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溪谋划打造乡村振兴新亮点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明显

时间:2022-05-27 07:50:45来源:南方日报

清溪镇铁场村依托良好的区域优势、历史人文底蕴和自然生态禀赋,通过积极发展农旅项目、完善旅游配套设施等措施,于今年成功获评“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年来,围绕打造特色精品村目标,铁场村通过实施系列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停车场、旅游厕所等公共基础设施,提升了村容村貌,并建成了铁场村迎客广场及牌坊。系列旅游项目的开发及游客的增多也带动了周边饮食业的发展,大大小小的农庄逐步兴起,成了村民致富的新方式,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明显。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正让更多亮点在当地涌现。当前,清溪镇各村(社区)正在按照“一村一品”特色方式积极谋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更大成效,谋划打造更多新亮点。

结合整治行动▶▷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连片提升

日,清溪镇居民社区依托清溪中心市场、清溪水铁矢岭河、清溪圩等优势资源,在居民黄屋旧村再造一个“清溪圩”。居民黄屋村小组现有户籍人口118人、老旧房屋141间,由于黄屋村处于镇中心区,从上世纪90年代初已停止申请房屋报建,现存瓦房多数以泥砖房为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水提高,黄屋村瓦房居住条件已无法满足群众需求。

趁着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契机,居民社区积极寻求相关职能部门支持,计划把商业区、旧村、中心农贸市场等串连起来,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优势,将黄屋老村打造成类似“清溪圩”的网红点,让黄屋老村焕发新的生命。该村负责人表示,在此基础上,大力推进居民刘屋蔬菜市场升级改造、杨屋旧村整治提升、鹌鹑薮城市更新等一系列农村人居整治提升项目,力争将居民社区打造成清溪镇“美丽圩镇”建设的精品示范社区,让中心社区成为全镇乃至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标杆。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渔樑围村位于清溪镇东南部,距离镇中心3公里,总面积1.25方公里,下辖渔樑围、朱屋和谢屋等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19863人,其中户籍人口1329人。年来,渔樑围以工业立村,全面推进“工改工”,主动谋划高品质产业承载区,进一步盘活低效产业用地,拓展产业发展空间,村集体收入持续上涨,村组经济收入较富裕。

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开展以来,渔樑围村坚持“打造样板、抓点促面、整体推进”的原则,扎实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向纵深发展,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连片提升。

期间,渔樑围村筹措资金200万元对渔樑围、朱屋和谢屋3个村小组进行全面整治,按照浮岗新围村小组的标准,力争将3个村小组打造为串点成片的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片,通过硬底化渔樑围旧村巷道和水沟、改造“四小园”、墙体彩绘,整治朱屋村房前屋后乱堆放,升级小菜园,升级改造谢屋公园,新建一处羽毛球场和一处儿童乐园,对幼儿园周边墙体进行彩绘美化等举措,助力全村人居环境提质升级。

同时,渔樑围村还将结合“清溪镇渔樑围村商住更新单元”及“清溪镇渔樑围村工业区产城融合更新单元”等城市更新项目,将渔樑围打造成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美丽宜居村,助力全镇乡村振兴。

接下来,清溪镇将继续组织相关部门加强对村(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督查和指导,在路面硬化、水沟整治、美化绿化、墙体彩绘等环境提升方面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协助村(社区)打造各富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点、示范片,确保早日完成全镇人居环境深化整治目标任务。

升级配套设施▶▷打造特色精品乡村名片

铁场村位于清溪镇北面,银瓶山脚下,面积7.3方公里,户籍人口900多人,是清溪进出惠阳的交通门户,也是惠阳、东莞、深圳三地的交汇点,处于三地的一小时生活圈内,区位优势明显。村辖区范围内拥有山脉、峡谷、林地、河流、湖泊、水库等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

