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之美,美在哪儿?
有人说是中国唯一的玛珥湖——世界地质公园湖光岩和火山峡谷群,有人说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人说是当地老百姓独创的雷州换鼓、人龙舞等民俗文化,有人说是得天独厚的滨海旅游资源……不同的人带来不同的答案,这些回答的合集,铸就湛江推动旅游发展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最大底气。
湛江,位于中国大陆最南端,三面与大海相拥,四季花开如梦,致力于打造一个全域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今年3月份,湛江市召开推进文化和旅游强市建设大会,强调将全域旅游作为推动湛江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大文旅开发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全区域规划、全产业发展、全要素配套、全社会推进,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9月5日,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关于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第五批公示名单,湛江市麻章区、霞山区上榜,意味着湛江全域旅游加快新步伐。
千年历史映照湛江,雷州文化再铸辉煌。当前,湛江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快全域旅游开发,打造红树林之城,建设“全国重点生态旅游目的地”和“国家级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区”两大国家级旅游品牌。
规划先行
扩大全域旅游“湛江矩阵”影响力
今年,湛江发布《湛江市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2022—2025年)的通知》,擘画湛江市县同创的新图景。
2021年,赤坎区成功创建省级旅游示范区。作为湛江首个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赤坎区在老与新的相互碰撞中,在赤坎老街保护与活化的交织中,不断为示范区创建工作添砖加瓦。
赤坎老街是赤坎古商埠的历史见证,乘坐影视剧爆红的东风,赤坎区推动修缮“一串古井、两条古码头、一群历史建筑、一系列展馆”工作,深入挖掘赤坎故事,开发人文一日游、古商埠一日游、红色旅游等多条旅游精品线。
如今,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有望梅开二度,扩大全域旅游“湛江矩阵”影响力。麻章区利用红色文化、海洋文化、生态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等文旅资源,已形成以“红、蓝、绿、金、墨”五彩线路为脉络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霞山区拥有三岭山国家森林公园、海滨公园、特呈岛等著名旅游景点,带动周围文旅基础设施提质升级。
按照从县到市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进程,湛江全面铺开各县(市、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湛江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加大培训力度,变革各级领导干部的观念,不断树立大旅游、大地区、大产业、大形象的概念,以全域旅游为抓手,实现产业融合、共建共享,进而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当前,湛江优化全域旅游空间结构,打造市区海湾特色都市旅游发展核和特色滨海旅游产业带,打通纵向旅游走廊和横向旅游走廊,打造吴川旅游增长极、雷州旅游增长极和徐闻旅游增长极,构建“一核、一带、两廊、三极”旅游格局。
时间维度上,湛江提出到2023年,推进4个以上县(市、区)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到2025年,推进7个以上县(市、区)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取1个县(市、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在这基础上,湛江市市一级争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争取列入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录,从而促进湛江文化和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释放文化和旅游业经济贡献力和产业带动力。
生态筑基
建设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带
