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开发区交通“十四五”规划出炉 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发展

时间:2022-04-22 08:22:55来源:南方日报

“以前从大亚湾驾车到深圳,只能走石化大道,现在的道路越来越多。”4月20日傍晚,在深圳市坪山区工作的曾女士下班回家,驱车进入坪山大道后,兰竹东路、龙海三路、石化大道中等熟悉的道路标识牌次第出现。25分钟后,她回到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下称“大亚湾开发区”)西区街道的家中。

如今,这样深圳、惠州两地通勤的人越来越多。交通日益畅通、快捷,是生活在大亚湾区市民的感受,也是大亚湾融深融湾的一个侧影。

期,《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下称“《规划》”)出炉。根据《规划》,到2025年,大亚湾开发区将基本建成快速连通、高效带动、智能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成效进一步体现。

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发展

在深圳之侧的大亚湾新兴产业园,工人正在抢工期、抓进度。在科达利惠州动力锂电池精密结构件项目工地上,5栋建筑楼房拔地而起。该项目3号、4号两栋厂房已于去年10月封顶。“厂房经过装修后,设备将分批次进入安装调试,预计今年10月部分试投产。”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

这是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大亚湾投资的第二个工厂。“选择增资扩建,既是公司的战略布局,也是看好大亚湾区的发展前景。”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大亚湾区交通路网越来越完善,往来深圳十分便捷,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

企业落户大亚湾开发区的信心,正是来自对未来“深惠同城”的憧憬。交通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行基础,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畅通。

在“十三五”期间,大亚湾区不断优化对外道路交通,如今,大亚湾区现状城市道路规模为349.62公里,均城市路网密度为7.2公里/方公里。与深圳衔接的道路通道主要有惠深沿海高速、龙海一路、龙海二路、石化大道、龙海三路;与惠阳衔接的主要有惠大高速、龙山一路(白云一路)、龙山五路、大亚湾大道、沿河路和疏港大道;与惠东衔接的主要有沿海高速和石化大道东。

进入“十四五”,大亚湾开发区将积极参与构建“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发展,锚定城市发展目标,突出“交通引导产业,产业支撑新城”理念,突出提高城市品质、对接核心城市和创新台,发展多元化区域连接、精细化组织的综合交通体系。

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大亚湾区将继续构筑等级结构合理、功能清晰、布局完善的对外道路网体系,促进大亚湾区与深圳组团一体化发展:配合规划新建深圳外环高速公路支线(深汕第二高速公路大亚湾至坪山);建设“丰”字交通H5骨干快速路(西区圆盘至疏港大道连接段);建设龙山一路向南延伸线;加快推进龙海五路规划建设。

如何满足未来大亚湾区域的道路交通需求,保障道路通行效率?大亚湾区将规划研究实施惠大高速辅道、龙海二路和中兴北路道路品质提升改造。品质提升主要包括:路面拓宽,如龙海二路、中兴北路采用双向八车道的断面形式,预留公交专用道条件,以及交通组织优化、路面修葺措施、优化公交停靠、完善慢行系统、公共节点设计、智慧交通服务和绿化品质提升等。

加快布局港区现代物流集聚区

作为一座沿海城市、海洋大市,惠州拥有深水良港和丰富的海洋资源。惠州市提出,努力把惠州港建设成为“对内大循环、对外大联通”的重要枢纽。大亚湾开发区是惠州港发展最直接受益者和贡献者。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大亚湾既要做坚定的配合者,更要做积极的承担者。“十三五”期间,惠州港(沿海)有生产码头泊位5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31个。根据《规划》,“十四五”时期,惠州港万吨级以上码头将达到40个或以上,港口吞吐量达1.5亿吨。

在“十四五”期间,大亚湾开发区将积极落实惠州市委关于惠州港的工作部署——优化功能定位,坚持港产城融合发展,加快布局港区现代物流集聚区,推动惠州港从产业港向贸易港、产业港并重转型。

根据《规划》,大亚湾开发区将提高港口多式联运能力。充分发挥惠州港物流节点的作用,将惠州港打造成为铁水联运枢纽,提升铁水联运比例;推动惠州港口铁水联运、江海联运配套码头、锚地等设施的技术改造;依托惠州港开展公铁海集装箱多式联运,探索“内河+铁路+海运”的“水铁水”多式联运方案,争取纳入国家或省级示范工程;支持港口与铁路合作,将具备条件的内陆铁路货场建设为无水港,推动集装箱集疏运由公路向铁路转移。

同时,大亚湾开发区将提升港口资源配置能力。建设物流港口,以石油化工、能源科技、钢铁建材等优势产业为核心资产,引入战略合作者,建设惠州湾区临港智慧物流园区;巩固提升“惠盐组合港”通关模式,将惠州港打造成为华南地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

在“双区”建设背景下,惠州加快高铁枢纽建设,打通连接大湾区中心城市的高铁“大动脉”。目前,大亚湾没有轨道交通。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大亚湾开发区将加强惠深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衔接,满足通勤、旅游、商务等多样化出行需求,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同时,对外构建以轨道交通为主体的多层次、多模式交通出行网络。

逐步建成绿色慢行系统

年来,“绿道游”成为大亚湾开发区的时尚。每逢周末假日,在澳头街道小桂绿道、霞涌街道的乌山头绿道、晓联河碧道等慢行休闲廊道,背包客、骑行族等络绎不绝,迎着清新的海风,享受悠闲慢生活。

在节奏愈发变快的城市生活中,如何提升慢行交通的品质?《规划》提出,明确交通和休闲两类慢行需求,交通慢行需求结合自行车道和慢行走廊进行组织,休闲慢行需求结合山水格局、文化遗迹、公园绿地等进行组织。通过慢行系统的区分,逐步建成覆盖大亚湾区的绿色慢行系统。

根据《规划》,大亚湾将打造城市慢行空间和特色慢行廊道。根据大亚湾区部分老城区的实际情况,主要结合城市设计和城市改造梳理老城路网功能,完善公交服务体系;全面覆盖公共自行车系统,以衔接公交为主,完善慢行设施,打造城市慢行休闲空间。

大亚湾开发区拥有山、海、城、镇等独特风光,《规划》提出,选择在沿淡澳河、坪山河以及澳头、霞涌岸线等布设一批具有特色的滨河(滨海)慢行休闲廊道,建设慢行交通特色化示范道路,还原自行车、步行的出行空间,推动形成现代都市多元化绿色交通出行体系。

在公交场站方面,大亚湾公交专项规划场站选址共38处,其中公交枢纽3处、综合车场2处、首末站30处、保养场3个。“十四五”时期,大亚湾开发区将落实公交场站用地,加快推进公交场站的建设工作,确保公交场站的建设与大亚湾城市公交的发展相协调。

随着乡村振兴发展,对农村公路通行需求持续加大。大亚湾开发区将加强农村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结合农村产业、旅游节点布局,以打造“农村公路+”品牌、公路文化走廊、多彩旅游路为目标,完善农村公路服务设施布局,全面提升农村公路服务水。(●南方日报记者马发洲)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