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探路文化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改革 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时间:2022-09-23 08:16:52来源:南方日报

“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两位中国梅花奖得主联手演绎粤剧白(驹荣)派传世之作,引得一众老票友喝彩连连;

舞台上,当重新组建的龙舟队劈波斩浪,在国际龙舟大赛上为国家赢得荣誉,一举弥补十年前龙舟赛上的遗憾之时,舞台下的青年观众纷纷被同舟共济、为国争光的新时代龙舟精神所打动;

铁扇公主和牛魔王受命守护的天宝芭蕉扇,却因儿子的淘气而弄丢了……看着牛圣婴从熊孩子成长为勇于担当的“红孩儿”,亲子观众被寓教于乐的舞台剧逗得哈哈大笑。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是什么让佛山顺德能够多年来诞生数量浩繁、质量上乘的文艺作品?背后渊源,是当地从2012年起率先全国创设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下称“顺德文艺中心”),大胆探索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实行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

十年探路,顺德正持续加大改革推行力度,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创新“以文养文、以文补文”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

七十一载春华秋实

打造县域文艺品牌

紧随着新中国的脚步,顺德文艺中心的前身——顺德县文化馆,于1951年9月20日正式成立。

自文化馆建成以来,顺德众多优秀传统艺术得到了有效保护与传承。其中,顺德从一开始便对“龙舟说唱”“鱼灯、花灯”扎作等民间艺术开展调查研究、整理辅导、组织活动,围绕粤剧先后组建民间“群众剧团”、县粤剧团,为当地群众送上丰盛精神食粮。

“人民群众是文化的主体,文化源于人民群众,文化为了人民群众”——这句话对于曾任职文化馆长达24年的老馆长何述源来说,更有切身体悟,“顺德这块土地,拥有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无论是业余剧社、曲艺组、锣鼓柜,还是故事演讲、龙舟说唱,都比较活跃”。

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遍南粤大地,顺德的文化事业也迎来勃勃生机。在别开生面的群众演唱大赛、企业艺术节层出不穷,曲艺团、合唱团、交响乐团、小品艺术团以及各类文艺协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兴起的春潮涌动下,群众文化活动繁荣发展的春天已然到来。

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天马行空的艺术创作,离不开人间烟火气。在顺德这片以改革著称的土地上,广大文艺工作者倾听改革的心跳,捕捉最鲜活的创作灵感,用艺术精品反映时代、反映人民,推动县域文艺品牌不断走向更高层次。

其中,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上,大型话剧《远去的村庄》更是成为顺德本土创作的艺术精品代表。敢为天下先的顺德人,拿出当年创业时使用榔头敲出第一台冰箱的“铁锤精神”,第一次推出自己的大型话剧,除了编导、导演、舞美和3名主要演员是专业人员外,其余演职人员全为业余群众演员,却凭着“专业带业余”演好了顺德故事。

《远去的村庄》于2000年5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公演,迅速引起各界强烈反响。“这是一台成功的戏,是弘扬主旋律的好戏。顺德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花大力气发展文艺事业,富而思文,好!”时任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在观后称赞。

这部被烙上深深顺德印记的话剧,更犹如一声春雷,宣告顺德群众文化事业即将迎来发展大繁荣,更为顺德率先全国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改革创新吹响号角。

先行先试“管办分离”

探索实践“以文养文”

2005年11月11日晚,在顺德新落成的顺德演艺中心大剧院举办的第七届亚洲艺术节开幕式,成为无数顺德人引以为豪的艺术盛典。

随着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顺德群众文化事业需要在更高水平上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显然,市场是社会需求的动态反映,抓住了市场,也就抓住了社会需求。

在时代命题面前,顺德区委、区政府率先在文化艺术等领域开展法定机构试点工作。“我们放眼全球,先后到香港、新加坡进行学习考察当地法定机构的管理架构、运作。”顺德文艺中心总干事、区文化馆馆长俞虹回忆道。

