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学期更加重视“体教融合”

时间:2020-09-08 11:21:37来源:人民日报

在体育与教育之间搭建通道,助力孩子完成成长这场长跑,还需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携手、务实努力

最近,中小学迎来开学季。新学期体育课该怎么上,成为不少家长关心的问题。前不久,教育部就今年全国两会《关于出台刚性措施强化青少年体育教育的提案》做出答复,从保证锻炼时间、丰富活动形式、完善保障措施、健全考核机制等方面,对青少年体育教育工作进行说明。这组提案与答复,回应了公众关切,有利于加强青少年体育教育,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

“德智体美劳”,体育向来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成绩斐然。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启动,“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广泛传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牵挂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叮嘱少年儿童要注意加强体育锻炼,家庭、学校、社会都要为少年儿童增强体魄创造条件,让他们像小树那样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材。

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今年4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此次教育部对提案进行答复,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1小时,严禁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提高体育教育的权重、弘扬体育教育的价值,是新时期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的必然要求。

事实上,许多孩子成为“小眼镜”“小胖墩”,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缺乏体育锻炼。一些地方的校园体育,往往“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存在课程课时不足、活动组织滞后、场地设施短缺、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体育与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尚未真正有机融合。

体育之于成长的价值,在于让孩子学会如何在规则约束下赢,也学会如何正确得体地面对输,更在于通过掌握技能、养成习惯、提高意识的体育终身教育,全面发展体质、才智和意志并将之融合为一体,加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生命的热爱。在体育与教育之间搭建通道,助力孩子完成成长这场长跑,还需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携手、务实努力,既夯实硬件的“基石”,也填平认知的“洼地”。帮助孩子提高参与体育运动、接受体育终身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有益于他们更好健康成长。

现代奥林匹克将体育视为生活哲学,历代教育工作者将体育视为人格培育。读书之于心灵、运动之于身体,教育对于人的影响,往往伴随终生。新学期开启之际给予体育课格外关注,其实也寄托着人们的期待:面向未来,孩子们都能拥有更多运动场地,都能拥有强健体魄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