从高空俯瞰,廉江市高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美如画卷。保护区内,红树林错落有致,4条淡水河流贯穿其中,犹如飞舞的银带。偶有船只经过,惊起栖息在树上的成群候鸟,它们或盘旋低垂,或飞向高空。“合理开发红树林旅游资源,能为红树林保护提供经济支撑,亦可让游客徜徉生态旅游的海洋中感受自然的魅力。”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高桥管理站站长林广旋说。
视野放宽到整个湛江,9960公顷的红树林,占广东省的78%、全国的33%,面积在全国名列前茅,打造红树林之城,湛江拥有绝对的先天优势。
当前,湛江坚持工业化、生态化、数字化深度融合理念,聚焦加快大园区建设、推进大文旅开发、深化大数据应用等重点工作。在推动全市大文旅方面,湛江提出要建设独具湛江特色的红树林生态旅游经济带,将红树林要素融入大文旅产业链。
围绕打造“红树林生态旅游目的地”目标,湛江各县(市、区)对红树林景区、红树林资源、红树林资源开发及旅游配套设施等情况开展摸底调研,挖掘红树林资源,制定保护开发方案,为红树林旅游开发打下基础。
分布特点上,湛江的红树林整体较为分散,在海岸线上呈带状间断分布。对此,湛江针对各县、市、区特色,串起周边的红树林滨海旅游景点,让生态旅游持续释放绿色新动能。
雷州半岛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通道,湛江在落实保护措施基础上,在雷州九龙山红树林国家湿地公园修缮“观鸟台”和“观鸟屋”,培育观鸟线路。
以打造蓝色滨海旅游线路为主线,麻章区利用独具特色的“十里画廊”和“千岛湖”红树林等海上奇观以及数字技术,加快建设红树林主题公园、VR互动研学基地、博物馆、彩虹道。
漫步在特呈岛红树林栈道上,目之所及皆是美景,抬头,蓝天白云相映成趣,视线左右转移,一边海水涌动,一边红树林迎风摇曳,走到尽头便可坐在小亭子歇歇脚。
日前,霞山区利用96万元生态环保专项资金对特呈岛红树林湿地公园栈道进行升级,修复破损的路面,重新油漆栈道栏杆,修缮园内的便道。看到配套设施的完善,更多游客纷至沓来。
近年来,到湛江欣赏红树林的“游客”每年大概有十几万是来自市外的学生,他们到实地走村、游船,在近距离接触红树林的过程中争当海岸小卫士。据悉,湛江市文广旅体局正联合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开展摸底调研麻章金门岛、金牛岛、徐闻大汉三墩、东海岛西湾村等若干红树林片区,打造中小学研学实践精品线路。
以海为笔
从“景点模式”走向“全域模式”
如果要赋予湛江这座城市一种味道,“海”味必定是其中一个选项。湛江,拥有140多个岛屿和长达2000多公里的海岸线,是广东省海岸线最长、海岛最多的地级市,是一座激情浪漫的海湾之城、半岛之城、洗肺之城。
金秋九月,湛江依然散发火热的气息。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赤坎金沙湾畔人头攒动,小孩子提着玩具桶和小铲子堆沙子,大人们在一旁欢声笑语谈笑风生。此情此景,生动勾勒出湛江“城里有海,海在城中”的特点,让市民和游客在家门口享受诗与远方。
“湛蓝的海、湛蓝的天”是湛江这座生态型海湾型城市的真实写照,城市景观具有“城里有海、海在城中、一湾两岸”的特色。特呈岛、南三岛、东海岛、硇洲岛、南屏岛如五颗璀璨的明珠把湛江湾拥抱于怀中,湛江湾集军港、商港、渔港、旅游港于一体,构成“五岛一湾”的独特景观。
作为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湛江对建设国家级北部湾海洋文化旅游区发挥主导作用。通过编制实施《湛江市文化旅游体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以“景城一体化”为核心,以“五岛一湾”滨海旅游产业园为主体,依托广东滨海旅游公路,串珠成链,各美其美,差异化统筹发展环雷州半岛滨海旅游产业带。
湛江华侨城欢乐海湾文旅综合体项目进展顺利,湛江国防教育基地第一批退役装备已接收完毕,奥体中心正进行运动氛围改造,招商邮轮停靠港旧码头加固维修已完工,经开区硇洲岛全域旅游项目、东海岛国际海洋度假区项目先后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湛江湾作为滨海旅游开发的前沿主阵地,重大项目如火如荼开展,一个个未来的城市IP呼之欲出。“打造国家级旅游品牌,必然要依附大型文旅项目建设,相关部门间要提高协作能力,让项目实实在在落地,成为城市出圈的载体。”湛江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湛江市滨海休闲旅游品质得到有效提升,城市品牌影响力和城市形象魅力不断彰显,被评为“新时代·中国最具文旅投资价值城市”,去年上榜“十大新兴海岸休闲城市”。
春看花、夏玩海、秋美食、冬避寒。湛江旅游已经由传统观光向休闲度假悄然蝶变,告别滨海观光淡旺季分明的困境,旅游项目不断丰富,各种新业态全面开花,从“景点模式”走向“全域模式”。湛江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是省重点项目,通过“文化传承、生态环保、乡村振兴”三重价值体系,强化滨海特色旅游,致力打造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级度假示范基地。在鼎龙湾,不单是夏天游客人流如织,到了秋冬季,这里又将成为北方“候鸟”一族的首选冬休避寒胜地。
跨界融合
“旅游+”释放文旅消费新潜力
