教育指导令是在深圳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下称“市未保中心”)大力推动下,协调各方职能,多部门共同努力的成果。市未保中心联合区妇联家庭教育指导专家,围绕强化儿童权利观念、强调监护责任、提升监护能力等目标,为本次个案设计了个性化精准家庭教育指导课程体系。受害儿童小美也由公安和民政部门依法带离,交由市未保中心开展临时监护照料。
教育孩子不再简单归结于“家事”,而须依法行事。从缺乏社会认知到走向专业化系统化,从单一政府部门推进到形成社会合力,深圳在未成年人保护领域的探索远不止于此。近年,深圳市民政局通过遴选和邀请法律、教育、医疗康复、儿童心理、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入库,建设了一支高水平、高权威的儿童保护工作专家团队,参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重点难点个案帮扶。与此同时,社会各界也在以不同形式纷纷加入未成年人保护的工作当中。
为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深圳市儿童关爱服务先行示范区建设,提升儿童服务项目专业化、精细化、精准化服务水平,市未保中心在深圳市民政局的带领下,已连续两届创新举办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大赛。2020年,深圳举办首届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大赛,围绕家庭监护监督、儿童安全保护等5个主题,共有申报项目136个,并选拔出20个项目在社区落地。2021年9月,第二届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大赛正式启动,50个入围项目经过特训营、线上视频路演、项目优化,最终选拔出20个项目通过决赛阶段线上评审,以购买服务形式支持20个优质项目在社区落地,将关爱服务传递给有需要的家庭和儿童,全年服务超3万人次。今年的关爱服务项目大赛也将在下半年启动,并将尝试答辩式遴选更多优质项目。
扶持困境儿童
以体系建设促进未成年人保障
社会上还有这样一群孩子,生活的重担过早地压在他们稚嫩的肩头,或遭遇家庭变故,或患有重大疾病,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侵害,他们就是困境儿童。孤儿养育标准再次上调,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实现各区全覆盖,“四级”儿童关爱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深圳民政局以实际行动汇聚成点点星河,托起这群孩子们的明天。
近年来,深圳儿童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孤儿、困境儿童等特殊儿童在生活、医疗、康复、教育、住房、就业等方面的分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儿童福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2021年,结合《民法典》和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深圳市民政局会同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等10部门印发《深圳市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工作指引(试行)》,进一步健全完善深圳困境儿童在生活、医疗、康复、教育、安全等多方面的分类保障制度。同年启动了《深圳市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补贴发放办法》修订工作,建立了孤儿养育标准一年一调的调整机制,养育标准位居全省前列。
为加强基层未成年人工作力量建设,深圳市民政局已连续3年对全市一线的未成年人工作者进行专业培训。据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深圳全市10个区(新区)在2019年均先后挂牌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市、区两级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履行辖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相关工作职责,对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的未成年人承担临时监护责任,达到每一名需要救助的困境儿童能及时得到有效救助的目标。目前,深圳74个街道、662个社区已实现街道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配备全覆盖。
此外,深圳切实开展困境儿童关爱帮扶工作,儿童福利机构针对智力障碍、脑瘫、视障、言语障碍等不同程度的缺陷儿童,采取“模拟家庭”的院内照顾模式,既弥补了儿童的亲情缺失,又整合了福利机构的专业力量。
依托文化载体
以宣传力量浸润社会氛围
2021年4月,15岁的小明因为父母离异且双方均涉案在押,面临监护缺失、失去经济来源、学业暂停、心理封闭等多重问题。福田区未保中心对此迅速搭建“法律+社工”小组,协同民政部门、检察院、公安机关、学校、社区社工等多方力量,成功为小明在父母监护缺失的情况下,通过委托照护帮助其恢复家庭保护功能。这是新的未保法实施后,深圳市首例启用委托照护制度解决未成年人监护缺失困境,并成功申请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贴的个案,从司法保护和政府保护两个层面给予了未成年人有力保护,意义深远。
这是在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启动仪式上发布的“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十佳案例”之一。同时发布的还有深圳未保logo及深圳未保IP形象“鹏保保”,“深圳未保”logo以深圳市花簕杜鹃为基础形象,同时融合了盾牌、爱心、汉字“人”和笑脸等元素,不但象征着未成年人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希望,也彰显了全社会高举爱心之盾,齐心协力保护未成年人在鹏城健康成长。“鹏保保”展现了未成年人健康活泼、积极向上、可爱勇敢,更体现了深圳市委、市政府关爱未成年人的温暖,让未保工作拟人化、立体化呈现,充满亲和力。分会场还举办了“爱·保护·照亮未来”未成年人绘画展,以社会征集的方式引导未成年人通过绘画创作自由表达,并呼吁家庭和社会倾听孩子们的声音。
广泛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宣传,营造关爱未成年人的社会氛围,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的主要目的。深圳市未保中心在全市各区的15个地铁站点打造“未成年人保护”主题灯箱,向公众广泛宣传、普及、推广未成年人保护政策知识。灯箱内容围绕儿童在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等领域的权利实现为核心要义,突出强制报告内容,增强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未成年人的保护氛围。同时,在全市选取部分社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通过律师的专业未保法讲解,集中发放“保护卡”,发动全社会人民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6月是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宣传月,在深圳市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动员下,各成员单位将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积极宣传关爱保护未成年人的方针政策,普及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的法律常识,广泛凝聚社会各界依法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共识,共同织密建牢家庭、学校、社会、网络、政府、司法‘六大保护’防护网、安全墙。”深圳市民政局副局长杨浩勃介绍道。
未来,深圳市民政局将携手市未保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各成员单位,积极推动深圳未成年人保护相关立法实施,“法护未来”实现更多生动诠释;继续鼓励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未保工作,形成多引擎驱动的关爱保护合力;科技赋能打造“智慧未保”,实现数据分析更精准、部门协调联动更顺畅,合力构建“六大保护”的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新格局;加强文化IP宣传,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深入人心,带动“未保工作”新风尚。(●撰文:许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