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评价体系是影响学校体育走向的关键

时间:2020-10-21 10:38:55来源:工人日报

北京教育考试院日前发布消息,从2021年起,北京市中招(中考)体育与健康学科过程性考核成绩将实行新方案:满分10分不变,在原有学习态度和学业水平考核基础上,新增体质健康分(满分为1分)。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其中明确提出,体育科目将被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范围,同时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办法,科学确定并逐步提高分值。北京体育中考的考核改革,无疑是贯彻落实《意见》的一次积极实践。

中办国办此次出台的《意见》,就如何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并阐明了中长期工作目标:到2022年,配齐配强体育教师,开齐开足体育课,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学校体育工作制度机制更加健全,教学、训练、竞赛体系普遍建立,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育人成效显著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素养明显提升;到2035年,基本形成多样化、现代化、高质量的学校体育教育体系。

根据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等部门的相关调查显示,近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校体育工作注重顶层设计的开创性与脚踏实地的可行性相结合,实现顶层设计开拓与基层探索创新的良性互动,推动学校体育不断改革发展创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合格率不断提升。

不过,困扰我国学校体育进一步向前向好发展的短板依然突出。

“目前国家对青少年体育投入力度很大,但学校体育仍然是教育的一个明显短板,学生身体素质仍然是综合素质里的薄弱环节。”近年来一直积极倡导“体育入高考”的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宗平,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王宗平对于现阶段学校体育课的现状有一个形象总结:文件里很重要、平日里被挤掉、升学时被砍掉。“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教育评价导向有待改变。要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的顽症,从根本上解决教育评价指挥棒的问题。”

着力解决体育课被挤占等学校体育开展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正是此次《意见》出台的初衷所在。

对于体育课如何开展的问题,《意见》有明确规定:要求各地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严格落实学校体育课程刚性要求;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阶段学校课程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鼓励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高等教育阶段学校要将体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体质健康达标、修满体育学分方可毕业等。

如何改变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评价导向,近年来一直是业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对此,《意见》专门就如何发挥评价指挥棒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具体举措:一是推进学校体育评价改革;二是完善体育教师岗位评价,畅通体育教师职业发展通道;三是健全教育督导评价体系。

对于学校体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师资、场地、器材等条件保障方面的不足,此次出台的《意见》同样有具体可行的明确规定。

例如针对体育教育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意见》要求各地加大力度配齐中小学体育教师,在大中小学设立专(兼)职教练员岗位,建立聘用优秀退役运动员为体育教师或教练员制度等。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加强组织保障是确保将《意见》落到实处的根本。”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相关职能部门要在组织领导,制度保障,经费保障,氛围营造等方面切实促进学校体育发展。

关键词: 最高鸡密快餐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