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上午9点,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正迎来高峰。
一台台自助机前,排起了小长队。有人挤在机器边操作,也有人站在外围等待。
安徽人林军(化名)手上拎着粉色小包,手臂上挂着彩虹雨伞,直愣愣地站着,有些茫然。
“我陪媳妇来的,孙女生病了。”机器边,儿媳妇一手抱着孩子一边操作着。他看着,除了着急帮不上忙。
因为要带孙女,60岁不到的林军从老家安徽来到儿子在杭州的家。在杭州呆了三年多,林军至今不敢一个人出远门。“外面更新太快了,我们都不会,学都来不及,主要是记不住,年纪大了,不受控制地老了,笨了。”等媳妇挂好号,林军匆匆跟了上去。
林军的困惑和惶恐,离他不远处的王大伯一点都不比他少。
王大伯比林军大几岁,手里抱着一个玻璃水杯,跟着30多岁的女儿,寸步不离。
王大伯是河南人,女儿在南京,儿子在杭州。这段时间,老伴检查身体,胃出了毛病,孩子担心父亲也有问题,就带老人来医院做个检查。
“我正好来杭州,就带着爸爸来检查。”王小姐说,“我都有点搞不清楚,更别说老年人了,智能化的东西对他们来说都太难了。”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化服务已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和年轻人玩手机网络越来越溜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不少老年人不会上网也不会用智能手机,他们在打车、看病、去银行、出门等日常生活中,遇上了一道道“数字鸿沟”。
我们追求的智能化,不应该是去老人化。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这意味着国家开始出手。
在杭州,老人们要去看病、打车、取钱、出行,难吗?
11月25日,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去了医院、银行、火车站,也采访了出租车司机、网约车司机、银行工作人员、医院志愿者和不少老人,记录下这些画面。
看病老人:
这些机器看着心里发慌
只能嘴巴勤快点多问人多找志愿者
77岁的林阿姨,耐心排着队,轮到她了,她就将医保卡递给志愿者求帮忙。“已经预约过了,请帮我取个号,谢谢啊。”
很快,她拿着挂号单走出人群,走到背着书包的老伴儿身边。
这样的场景,每两周就要上演一次。
林阿姨的胃病十多年了,需要慢慢调养,每两周就要来一趟医院。“现在都是网上挂号,我们也都不会,手机都是孩子们淘汰下来的,就打打电话,其他的也不会用,孩子教过我们用支付宝什么的,太烦了,记不住。”林阿姨说,健康码也没有,还好可以用身份证。
网上挂号,她都要提前去社区卫生院里找熟悉的医生帮忙。“那个医生毛好毛好的。”到了医院,她又找志愿者帮忙。“自己都做不来。有时候人家也很忙的,那就等一会儿。”
这么多年来,都是老夫妻自己上医院,很少打扰子女。“我儿子在外地,媳妇做老师,还要管伢儿,很忙的,就不去烦他们了。”
对于智能化的进步,老人是肯定的。“现在上医院方便多了,十多年前,要自己过来排队,半夜两三点都来过的。”
77岁的张阿姨也是老伴儿陪着来的,老伴儿在取号,她站一旁。等了一会儿,号子取到了。“两年没来医院了,变化真大。”
夫妻俩都是高知,退休前都是浙江一所大学的老师,一个研究计算机,一个是通讯工程专家,生活中使用智能化的东西也能够适应。“我们出去买东西都是用支付宝、微信的,因为是这个专业的,所以学起来也快。”她肯定了科技带来的进步,以前的人工挂号变成了机器,不担心收到假钞,也便利了很多。但她也感慨:随着衰老,速度跟不上年轻人了,这真是不可逆的。
戴着毛线帽的82岁林老太,个子很矮,站在自助机前,举着200元现金,等着志愿者帮她充钱。
志愿者帮忙操作机器,但是不碰钱,还是要老太自己来。老人盯着机器看了好久,没有找到塞钱的口子,最后还是要志愿者帮忙。
等操作完,老人挪着步子去坐电梯。“我一般都去社区医院的,之前体检有个指标不好,医生让我上大医院看看,我才过来的。药吃光了,就要到医院里来。”
每次来医院,老人都是一个人。老伴儿已经不太会走路了,两个女儿都已经退休,有自己的家庭,还有小孩子要照顾。“老头子要是来医院,只能麻烦小女婿了,我也过意不去。”
出门,她只能嘴巴勤快点,多问问人,多寻求帮助。“还好的,现在的人都挺热心的。”
林老太没有手机,出门背个小包,包上绑着一个卡包,里面插着身份证:“等一下看完病,我打个车回去,让门口的协警帮忙叫车,我走不动了。”
陪着来看病的子女:
我从没见过父亲如此小心翼翼
无措得像个孩子
方女士这几天又开始在网上抢号子了。父亲生病这两年多,抢号陪看病取报告等复查已经成了他们家的常态,每一次父亲从老家来复查,用方女士的话说“就是一次大考”。
方女士的父亲在老家开着一个厂,可毕竟已经是67岁的年纪,对智能化这些还是不熟悉,微信里发文字至今不会用标点。
“我爸曾经是我的榜样,他很能干,我以前觉得他是无所不能的,什么难题都能解决。可是到医院看病这件事,是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小心翼翼的爸爸,无措得像个小孩。”
方女士平时工作忙,临近3个月一次的复查前,她总会收到父亲的微信提醒,让她别忘记预约挂号。
“我有时候看过之后会忘记回,有时候回得又比较敷衍,那么过几天肯定又会收到我爸的提醒。我能感受到他特别小心翼翼,不想打扰我又不得不依赖我。”
每次到了医院,父亲都跟在她后面。
