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老龄社会步伐不断加快,长者服务是为群众谋福祉的事业。“十四五”以来,为建设更有品质的幸福惠城,全区各级长者服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回应群众关切,深入履行民生保障,提供优质长者服务,推动长者事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惠城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陶发琴上线惠城区政府官网“市民连线”节目时介绍,为有效提升长者社区养老的体验感,提升长者服务机构管理效率,惠城区加强了长者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目前该平台正在试运营。未来,惠城将以点带面,在具备条件的社区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试点,不断扩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面,惠及更多有养老服务需求的长者。
惠城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提高2.25个百分点
“老龄化”是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公布以后,公众热议度比较高的一个话题。统计数据显示,与十年前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惠城区的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了2.25个百分点,达到10.20%,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提高了1.42个百分点,达到6.92%。
惠城老龄化的比重比往年有所提高,不过有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工作做在了前面。惠城区的适老化改造项目自2021年起开展,按照“一户一策”原则量身制订改造方案。聚焦长者生活安全,重点围绕“如厕洗澡安全,室内行走便利,居家环境改善,智能监测跟进,辅助器具适配”五个方面功能,通过对地面、门、卧室、如厕洗浴设备、物理环境以及老年用品配置等施工改造服务,改善长者生活环境。经过两年的努力,全区已完成350户困难长者家庭改造,有效提升了长者自理能力和居家生活品质,得到了长者家庭的高度评价。
“惠城区老龄化总体情况相比全国平均水平较轻,但区域差异明显。”陶发琴介绍,各镇(街道)中,芦洲镇的老龄化程度最高,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达到22.14%和16.58%。针对区域老龄化差异较大的问题,惠城今年将着重对芦洲镇的困难长者群体提供适老化改造服务,回应困难长者对于改善居住环境的迫切需求。具体来说,今年针对芦洲镇的适老化改造主要聚焦于特困、低保、低收入、高龄失能等长者家庭的需求。
此外,今年惠城还计划在桥西、水口、马安、三栋、汝湖等老年化程度较高的镇(街道)开展适老化改造项目。
打造“一中心多站点”
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尊老爱老敬老,彰显城市文明新风尚。2021年,惠城区水口街道下源村在各级长者服务部门指导创建下,获得了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荣誉。近年来,惠城积极探索开展试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把长者服务送到百姓家门口,开启了惠城社区嵌入式长者居家养老新模式。
特别是2020年起,惠城区老旧小区“惠民空间”微改造启动,打造“长者之家”和“健康之家”,把长者服务和居家医养结合送到百姓家门口,改善老旧小区养老环境,提升长者幸福感和获得感。通过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模式,服务团队开展助医助行、休闲娱乐、学习教育、心灵慰藉、关怀支持、资源链接和转介服务等,把健康长者“引出来”,把失能长者“护起来”,把独居长者“访起来”,把困难长者“顾起来”。该项目得到了民政部的充分肯定。目前,已建成并投入运营的长者之家有12个,另有10个长者之家正在建设中。截至2021年12月,共开展了茶话会、健康讲座、义诊、隔代亲子等活动550余场,服务长者约1.2万人次。
“过去,惠城区的居家养老服务呈现碎片化的状态,资源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利用效率不够高,服务不够专业。”陶发琴说,如今,打造“一中心多站点”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惠城正力图破解这种局面。所谓“一中心”即“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多站点”即(村)社区长者服务站。通过合理布局“中心”,整合新建小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和各类闲置用房等资源,完善“站点”建设,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运营,打造具有惠城特点的规模化、市场化、连锁化、品牌化的“一中心多站点”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此外,惠城今年加强了长者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主要在“长者之家”、长者服务站铺开使用。“目前,长者服务信息平台主体已经做好,正在试运营中。”陶发琴说。
通过长者服务信息平台,主要实现两方面的成效:一方面是提升社区服务的高效性,由站点社工指导辖区长者使用手机客户端,通过信息平台,发布健康教育、公益活动等咨询,让长者及时了解站点的活动动态;有服务需求的长者还能在平台上发布微心愿,通过资源对接,实现社区志愿互助等,有效提升长者社区养老的体验感。另一方面是提升管理效率,通过信息平台,民政部门可以及时掌握“长者之家”、长者服务站的运营状态,实现动态管理;同时,对辖区长者信息数据的分析,了解辖区长者年龄结构、文娱爱好、基本健康状况、日常生活需求等,为政府科学制定服务政策,提供一手资料,实现了区长者服务的精准、高效。