年来,铁场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利用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农旅项目,较具代表的有莞香园、金峰生态园、耕山小寨等项目。莞香园内现存野生莞香树1万多株,并保留了迄今为止东莞市最大、最古老、最原始的野生莞香群落。莞香园将莞香种植与莞香文化相融合,是市民游客体验莞香文化的好去处。金峰生态园内可赏花、采摘、体验,是集科研、种植、养殖、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区。耕山小寨建有无动力乐园、恐龙乐园、水上乐园等七大主题园区,是一个集科学、知识、趣味、观赏为一体的综合园区,是清溪镇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铁场村依托较为深厚的客家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发挥优越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优势,以保护和开发客家传统文化、红色文化为抓手,坚持规划先行,制定了《清溪镇铁场村创建特色精品村规划建设方案》,充分研究村庄的产业空间与格局,提出村庄发展的目标及定位,规划设定3.5方公里范围为核心区域,以突出‘古色’‘红色’‘绿色’为设计思路,通过建设和升级村内道路、游客中心、街头小景、精品四小园、河道工程和乡村旅游配套设施以及建设田园综合体等,将各项精品工程串联起来,将铁场村打造成为富有乡愁印记的红色革命文化传承地和绿色、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该村负责人表示,目前铁场村的客家门楼升级、游客中心、街头小景、河道工程、客家围月牙池及周边环境提升、村内道路优化升级以及相关配套工程正在有序建设中。

创建“特色精品村”是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助力乡村振兴的题中应有之意。日,清溪镇召开专项会议,深入研讨大利村创建“特色精品村”设计方案。清溪镇委书记叶锦锐表示,要凸显大利村“大、足、文、品”的特色亮点,加快项目进度,将大利村建成“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

大利村负责人表示,当前,大利村积极作为,主动申请“特色精品村”创建工作。“本次设计方案由大利村与诸多部门单位不断沟通,并经过10轮优化筛选形成。”该村负责人表示,大利村要立足本村特色,坚持一村一品,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结合起来,内外兼修,通过时时美、处处美的打造,将大利村的品质体现出来。

深化整治工作▶▷摆脱“脏乱差”追求“乡村美”

从摆脱“脏乱差”到追求“乡村美”,清溪镇农村人居环境正发生着可喜的变化。进入5月,清溪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已进入深化整治攻坚阶段。

“随着第一阶段垃圾清运等工作的深入推进,清溪21个村(社区)正朝着干净、整洁、有序、美丽悄然变化,村民也从以前的‘问题多、抱怨多’变成‘支持多、点赞多’,村民获得感节节攀升。”清溪镇农林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五一”节后,长山头、荔横、重河、厦坭、上元、清厦、三中、松岗、土桥、谢坑等10个村(社区)迅速对老村旧村开展地面硬底化、明沟改暗渠环境整治提档升级工作,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真投入、见实招,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贯彻落实镇委、镇政府工作部署。

“当前,因垃圾污水带来的环境问题,成为农村人居环境最突出的矛盾。”清溪镇农林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清溪镇将瞄准时间节点,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主动作为,围绕攻坚行动六项任务,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推动全镇农村人居环境提档升级,切实改善群众生活质量,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清溪镇各村、社区不断加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投入,也让不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提升了幸福指数。谢坑村的钟傍兴是单亲家庭,与儿子居住在建于上世纪90年代约43方米的破旧泥砖房,因房屋四处墙体已脱皮且有多处开裂,每逢雨天均会出现漏水、浸水等情况,住房环境十分恶劣,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对此,由清溪镇公共服务办牵头,今年4月,谢坑村通过慈善基金会、社会热心人士捐助等渠道筹集资金,对钟傍兴的危房进行改建,现改造工作顺利完成。“今后有困难,可向政府或村委会反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会竭尽所能帮助解决。”清溪镇委委员谢文达走访谢坑村时表示,乡村振兴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村容村貌改善提升是老百姓的殷切期望,谢坑村要以乡村振兴为契机,找准问题和短板,立足实际,以人为本,妥善解决老村旧村“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要充分利用边角地、插花地等资源,科学规划好“四小园”,提升美化农村人居环境,让老百姓住得舒适。(●南方日报记者朱晋)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