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在刚刚过去的双11中熬夜争当“尾款人”的“剁手党”而言,双11过后无疑应该是收获成果的时间:一件件双11下单的包裹陆续送到,让“尾款人”体验了拆包裹带来的快乐。但是作为一年一度的全民消费盛宴,双11带来的除了不断破纪录的消费数字外,同样也带来了不同角度的“回响”,让外界看到双11带来的“繁荣”背后的种种问题。
乱象一
直播带货交易数据“注水”
据南方日报记者整理数据发现,在今年双11,淘宝平台上有3亿人看过直播,京东大数据显示,零点过后仅6秒,京东直播带货就破亿元。在苏宁易购方面,张艺兴、贾乃亮在双11当天参与的超级买手直播间,全场带货总金额1.6亿元。来自百度的数据显示,双11黄金类直播单场流水平均突破千万元,单场成交量最高达到1200万元,创下带货单场新纪录……
这些耀眼的数据无疑代表了电商直播市场的火爆,但是也开始呈现电商直播的另一面。日前,包括“李雪琴带货靠刷单”“汪涵带货疑似造假刷单”等的话题开始引发社会关注,也将直播造假现象推向了风口浪尖。据网络中流传的朋友圈截图显示,11月6日汪涵“顺德专场直播”中,有商家缴纳10万元开播费后,当天成交1323台,退款1012台,退款率高达76.4%。而且其他商家也有类似遭遇,导致店铺收到了平台虚假交易警告。此外也有消息称,李雪琴直播间涌入的311万观众中只有不到11万是真实的,直播间内互动的大部分都是虚假的“机器人”,超过300万的粉丝和大量互动的网友都是通过刷单来“捧场”的。在业内人士看来,直播数据造假除了对行业生态造成影响外,更重要的是会对消费者带来误导,也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权益。
就在今年双11后,针对目前直播带货数据“注水”的现象,国家网信办就发布了《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稿规定,直播间运营者、直播营销人员从事互联网直播营销信息内容服务,不得发布虚假信息,欺骗、误导用户;不得虚构或者篡改关注度、浏览量、点赞量、交易量等数据造假;此外,直播营销平台应当防范和制止违法广告、价格欺诈等侵害用户权益的行为,以显著方式警示用户平台外私下交易等行为的风险。
乱象二
快递公司泄露客户信息
每年双11最耀眼的数字,除了是总成交量外,快递送达的时间也是一个代表着行业不断发展,快捷高效的配送不仅成为了双11对物流体系的一次检验,同时也是消费者在双11消费的购物体验的提升,但是在消费者开心的收包裹拆包裹的同时,来自物流体系的信息泄露和不法分子的乘虚而入,则让不少消费者未必能够真的放心收下包裹。
当各位双11下了单的“尾款人”打开微信,发现有一个自称“XX速递”的“快递小哥”要加你微信,且是通过名片分享添加的而且自称你的快递包裹到了,但电话打不通,无法联系送快递。对于不少等着收快递的消费者而言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通过这个“快递小哥”进一步了解自己的快递是个什么情况。
但是当加上好友后,这位“快递小哥”会询问快件是否送达,送货员是否打过电话,并告知“你有个快递已丢失”。紧接着消费者会接到一个自称是快递总公司的电话,并告诉消费者快递丢了可以双倍赔偿。这时到了关键环节:“快递小哥”会发送一个二维码给消费者,并让其按照自己说的方法进行一连串操作。消费者扫码后,手机页面会跳转到一个与支付宝十分相似的登录页面,上面需要填写支付宝账号、银行卡号和密码,等这些步骤完后,消费者卡上的钱立刻被转走。
据悉,这是在双11后全国多地最常出现的一种利用快递包裹信息进行诈骗的方式。日前圆通快递就被爆出双11期间泄露了超过40万条的快递信息,造成了大量的“尾款人”的个人信息暴露。
警方就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如遇“假快递员”“假客服”主动来电要求配合进行赔偿,需提高警惕,建议通过官方客服平台或电话进行核查。此外不要直接给所谓“客服”的账户打款,也不要随意点击或者扫描“客服”发来的不明链接和二维码,验证码不要交给其他人。如果遇到可疑情况,及时拨打110报警!
乱象三
电商先提价再折价
作为一次“超长待机”的双11,庞大的“尾款人”群体无疑是今年双11的一大特征,而造成“尾款人”出现的原因无非是来自复杂的玩法和要拼网速的购买方式。对于不少抢到心仪商品和优惠折扣的消费者而言,无疑成了当天整条街最靓的“仔”一般,认为自己“抢到就是赚到”了,但是其实在双11后不少消费者发现,双11没有抢到的心仪商品和折扣,也未必是吃亏。
消费者程先生在双11后就向南方日报记者吐槽了他在双11期间抢购后的烦心事。据程先生介绍,今年双11他的购物车加了一台心仪已久的扫地机器人,在电商平台上早早选好后放进购物车等待11日下单,而在蹲点付款后,程先生被客服告知产品正处于缺货的状态,会在到货后再发货,但是由于平台对商家有发货时间限制,所以会先通过“空”包裹发货,随后等待到货后再将产品寄送给程先生。对于这样的情况程先生虽然略感失望但是也只能接受,在双11后的一周才收到了自己抢购的扫地机器人。但是程先生再浏览商家页面时意外发现,同款的扫地机器人产品比他在双11抢购时已经降价了400元,而自己双11蹲点抢购竟然还吃亏了。虽然在联系商家后,商家承诺可以退回差价,但是程先生对于商家们在双11采取的“套路”可谓极其不满:“即使补回差价,那也代表着双11打出来的所谓限时特价是虚假的,而且还浪费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据南方日报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双11前,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就公布了《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涵盖有奖销售、价格、免费试用等促销方式,自今年12月起施行。暂行规定对虚假促销、不履行优惠承诺、巨奖销售等行为明确了相关的监管原则,规范经营者促销行为,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商“先提价再折价”误导和欺骗了消费者,严重扰乱网络市场秩序,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而市场监管总局出台《规范促销行为暂行规定》则弥补了法律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