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布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广州市南沙新区(下称“南沙”)获批全国首批气候投融资试点资格。
在23个获批试点中,南沙很特殊。因为大部分试点地区是以生态环境部门牵头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而南沙则是唯一一个由生态环境和金融部门“双牵头”,来推动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区域。
气候投融资是什么,为何如此重要?南沙又何以在全国脱颖而出,成功获得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资格?
风头正劲,多地乘势而上
气候投融资试点是什么?
气候投融资是指为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和低碳发展目标,引导和促进更多资金投向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和融资活动,是绿色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民生息息相关的是,气候变化大背景下,极端天气愈加频繁地影响全球城市,多地高温让民众很难适应。
而气候投融资的支持范围就包括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两方面。
减缓气候变化包括调整产业结构、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优化能源结构等;适应则包括提高农业、水资源、林业和生态系统、海洋、气象、防灾减灾救灾等重点领域适应能力。
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会同多部委联合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气候投融资的定义和支持范围。这是我国首个专门的气候投融资政策文件,也是我国宣布“双碳”目标以来的首个落实与推进文件。
2021年12月,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印发《关于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附有《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一出,多个城市在其政策性文件中也显露出竞逐气候投融资“新赛道”的意愿。
重庆在其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推进气候投融资试点”。2022年5月,《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草案)》公开征求意见,也提及开展气候投融资试点工作。
气候投融资试点为何如此重要?
关键词是碳达峰碳中和。
《方案》提到,地方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气候资金需求和供给矛盾普遍突出。
但是,当前地方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意识相对薄弱,气候投融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相关政策暂未形成系统响应,专业队伍和人才储备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考核和激励机制。
面对这样的情况,亟需加快开展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的、强化各类资金有序投入的政策环境为重点的气候投融资试点。
试点可以探索差异化的投融资模式、组织形式、服务方式和管理制度,通过有效抑制地方高碳投资、创新激励约束机制和资金安排的联动机制,切实发挥“降碳”的引领和倒逼作用,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南沙脱颖而出
为何会选中南沙?
南沙开发区金融工作局副局长李景泰介绍,自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等部委印发《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以来,南沙便开始在平台和产品创新、规则机制交流等方面探索气候投融资创新工作,这为南沙获得试点资格打下了基础。
比如,南沙建设了“交易、融资、研学”三位一体气候投融资服务体系,多个“首个”落地:全国首家气候投融资特色银行支行、首个绿色融资租赁线上平台、首个碳中和融资租赁服务平台及碳资产管理公司等创新机构,探索创新绿色低碳融资机制。
同时,南沙是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同时也是广东自贸试验区三个片区之一,开展气候投融资工作,在支持产业转型升级、自身资源禀赋、发展跨境金融都具有独特优势。
“南沙具备打造气候投融资高地先发优势,‘1+1+10+N’产业政策体系及‘四链’融合政策体系均给予气候投融资机构发展提供全国领先的支持力度。”李景泰说,截至目前,南沙已累计兑现企业和人才奖励超150亿元,其中,1.5万名高管、骨干人才获奖励超18亿元,南沙正探索把更多气候投融资机构和业务纳入扶持范围,积极争取适用专项税率政策征收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此次试点共23个,分布在19个省份,可谓是“满天星”式分布。在“满天星”中,南沙有何优势?
相比于其他试点地区,南沙显得有些特殊,其试点工作是由生态环境部门和金融部门“双牵头”推动。
“很重要的一点是,南沙试点是由地方的金融局和生态环境局双牵头的,这是在所有试点城市里唯一的一个。这表明在产业结构调整、降碳增绿、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等方面,更容易形成政策合力,能从多方面整合有效资源,更加有力推动地区工作完成。”中诚信绿金政府与金融机构事业部咨询部总经理黄学静说。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委会常委、教授梁希在此前接受采访时也提到,气候投融资试点对于国家部门和试点城市都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不能简单依赖一两项具体政策释放实惠,需要通过长期经营逐步形成更强的政策合力。
从大湾区的层面看,南沙空间更大。
南沙已经建立了粤港澳常态化气候投融资合作机制。依托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与港澳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共建粤港澳三地绿色金融合作事项清单。与香港品质保证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适用南沙的“绿色金融认证计划”和“减碳认证”,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标准互认。
试点将带来什么?
气候投融资试点最直接的利好无疑是将为气候变化领域带来更多投资,吸引更多企业和项目。
在黄学静看来,获批试点后,广州有了“双身份”,既是全国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又是成为气候投融资试点所在地,未来将会有更多政策和积极措施出台,激发更多金融机构积极投入气候投资领域。
“气候投融资试点的确立,可以预见绿色企业落户配套、金融配套、产业投资激励等一系列气候投融资促进措施将接踵而来。”中国建设银行广东自贸试验区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江涛表示,试点将通过3—5年努力,基本形成有利于气候投融资发展的政策环境,培育一批气候友好型市场主体,探索一批气候投融资发展模式,打造若干个气候投融资国际合作平台,使资金、人才、技术等各类要素资源向气候投融资领域充分聚集。
根据中金研究院对绿色投资需求结构的预测,2031—2060年信贷的比例为60%,股权投资的比例为30%,但当前的绿色投资资本工具中,信贷独大,占比达到90%,而股权投资占比仅3%。
“根据摸查,南沙目前普遍存在绿色信贷占较大比例的现象,绿色金融业务过于集中在银行机构,参与主体过于单一,以多种金融工具组合支持绿色发展的模式有待创新。”李景泰说,气候投融资刚好能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相较于绿色金融,气候投融资能有效引导民间投资,为气候友好型项目提供高效、便利和多样化的资金渠道,并对绿色金融的业务范围进行了补充,如目前南沙开展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不属于绿色金融支持范围,但属于气候投融资支持范围。
试点的获批也为金融机构进行气候投融资产品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
“信贷资金将侧重于投向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和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领域,搭建日益丰富的气候投融资金融产品服务体系。”江涛介绍,中国建设银行广东自贸试验区分行将打造特色化产品,围绕节能减排,该行将探索碳减排客户行业属性及实际需求,积极拓展资产证券化、气候债券业务,加强碳中和供应链、支付结算等产品创新;围绕新型押品特征,探索碳排放权质押、环境权益回购、排污权等金融产品创新;围绕区域特色资源,积极探索跨境“碳中和”等产品,促进与港澳气候投融资市场互联互通和应对气候变化产品互认。
今年6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下称《南沙方案》)印发。
“在这一大背景下,以气候投融资试点为题,结合《南沙方案》重点任务的落地,我们能就气候投融资工作与香港、澳门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大胆探索粤港澳大湾区气候投融资发展路径,高效打通资金跨境流通循环渠道。”李景泰表示,南沙将通过气候投融资试点吸引境内外气候友好型产业落户南沙,同时引导和促进境外各类低成本资金投资南沙乃至大湾区的气候友好型项目。瞄准全国甚至全球绿色金融大舞台,南沙正在气候变化这一新课题中施展拳脚。(●南方日报记者吴雨伦柳时强见习记者王一晴实习生季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