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电影局、中国科协印发《关于促进科幻电影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10条政策、措施,要将科幻电影打造成国产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新动能,一时间点燃了电影人的科幻片创作热情。扶持政策要落地见效,自有一套产业逻辑,国产科幻片要成为电影产业新增长点,需要解决几个问题。
从创作层面而言,要解决创作指导思想明晰、提升想象力、提高思想性的问题。长期以来,绝大部分国产片是历史和现实题材。历史题材的泛动作类影片一度在新世纪之初的数年时间内成为热门项目,也曾经是输出海外的首选题材和类型。但观众很快产生了审美疲劳,因为历史故事不接地气,难以引发共鸣,不是观众“主食”。之后现实题材的类型片或非类型片成为国内市场主流。到2020年为止,现实题材电影创作在艺术创新度、票房纪录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尤其以《我不是药神》《少年的你》《战狼2》等优秀电影为代表性成果。但这三部影片的艺术水平高于国产片平均水平,而且成功经验不易复制。面对这样的创作困局,科幻片是另一条生路。恰好《流浪地球》为同行树立了一个标杆。奇异的未来世界,中国化的价值观和情感,硬科幻的强情节,绚烂的视听效果,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都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影人继续探索科幻片的信心。实际上,科幻片既可以合理超脱现实,还可以解放想象力,虚构“以未来喻当代”的故事或创造出独特的未来故事;还可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还可以以中国人为代表,反思面对更高级文明时人类的弱点,反衬人类的信心和勇气。更重要的是,科幻片也可以承载和表达深刻的思想。前景是美好的,但创作终究是靠人才的,科幻编剧导演人才的培养,是当务之急,也是长期任务。
从产业层面看,2019年中国国内市场票房达642.66亿元,距离北美市场114亿美元的差距已经不大。但是我国电影的全球收入,比美国的还有很大差距。所谓电影强国,不仅仅要有强大的本土电影市场,还要在国际市场上拥有相当的市场份额、艺术标准影响力和相应的话语权。美国横扫世界电影市场的主打类型是科幻片、动画片、泛动作片。这三类影片的共同点,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展示电影视听效果,创造视听奇观,还可以展开强情节,塑造可吸引跨文化观众的迷人角色。反观我国市场,流行的是喜剧、爱情、犯罪、动作等受国内观众喜爱的类型,除了单兵突进的《流浪地球》,科幻片仅是偶尔露头,尚未成为市场主流。我们要建设电影强国,中国电影要大规模走向国际市场,科幻片短板一定要补齐。
从制作技术层面看,科幻片对电影技术要求极高。电影制作技术的关键,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影特效底层核心技术和平台工具,建立电影特效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工业化制作流程,推进云计算、超级计算、智能科学在电影制作中的应用。从2020年的情况看,国内即使是最好的后期制作公司,也不得不依赖国外软件和算法,而且整个行业的流程和标准缺少规范。其实在图形影像技术方面,国内一些科研院所和高校已经有一定积累,但尚未形成与电影界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如今国家大力扶持科幻片,相信可以在短期内促成合作,催生先进制作技术。以科幻片带动进行技术突破,促进中国电影整体制作技术水准的提升。
科幻片要成为中国电影新的增长点,需要解决的问题不少。电影人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