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总部位于珠海的炬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炬芯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成为珠海第42家上市企业。截至12月1日15时收盘,炬芯科技股价为70.9元,较发行价涨幅达64.96%,总市值达86.5亿元。
今年以来,珠海企业在资本市场表现亮眼。截至11月底,年内已有5家企业成功上市,新增上市企业数量创下历年新高。其中炬芯科技与珠海冠宇成功登陆科创板,安联锐视登陆创业板,拾比佰登陆北交所,美佳音控股登陆港交所。
记者梳理发现,今年新增的5家上市企业,科技创新的“浓度”都较高。炬芯科技与珠海冠宇,更是同属首批“珠海市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独角兽企业)培育库”入库企业。
从产业分布来看,5家新增上市企业中,炬芯科技与美佳音控股均属集成电路产业,也展现了珠海集成电路产业的活力与实力。
1研发费用过亿元,研发人员占比超七成
作为一家低功耗系统级芯片设计厂商,炬芯科技主营业务为中高端智能音频SoC芯片的研发、设计及销售,专注于为无线音频、智能穿戴及智能交互等和音频相关的智慧物联网领域提供专业集成芯片,并已逐步实现相关芯片领域的国产替代。
根据日本市场研究机构TSR(TechnoSystemsResearch)于2021年5月出具的研究报告推算,2020年中高端蓝牙音箱芯片市场的市占率排名前三位分别是高通(CSR)、炬芯科技和联发科(络达)。
2018年至2021年6月,炬芯科技分别实现年营业收入34609.48万元、36120.75万元、41041.67万元和24663.61万元,收入规模呈快速增长趋势。
这背后,炬芯科技研发投入也一直保持着高位增长。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炬芯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1.09亿元、1.11亿元、1.17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31.48%、30.73%、28.48%,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截至2021年6月末,炬芯科技研发人员占比达71.38%,在全球拥有专利共268项,其中在中国大陆获得238项,包括发明206项、实用新型16项、外观设计16项,已进入众多终端品牌的供应链。此外,公司还成功进入三诺、奋达、通力等业界知名的ODM、OEM厂商的供应链体系。
此次,炬芯科技募集资金总额约13.1亿元。其中,募投项目“智能蓝牙音频芯片升级及产业化项目”将对公司现有智能蓝牙音频产品升级,并开发出新型产品,不断提升细分领域的市占率和竞争力;“面向穿戴和IoT领域的超低功耗MCU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着力于打造新的业绩增长点;“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项目”将从新一代通信技术及智能语音角度出发,探索芯片功能的更多可能性。
2聚焦“硬科技”,独角兽入库企业总体估值近1500亿元
当前,科创板已经成为国内优秀科技创新企业的竞技舞台,融通科技、资本与实业的血脉枢纽。从珠海冠宇到炬芯科技,珠海的“准独角兽企业”们正向科创板发起猛烈攻势。
2018年,珠海市政府印发实施《关于培育引进前沿产业独角兽企业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围绕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按照独角兽企业、独角兽潜力企业、独角兽种子企业三个层级建立了独角兽企业培育库。
其中,独角兽企业是指估值超过10亿美元(或60亿元以上),获得私募、创业投资且尚未IPO上市的企业;独角兽潜力企业是指估值超过1亿美元(或6亿元以上),获得私募、创业投资且尚未IPO上市的企业;独角兽种子企业是指在珠海优先发展的未来产业领域,掌握前沿技术或颠覆性技术,成长速度快、创新能力强、专业领域新、发展潜力大且尚未IPO上市的科技型企业。
据珠海市科创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三年持续性挖掘,目前珠海共遴选出107家入库企业,其中独角兽企业9家,独角兽潜力企业21家,独角兽种子企业77家。市区联动拨付1.82亿元研发启动金,支持企业自主选题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攻关。同时,鼓励入库企业聚焦“硬科技”,打造技术硬实力,瞄准进口替代,打破国外垄断,积极参与国家、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以及市级产业核心和关键技术攻关专项。
目前,入库企业中共有1家、9家、22家分别获得国家、省、市项目1项、10项、22项,获得支持金额分别达926万元、11100万元、5100万元。此外,10家入库企业承担省级疫情防治科研项目、市级科技应急攻关专项11个项目,获得超500万元支持,在诊断试剂、疫苗、抗体药物、疫情防控先进适用技术等方面的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经过培育,入库企业在市场估值、营收规模、盈利水平、融资能力、研发投入、税收贡献等方面表现突出,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上述负责人介绍,如今入库企业总体估值近1500亿元,平均估值约14亿元,融资总额283.28亿元,总体营收达270.17亿元;研发资金合计42.9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投入研发费用4125万元,研发投入强度高达15.9%,显著高于全市同期水平;合计拥有有效专利5304件,拥有发明专利2288件。
同时,入库企业也成为珠企布局资本市场的“排头兵”。最新数据显示,入库企业中已有2家企业在科创板上市,2家企业进入上市排队期,1家企业进入广东证监局辅导阶段。
“未来我们还将继续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培育和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成长速度快、能够引领和支撑产业发展的独角兽企业。”上述负责人介绍,珠海市科技创新局正在打造培育引进前沿产业独角兽企业的若干政策升级版,将围绕科技型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给予分阶段分类支持,着重以入库企业获得市场评价和认可为导向,进一步夯实独角兽企业培育库,构建全方位支持保障体系,打造一流创新创业生态。
3与领先优势加速互补,发力千亿产业梦
随着炬芯科技的加入,珠海境内外上市的集成电路产业相关企业增至6家,包括全志科技、纳思达、欧比特、美佳音控股,以及今年新涉足芯片领域的光库科技。
这是珠海集成电路产业的新起点。
历经20余年发展,珠海在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江湖中早已占得一席之地,产业优势明显。数据显示,2020年珠海集成电路产业规模为93.1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8.49%,近十年增长近9倍。其中,集成电路设计产业规模为83.3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3.54%,位居广东省第二位,全国第九位。
截至2020年底,珠海市注册并正常经营的集成电路企业为125家,集成电路产业从业人员达到5825人,同比增长19.02%。2020年,全行业年度研发经费总支出13.94亿元,同比增长12.78%,研发投入强度达14.97%。
从产业链的分布来看,IC设计业是珠海的优势所在。代表企业包括炬芯科技、全志科技、杰理科技、亿智电子、中星微、博雅科技、一微半导体等,主要涉及消费电子、智能穿戴、安防监控、打印芯片、航空航天等领域。
在关键材料及零部件领域,英诺赛科是全球领先的第三代半导体生产厂商,并已建成中国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外延与芯片大规模量产生产线;鼎泰芯源走在国内磷化铟晶圆市场的前列。
在封装测试领域,越亚半导体在全球手机射频芯片封装基板市场占有率居前三位,打破了国外高端IC封装基板厂商垄断市场的局面;珠海中芯集成电路年加工晶圆能力约为15万片。
在集成电路设备领域,长园半导体设备(珠海)有限公司致力于提供中国芯片封装设备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半导体封装设备、光通信设备、光电测试系统等。
按照目标,到2025年,珠海集成电路产业集群规模达到1000亿元,成为推动珠海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支柱产业。
但从“百亿”到“千亿”,珠海仍然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当前,中国集成电路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正在重构。对于城市来说,珠海的设计优势如何与广州制造应用、深圳科技创新、香港国际经验、澳门领先科研优势加速互补,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
而对于身处其中的企业来说,如何进一步扩大规模,如何保持长久竞争力,则是龙头企业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借助资本市场加快发展,夯实芯片设计业基底,珠海到了关键时刻。(●南方日报记者沈梦怡何康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