经过反复思考、反复论证,《佛山市顺德区文化艺术发展中心管理规定》2012年6月26日经顺德区人大常委会通过;同年9月25日,作为顺德四大法定机构之一的顺德文化中心正式挂牌成立。顺德文艺中心整合区文化馆、区文联、顺德演艺中心三个单位的职能,以法人治理结构独立运作。

在行政体制上,顺德文艺中心实行“三三制”理事会制度,由来自政府、文艺界和社会其他领域的不同人士担任理事,在明确理事长由社会人士担任基础上,与职能部门制定49项权责分工全面实现管办分离,让政府能够专心管文化、团队能够专心办文化。

在管理机制上,顺德文艺中心参照企业化管理,先后建立共60多项内部管理制度,通过严谨的管理制度、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创造实干氛围,打造出一支具有执行力、创新力,肯吃苦、能打胜仗的文化服务队伍。

在机构运作上,顺德文艺中心作为国家一级文化馆,对外积极联合优质资源,开展高水平文艺交流;对内深耕本地“一镇一品”,打造文化新风尚。同时,通过竞争性扶持制度、购买服务制度、文化志愿者等市场化手段,培植更多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文化类社会组织。

在此基础上,顺德文艺中心充分发挥下辖顺德区文化馆、顺德演艺中心、德胜文化广场、顺德艺术展览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有力的硬件保障,实现了吸纳社会力量办文化、让经济效益反哺公益的“以文养文、以文补文”良好循环。

在2017年中国文化馆年会上,顺德文艺中心由广东省文化厅推荐,成为唯一获邀的县区级单位,面向全国与会单位作“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工作”经验汇报,足可见改革成绩获得高度认可。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

唱响岭南文脉新韵

3900多场群众文化活动、吸引观众350万人次,4000多场公益文艺培训、受惠群众25万人次,64个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基地、覆盖全文艺门类,各类文艺团队及作品斩获108个国际级奖项、345个国家级奖项、712个省级奖项……

10年时间,顺德文艺中心坚持“政府搭台、社会参与、群众做主”,广大群众对优秀文艺作品“用脚投票”,丰硕成果背后彰显改革成效。

从全家齐看演出,到群众登台唱戏;从受邀欣赏各类文艺汇演,到购票挑选心仪精品演出,10年来,顺德人明显感到“顺德演艺中心就在身边”。据统计,顺德演艺中心演出场次从2012年的全年87场,提升至年均161场。

丰富的演出覆盖全社会,源自顺德文艺中心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一方面,以“顺德之夜”为品牌,顺德文艺中心每年都广集社会各界意见收集优秀剧目,经由市、区文艺界专家、文化产业企业家和市民代表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对候选剧目详细讨论,确保为广大顺德市民持续带来既是精品又接地气的文化艺术盛宴。

另一方面,大型当代舞剧《龙·舟》、音乐剧《天边的云裳》、抗疫主题话剧《爱的拿铁》、儿童古装神话剧《红孩儿》……接连上演,如今顺德文艺中心紧扣时代发展脉搏,结合宏大主题讲好“顺德故事”,顺德元素原创文艺精品正走向更大舞台。

10年探路,顺德文艺中心实现公益与效益“两不误、双提升”,更显改革成就。2021年顺德文艺中心专门成立“培训研究部”,以菜单式服务精准对接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确保丰富的公共文化服务下沉到群众“家门口”。

市场化运营作为改革最大突破,能否实现社会效益自然是重要指标。据统计,2021年顺德文艺中心积极推进文化惠民收费,经营收入599万元,比2013年经营收入147万元,增幅达306.60%,“从曾经送票到如今主动购票,顺德人已经有了很强的文化消费意识”。俞虹坚信,这有助于提升多元化、个性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均等化目标。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当前,广东正聚力实施“六大工程”、奋力开创文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佛山正争当传承岭南广府文脉领头羊,顺德文艺中心正站在新的发展阶段。

“我们将持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继续做好做强做大公共文化服务与精品打造、优秀人才引进与培养、文化事业发展与创新,为佛山、广东乃至全国继续蹚出‘社会合力办好文化’的县域样本。”俞虹说。(撰文:李欣受访者供图)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