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3个、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1条;湛江海鲜美食之都综合体项目有序推进;徐闻南极村等开展康养项目开发建设;6家企业申报广东省工业旅游培育资源库项目;特色旅游手信产品种类多达500多品类……湛江多方面玩转“旅游+”,让旅游业与其他产业跨界融合,为全域旅游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为经济结构的优化注入新动能。
在湛江,菠萝、香蕉、芒果、红橙等水果四季飘香,绿色田园与红土地交织成多彩的半岛画卷,发展“旅游+农业”可谓正当其时。近年来,湛江贯彻落实《湛江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和《湛江市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作用,引导传统农业和都市农业园区增加旅游休闲功能,拓展产业链条。
“中国海鲜美食之都”“中国金鲳鱼之都”“中国对虾之都”,湛江不仅是海鲜大本营,更是吃货们的“快乐星球”。对此,湛江充分发挥“中国海鲜美食之都”品牌优势,重点打造名菜、名厨、名店、名节,创建中国知名美食旅游目的地,让游客的旅途变得更有“味道”。
为弘扬海鲜美食文化,湛江正规划建设一条以海鲜美食、海鲜文化为主题的特色美食街,打造湛江“数字粤菜师傅”应用人才新高地,打造网红街区和网红美食名店,策划开发与湛江高度契合的海鲜美食IP品牌,打响湛江菜品牌。
如今,越来越多的旅游消费者不再仅限于浮于表面的吃喝玩乐行为,他们更愿意沉下心去了解当地文化,透过民俗和历史回溯这座城市发生的故事。
湛江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远近闻名的醒狮、石狗、飘色等民俗表演,也有鲜为人知的古遗址、古建筑、古庙宇等文化资源,成为游客探寻文化之旅的佳地。“十三五”时期,湛江市文化事业不断进步,文旅产业发展迅猛,是全国境内游增长最快的5大城市之一,文旅产业正逐步成为湛江市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
湛江文物非遗资源非常丰富,拥有国家级非遗9个,省级非遗48个。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湛江推动“非遗+旅游”的发展,增添地域文化底色。湛江鼎龙湾国际海洋度假区已成功打造为广东首个粤西非遗基地,每年举办的“粤西非遗文化节”传播粤西非遗魅力。
“旅游+体育”正逐渐成为青年人喜爱的休闲方式。在着力擦亮“中国跳水之乡”金字招牌的同时,湛江结合生态型海湾城市的优势,目前正在紧张筹备广东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帆船赛事,积极打造成为承办国家、省级的帆船(板)赛、跳水赛等品牌体育赛事的基地。此外,湛江不断提升环雷骑行赛、城市马拉松、螺岗岭国际山地自行车赛等传统品牌赛事,促进体育赛事与旅游产业链接融合。
文旅营销
打造亮点品牌拓展客源市场
湛江多次发生本土疫情,旅游业受到重大冲击。重重困境下何以破局?市场的回答是,加大文旅营销力度,用新奇的创意、最活跃的新媒体,为湛江旅游市场复苏蓄能。
8月26日,“2022湛江周末去哪儿”视频大赛新闻发布会暨启动仪式举行,旨在让市民朋友用镜头记录湛江独特风光,共同宣传、推介湛江的精品旅游线路。其中,参赛的视频作品拍摄范围以湛江市各县、区推荐的自然景观类、人文景观类的线路景区为主,展示湛江市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文旅产业建设成果,契合网友、游客、市民周末假期闲情逸致的旅游需求。
拍摄的短视频涉及遂溪印象西海游、雷州醉美雷韵游、廉江山水拾趣游、吴川东岸人文游、徐闻海丝风韵游5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推动乡村旅游成为新潮流,让越来越多的人对乡村生活和乡村美食充满憧憬和向往。
无独有偶,在3月份举办的“大培训大擂台大卖场”——百名网红千名主播菠萝的海培训直播及数字营销行动中,湛江借助央视《生财有道》栏目组节目,展示文旅产业、徐闻菠萝和徐闻良姜的乡村网红打卡路线。
今年6月11日,《我们诞生在湛江》非遗纪录片推出,聚焦了湛江16个非遗代表性项目,从不同视角讲述湛江非遗的前世今生,给传统文化赋予当代表达,带着湛江优秀传统文化和湛江精神,成为中国第6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最亮丽的风景线。
影视剧和综艺节目IP赋能,也带火了湛江的诸多旅游胜地。借势热播影视剧,赤坎老街成功出圈,被评为“全国最美网红打卡地”。2020年,一部网剧《隐秘的角落》爆火,为拍摄取景地之一的赤坎老街铺开一条文旅融合的“快车道”,用最直白的方式传播了“湛江声音”。每逢假期,赤坎老街游客大增,剧中七号码头、朱朝阳的家等场所,成为游客青睐的打卡点。
丰富的旅游资源藏于深闺,亮点就难以被挖掘。湛江出台实施旅游营销奖励政策,调动广大旅游经销商宣传推广湛江旅游的积极性。同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走出去”“请进来”开展文旅营销活动,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环北部湾等区域文旅交流合作,大力拓展客源市场。(南方日报记者傅晓冰 通讯员林洪强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