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庆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促进精细农业高质高效发展

时间:2022-04-15 08:59:09来源:南方日报

日前,肇庆市人民政府发布印发《肇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肇庆要以发展精细农业、建设精美农村、培育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以“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高标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高水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乡村”为主要支撑,奋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农业强市和活力新乡村。

《规划》提出了哪些重要目标?规划了哪些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安排了多少重点任务?南方日报记者通过五大焦点关注,为你一一解读。

焦点1

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促进精细农业高质高效

高质量发展现代农业产业,是肇庆从农业大市迈向农业强市的关键所在。

《规划》提出,要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完善市场流通体系,以集群化发展促进全产业链融合,构建“跨区集群、一县多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布局。

在优化区域空间发展格局方面,肇庆将构建“三区一廊”农业农村总体发展布局。

具体来说,端州、鼎湖、高要、四会为都市农业发展先行区,重点打造都市菜篮子安全供应、现代休闲农业观光体验和农业信息服务三大中心。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则为生态农业发展提升区,重点建设优质稻、柑橘、蔬菜、畜禽、茶叶等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突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障功能。

肇庆高新区和肇庆新区则为农业科技创新核心区,以农业高新技术研发、农产品精深加工、农业合作创新为主攻方向。同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通过全域整治、示范带动、串点成线,构建肇庆生态宜居美丽乡村走廊。

在打造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围绕粮食、蔬菜、水果、畜禽、水产、南药等6大主导产业以及花卉、茶叶、油茶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着力建链延链补链强链,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现代化的种养殖体系、精深加工和市场流通体系,当好大湾区生态农场和“中央厨房”。

其中,肇庆将重点强化农副产品加工体系,培育壮大食品加工龙头企业,建设一批食品饮料、肉类深加工、南药加工生产基地,实施预制菜产业发展工程,进一步提升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肇庆还提出完善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以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为核心,“菜篮子”产品配送分中心、国家级肇庆南药市场、水产综合交易中心、封开县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重要节点,构建起“1+4”的区域农副产品流通体系。

此外,肇庆还将全面推进农业绿色转型,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等,通过支撑体系的健全促进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精细化转型,提升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水

焦点2

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建设生态宜居精美农村

高水建设宜居宜业宜游新乡村,是肇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农业强市和活力新乡村的重要支撑。

《规划》提出,要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连线连片打造具有肇庆特色的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营造文明乡风;培育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康养旅游等新业态,打造一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镇和精品路线,推动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变,建设成为具有岭南风韵、肇庆特色的活力新乡村。

在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上,肇庆将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推动农村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生态美丽宜居迈进。2025年,全市80%以上行政村达到省美丽宜居村标准,建成2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10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特色精品村100个。

同时,肇庆将围绕“四沿”地区,结合全域旅游示范和粤桂画廊建设,打造特色鲜明、内涵丰富的关键美丽圩镇和美丽乡村,形成鼎湖山水凤凰彩虹画廊、高要宋隆侨乡魅力白金龙、四会古邑碧道画廊、广宁江风竹韵和美画廊、德庆乡思花果长廊、封开贺江碧道画廊、怀集洺水稻花农情画廊等一批美丽乡村风貌示范带。统筹做好休闲农业精品园区、农业公园、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田园综合体、农业庄园规划布局,串点连线打造美丽乡村休闲旅游走廊。

此外,肇庆还将以县域为单元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完善“城乡互联”的城乡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实施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义务教育扩容提质等农村教育提升行动计划,大力补齐乡村民生短板。

焦点3

推进乡村人才振兴助力精勤农民全面发展

乡村要振兴,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规划》明确,要以培养精勤农民为主攻方向,培育新时代高素质农民,促进农民富裕富足,在全面发展中展现肇庆精勤农民的精神面貌。

一方面,肇庆将建立健全教育培训、评定管理、人才服务和政策扶持“四位一体”衔接配套的高素质农民培育体系,推进农民短期培训、职业培训和学历教育衔接贯通,大力推广“田间学校”“产学合作”“互联网+”等培训方式,有效提高乡村人才培训效果。

另一方面,肇庆将大力推进农民创新创业,加强对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的政策支持和指导服务,深入实施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行动。

同时,围绕发展农村健康产业、生态旅游、乡村共享经济、数字农业、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冷链物流、农村文化创意等新产业形态,规划建设一批农民创业创新园和农民创业创新见基地,积极搭建各类农民创业创新网络信息台、投资贸易台。

《规划》还提出,要促进农民就业和服务企业用工相结合,完善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健全经营增收机制,创新财产收入模式,全面提升农民收入水

焦点4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

在“十三五”期末,肇庆建档立卡贫困户37504户88204人全部实现脱贫,111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达标退出,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规划》要求,要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稳定落实好兜底救助类政策,切实抓好教育、医疗、住房、养老、饮水等普惠政策落实工作,确保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深化产业、就业、消费等帮扶措施,持续发展壮大扶贫产业,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多渠道开发公益岗位,促进农村弱劳力、半劳力人口就就地就业,稳定脱贫人口增收渠道。

在全面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方面,《规划》提出,把肇庆市88个乡镇作为乡村振兴支持重点,整合对口帮扶的省直中直驻粤单位、佛山市以及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力量等资源,开展“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科研力量”组团式帮扶,着力打造一批彰显肇庆特色的乡村振兴亮点样板,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全面发展。

同时,实施“千企兴千村”行动,完善企业参与乡村振兴的财政、金融、税费等支持政策,鼓励企业通过村企结对、村企共建、连片包镇等形式,积极参与乡村特色产业开发、消费帮扶协作、基础设施建设、乡村风貌提升、农村人才培养,大力培育发展镇村经济。

焦点5

加快重点领域改革创新激发农村发展潜力

在“十三五”期间,肇庆农业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基本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在全省率先整市基本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改革阶段任务,全市21023个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改革任务,完成率达98%;四会市作为2018年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改革经验被农业农村部列为改革典型进行全国推广。

为努力破除制约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障碍,《规划》表示,要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为推进全市农业农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撑。

根据《规划》,肇庆将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集体经营建设用地入市,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深化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此外,肇庆还将全面落实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有关政策,逐步统一农民工与城镇居民的低保、医保和养老保险标准,增强小城镇服务能力和吸纳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定居能力,完善城乡人才流动保障体系,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按照《规划》,至2025年底,肇庆要基本建立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城乡要素双向合理流动的制度通道基本打通,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取得重要成效,城乡基础设施加快互联互通,普惠公共服务加快并轨,初步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数读

肇庆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目标

“十四五”期间,全市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29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万吨以上,水果、蔬菜种植面积均在120万亩以上,南药种植面积稳定在140万亩以上,生猪出栏量达500万头以上、畜禽出栏量保持1亿羽以上。

力争创建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4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20个以上农业强镇和特色专业镇,150个以上农业特色专业村。

新增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3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0家,全市各级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00家以上,其中产值超10亿元以上的农业龙头企业达5家,上市农业企业2家以上。

美丽宜居村达标率达到80%以上,建成2个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县、10条美丽乡村精品旅游线路、100个特色精品村。全市农村公路等级公路比率达100%,具备通行条件的行政村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达100%。

新增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0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20家,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南方日报记者余秋亮)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