“人多的地方基本寸步不离,回答医生的问话父亲也会看看我。我在,他就安心。”方女士说,这两年因为隔三差五要跑医院,她遇到过很多父亲一样的老年人,有时候也帮他们在机器上操作。“科技进步那么快,有些方面是不是也该等等他们呢。”
医院:
增派志愿者人手
开通亲情绑定账户
这两天杭州市一医院每天的门诊量将近8000人,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老年人。
全院65台自助机都在高速运转,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常常淹没在人海中。
在市一医院,在册的志愿者有1850人,不定期做志愿服务。医院也有专职工作人员做引导。
65岁的寿阿姨退休后就在医院做志愿者,想尽自己一份爱心。
“需要帮助的人太多了,不仅仅是老年人,一些外地来杭州看病也不太熟悉情况,机器都不会操作,都需要我们帮忙。所以吃饭、喝水、上卫生间都急急忙忙的。”寿阿姨说,每天要服务多少人,志愿者们都不会统计。“我们也都是退了休的人,会的也不多,但是做的多了就会了。想想哪一天等自己再老一点,连这个都做不了的话,那挺悲哀的。”
老年人在智能化面前的问题,医院也有考虑。
“增加志愿者人手帮助市民操作是一方面,我们医院还做了一老一少亲情账户绑定。”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信息中心主任陈斌介绍,这是一种便于支付的手段。一老一少如果没有智能手机,支付不方便,可以绑定亲情账号,老人绑定子女,孩子绑定父母的,来进行支付。“老人如果就医,为方便也实现最多付一下,就做亲情账户绑定,开通后,看病卡里没钱或者钱不够,可以管自己先回去,由绑定的账户来支付这个费用。一般傍晚18:00自动会扣款,如果当天没扣款,第二天会接着扣,还是没有钱,会继续……超过第31天后,患者下次就诊时,会提示先还款,插卡充值就可在自助机上支付。”
时评
国家出招不得“为难”老年人:
智能生活,老人不是“局外人”
智能时代,大家办事越来越方便,无论是看病挂号,餐厅吃饭,还是乘飞机、坐火车远行,仅仅依靠一部手机,就能把一切搞定。在社会大多数人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另一部分老年人却频频受困于智能科技,被扫码、刷脸、手机支付等生活方式搞得“寸步难行”,似乎成了被智能生活遗忘的“局外人”。
最近有两则和老年人相关的新闻上了热搜,重重地刺激了公众敏感的神经。
11月21日,湖北广水一名行动不便的94岁老人,为了激活社保卡,被亲属抬到银行、抱起来进行人脸识别。
11月23日,湖北宜昌秭归县,一位老奶奶独自冒雨在柜台交医保,工作人员告诉老奶奶“不收现金”,老人茫然不知所措。
这些场景,令人心酸又似曾相识,就在我们身边。也许就是我们的父母、我们的邻居、我们未来的自己。
当务之急,不能再让老人受困于扫码、刷脸、手机支付等智能科技手段,昨天,国家终于出手,破除这道老年人智能鸿沟。
11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提出坚持传统服务与智能创新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在各类日常生活场景中,必须保留老年人熟悉的传统服务方式,充分保障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困难的老年人的基本需求。强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等方式拒收现金。
方案针对老年人在使用智能设备方面遇到的各种问题,有了明确的解决办法。包含应急保障,交通出行、日常就医、政务服务等七方面20条,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人性化便利服务。
关心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遇到的困难,并非小题大做,而确确实实是困扰老人日常生活的大问题。他们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不会刷健康码、不会网上挂号、不会网上交医保……新技术的应用,对老年人显示出“不友好”的一面。某种程度上,他们成了被智能生活抛弃出局的“外人”。
老年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的痛点,折射出数字经济在推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盲区。据相关调查显示:2019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人中,将近2亿老人从来没有接触过网络。在这样的背景下,单靠老人自己的努力,说再多的“活到老,学到老”,显然已经不能解决问题。在公共服务领域,社会应更多关爱,提供人性化的特殊服务,这是精细化社会治理应有的温度。
智能时代的列车再快,也不应该丢下老年人。一个社会对待老年人的态度,检验着它的文明程度。而一个不断进步发展着的社会,既要给领跑的年轻群体更多机会,也要给落在后面的老弱病残人群以充分关照。现在的老年人,年轻时也是建设社会的主力军。没有人建设社会的目的,是为了淘汰自己。人都有老去的一天,都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今天我们善待老人,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