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航天医学专委会主办、航天中心医院承办的中国航天日学术沙龙活动成功举办,该活动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主题为“服务航天强国 助力健康中国”。
据了解,此次学术沙龙活动围绕航天医学及医学技术研究的先进理论及成果展开讨论,将对航天医学领域的探索起到重要的启迪和指引作用,为后续的交流与合作打下坚实基础,更好地促进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
航天医科总经理、航天中心医院院长杜继臣表示,近年来,航天中心医院深入开展航天医学与医工结合领域的研究与转化工作,牵头组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航天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了航天医学中心、航天医学科技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高校深度合作,努力打造国内航天医学研究高地,提升我国航天医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此次学术研讨,将进一步促进航天医学与医学技术领域的交流,进一步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发展。
航天医科董事长、党委书记陈仕俗表示,航天医科致力于中国医疗健康科技产业的升级创新发展,以“立足航天,服务社会”为宗旨,树立医疗健康科技行业的航天品牌,形成了医院诊疗、医学科技、健康服务、互联网医院的“3+1”产业布局,医学科技是航天医科“3+1”业务板块的重要方面,航天医学与医工结合更是医学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方向。他表示,后续工作中,航天医科将继续加大对航天医学研究与转化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科技自主创新,优化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促进高质量科技创新成果产出,为航天强国与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学术交流环节,国际宇航科学院学术委员会生命科学领域副主席、北京理工大学邓玉林教授讲授了空间生命科学的现状与发展,解析空间生命科学研究前沿发展态势。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技术研究院院长韩鸿宾教授讲授了失重脑保护新技术与新理论,指明了航天员脑保护研究全新方向。航天科工二院206所副总师、成果转化首席科学家孙磊的交流主题是“产品研发与成果转化”,介绍了医疗产品研发与成果转化的丰硕成果,总结提炼多种医工结合成果转化模式。
航天医学中心自去年成立以来,聚焦航天医学领域研究前沿,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研究。中国航天日学术沙龙活动中汇报的两项学术成果均来自航天医学中心研究团队。航天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航天医学中心办公室副主任杨静首先汇报了失重脑功能研究,探索了失重条件下神经系统认知、免疫功能变化及机制,为航天员失重损伤防护提供了研究支撑。航天医学中心研究员牛田野汇报了航天便携CT设计与研制,介绍空间CT设备实现小型化、高分辨成像的理论与技术。(科技日报记者 付毅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