鼓励社会力量
参与养老服务市场运作
聚焦解决老年人养老最紧迫的问题,回顾过往,惠城区服务亮点纷呈、长者幸福感显著提升,未来,惠城区长者服务将如何继续发展呢?陶发琴介绍,要把握好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整合资源、融合发展,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四个原则。
其中,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政策支撑作用,认真履行规划引导、政策扶持、行业监管、保障服务、公共资源等方面的职责,加大准入、资金、金融、财税、土地等方面政策辅助力度,结合社会治理创新,突破长者服务行业发展的障碍和瓶颈。
同时,通过财政补贴、公私合营、特许经营、政策扶持等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市场运作,积极培育养老服务市场,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供给。
在提升资源利用水平方面,整合各类长者服务场所及各类闲置用房等资源,实现养老服务与其他基本公共服务协调发展。引导为老服务社工组织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的专业化服务向社区和家庭延伸,推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与机构养老服务、医疗服务融合发展。
未来,惠城在具备条件的社区探索开展多种形式试点,总结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具有示范性的典型经验,面向全区有计划、有步骤推广。扩大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覆盖面,在确保政府“兜底线、保基本”的前提下,惠及更多有养老服务需求的长者。
■焦点问答
惠城区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陶发琴:
提升惠城长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上线“市民连线”期间,不少网友发来提问,陶发琴一一作了解答。
网友:惠城区今年对区内的长者服务工作体制机制进行了调整,这对老年人服务工作有影响吗?
陶发琴:机构单位在政府工作中不时会进行调整,目的是为了适应实际工作需要,达到更好的工作效果。今年,惠城区根据惠州市机构改革精神,结合区里的实际,对长者服务机构进行了相应调整,将长者服务中心划为区民政局下属事业单位。调整以后,一是没有减少已制定的长者政策,长者朋友可以继续享受长者服务卡、银龄安康等已有优待;二是资源整合后使得长者服务工作开展更高效,我们将继续大力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创新,把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有效衔接,积极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提供更有品质的长者服务,提升惠城长者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网友:惠城区有哪些养老机构?
陶发琴:目前,惠城区民政局管辖内,已登记备案的养老机构共24家,包括区级综合福利院1家,公办镇级敬老院8家,民办养老机构15家。全区的养老机构数量位居全市第一,覆盖了所有各镇(街道),现有服务对象1200余人。
在选择养老服务机构的时候,大家可以综合养老机构的规模、服务环境、服务水平等情况自行选择。我想重点提醒的是,一定要选择有在政府登记备案的合法养老机构,这样的养老服务机构才是处于政府监督下的机构,老人朋友的合法权益才能有所保障。
问:惠城对高龄老人有什么优待政策吗?
陶发琴:保障好高龄老人的生活,是关系群众福祉的民生大事。2011年起,惠州户籍的80周岁以上长者可以申领政府高龄津贴。目前惠城现行的发放标准为:80-89周岁以上长者100元/人·月;90-99周岁以上长者200元/人·月;100周岁以上长者500元/人·月。已领取老高龄津贴的长者,在年龄达到新的发放标准档次时,直接按新标准档次发放,不需另行申请。
高龄津贴申请方式可以采取线下、线上申请。惠城区户籍80周岁以上的长者在所在村(居)委会,填写《惠州市高龄老年人生活补贴申请表》提出申请;也可通过手机微信的“粤省事”小程序完成线上申请,打开小程序,选择“民政服务专区”→“高龄老人津贴申请”,填写相关个人资料,提交申请后即完成办理程序。
网友:近来老年人诈骗案件不时发生,老年人如何去防范?
陶发琴: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长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增强老年人防范诈骗的意识和能力,区民政局多次组织各社区开展了防诈宣传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宣传扇,环保袋等形式讲解防诈骗知识。同时,区民政局也加强了对各养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对民办养老机构进行摸底排查,督促各养老机构及服务场所自主开展反诈宣传活动,为老年人发放资料、观看防范诈骗视频、讲解典型案例,提升老年人防范养老诈骗意识,引导老人自觉抵制非法集资、电信网络诈骗,远离养老诈骗等陷阱。
在此,我也请各位长者牢记“三个不要”:一是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可以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帮助识别电信诈骗,遇到问题多和子女沟通,也可以联系公安机关核实。二是不要贪图小便宜,要守住养老钱袋子。三是不要通过来源不明的渠道购买药品、保健品。我也希望子女要多关心和关注家中长者,了解老年人思想动态,如果发现有被骗迹象,第一时间帮助老人跳出困局。(●南方日报记者卢慧 通讯员温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