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化龙探索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新模式 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

时间:2022-07-08 08:12:18来源:南方日报

硬山顶,青砖墙。双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

日,在广州市番禺区化龙镇山门村,一座始建于明代,曾一度面临坍塌的古祠堂东城公祠,在经过修旧如旧的修缮后,焕发出新的风采,即将重新对外开放。

坚持保护优先,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年来,化龙镇大力推进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开展文化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让一大批文化遗产焕发了新活力、绽放了新风采,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注入了新的动能。

古祠堂始建于明代

位于番禺区化龙镇山门村上街74号的东城公祠始建于明代,是为纪念该村李氏之始祖李宗礼(1359—1432)的大儿子李东城而建,属房份祠堂。历经明清两代,先后经过两次大修,现在的祠堂是民国时期重修而成。

解放初期,这座祠堂曾被用做饭堂,后厅两侧厢房被用来饲养牲口;1989年改建成制衣厂;之后公祠空置无人使用,由村委管理维护。由于地处华南地区,气候潮湿,祠堂长期受雨水侵蚀风化,加之历史跨度长,缺乏定期保养与维护,造成部分瓦片脱落、坍塌,柱梁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裂、缺失,木檩条变形开裂,瓦面及内部长满青苔、杂草,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整体情况较差。

“前几年的一场台风后,公祠南廊庑还出现了严重坍塌。”山门村党总支副书记李富成表示,因为缺少资金,村里对修缮这个破败的祠堂一直是有心无力。

年来,化龙镇文体中心联合番禺区文物部门对东城公祠的修缮开展实地考察,邀请相关专家现场评估,结合祠堂的现状制定科学的修缮意见和建议。在区、镇的大力支持下,山门村自筹资金50万,总计筹集资金390多万元,对东城公祠进行了重修,并进行精细化管理与活化利用,做好祠堂建筑本体及周边环境的整体修缮和维护,最大限度保存其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

修缮后即将开放

日,记者来到东城公祠见到,曾经破败不堪的祠堂已经焕然一新。按照修旧如旧、原汁原味的原则,这座古建筑祠堂修缮之后,建筑主体仍为硬山顶,青砖墙,花岗岩墙基。头门人字封火山墙,前廊两次间建有花岗岩台基,大门两侧立抱鼓石,明间门额嵌木匾刻“东城公祠”。

祠堂前天井铺花岗岩条石,两侧为廊。两庑开八角形月门与中堂相接。后堂为双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祠堂前有一铺花岗岩的地塘,左右路建有钟鼓楼,以青云巷相隔,青云巷左匾刻“云龙”,右匾刻“风虎”。

专家介绍,东城公祠的石雕装饰和木雕梁架题材丰富,雕刻手法多样,祠堂的灰塑色彩丰富、神韵十足,有比较高的艺术价值,加上建筑格局历经数百年未发生破坏,为研究明清时期岭南地区的宗祠历史文化提供了丰富的信息。

李富成表示,修缮后的东城公祠将重新对村民开放,并结合乡村振兴工作,在祠堂开展一些创意活动,进一步丰富村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未来,这里将着力打造群众休闲娱乐聚集地与传统文化传播地,带领村民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由于地处学校附,东城公祠还计划依托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特色教学活动,让孩子们可以了解到自己宗族的历史,也可以接触到宝贵的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心。同时,东城公祠还将打造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按照修旧如旧、原汁原味的原则,通过做好祠堂保护、修复和活化工作,让古祠堂焕发生机。

探索活化利用新模式

据化龙镇相关人士介绍,年来,化龙镇联合区文物部门、村委多次投入资金修缮文物,对文物进行优化提升。除了东城公祠之外,还有屈氏大宗祠、沙路炮台、山门群庐、后山黄公祠等一大批文物都得到了保护。

对于敦和书院、后山公祠、草堂李氏大宗祠、许氏大宗祠等,化龙镇充分利用现有文物资源,将主要用作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展示厅、老人活动中心、长者饭堂等。

对于屈氏大宗祠,化龙镇则大力发掘和弘扬屈大均文化,全面修缮屈氏大宗祠,将宗祠打造为屈大均历史文化展厅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运用图、文、声、像、动画全方位综合表现手法及声、光、电和多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再现屈大均一生。

在沙路炮台,化龙镇从去年开始,将其打造成为遗址公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了观景台、红色印记、公厕,对周边绿化环境进行提升等;并对炮台周边原用于存放弹药、供士兵休息的3个库房活化利用,打造成为展厅。目前,沙路炮台已成为开展党史学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热门“打卡点”和运动健身休闲的好去处。今年,化龙还计划将沙路炮台打造成为AAA旅游景区。

该镇专门成立文物、历史文化建筑保护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制度、制定日常保护巡查制度,做好文物保护修缮、活化等工作。

该镇负责人表示,化龙将继续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与旅游、文创、乡村振兴等活化利用创新模式,全方位加强宣传推广,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绽放新风采。(南方日报记者刘怀宇 实生李琦儿)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