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镇探索“6+1”土地开发利用模式 多种模式破解土地撂荒难题

时间:2022-08-25 08:08:34来源:南方日报

8月23日上午6时30分,在英德市九龙镇石角村根竹园村小组,已有不少村民在大豆田里忙碌着,松土、施肥、除草……直至11时,村民才陆续收拾农具回家。“村里以前有不少丢荒的染病砂糖橘地,现在都与大豆种植公司合作复耕种植大豆,提高村集体收入,村民的腰包也逐渐鼓起来。”根竹园村小组长成世旺说。

今年以来,九龙镇党委政府大力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相继制定水稻种植、大豆种植、撂荒地整治、农田渠网整治等系列奖补措施方案,并创新探索出土地开发利用的“6+1”模式(农户自种、企业或大户承包、企业+经济合作社、企业+村民、经济联合社+企业、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基地),严格实行镇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组、村长包田的“三包”责任制,全力构建镇、村、组三级联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主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着力破解土地撂荒难题。目前,全镇17个村居实现还粮耕地超4000亩,种植水稻面积达9500亩,种植大豆面积达2000亩以上。

探索多种模式

破解土地撂荒难题

在九龙镇石角村新希望水稻合作基地,一台台挖掘机正对一片撂荒耕地进行清表去杂、土壤翻新。昔日荒废的土地被整理成整松软的农田,这也意味着这块荒地即将重获“新生”。

“通过‘企业+村民’的模式在200亩土地上种植丝苗米,这样做既守住了耕地红线、完成了粮食生产任务,又让农民在增产增收的同时,学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能,成为‘新农人’骨干,还能增加企业收益,一举多得。”九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姜万河介绍,石角村民既作为“股东”又作为“员工”参与水稻种植,由侬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从佛冈县引进优质丝苗米稻种,选取200亩优质水田进行播种,安排农业专家学者定期下乡指导,为该村丝苗米种植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保证丝苗米产量与质量达标。农民在增产增收的同时也学到精益农业、管理供应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技能,加深了对产业链和市场的理解,从而提升抵御生产风险的能力,从普通农民变身“新农人”,有力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在石角村根竹园村小组,1000亩大豆在村民的管护下茁壮成长,等待10月中旬的收获。

今年,九龙镇在石角村根竹园组、牛头洞等村小组以“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建设“南方大豆”千亩繁育基地。该项目由华南农业大学、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清远市农业农村局、英德市农业农村局提供技术指导,将产出30万斤优质豆种,为广西、湖南、海南等南方六省(区)适宜地区的二级繁种基地、示范生产基地等核心片区供种,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梯度扩增5—8个同类繁育基地。

“这种模式下,农户既是‘股东’又是‘员工’,与企业共同分享大豆育种及后续增值收益。”项目实施主体侬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灵介绍,公司与农户签订管护合作协议,种植的成本如租金、种苗、农药化肥等由公司承担,农户只需做好大豆的田间管理,按要求种植、管护等。“签订合作的农户在确保质量和产量的前提下可获得三重收益。一是村小组每年的租地分红,二是田间管理的工资,三是繁种大豆销售后的分红,大大提高了他们种植和管理的积极。”徐灵说道。

此外,九龙镇还创新探索农户自种、企业或大户承包、企业+经济合作社、经济联合社+企业、经济联合社+经济合作社等土地开发利用模式,推动撂荒耕地复耕复种工作。如金鸡村经济联合社与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益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对250亩水田进行富硒大米播种,经济联合社选用企业推荐的稻种、肥料,并率先进行播种,由企业解决销路并提供下田农技指导,确保结出的稻谷品质与市场需求有效衔接,最终收益在扣除稻种、肥料等费用后,盈利归联合社所有;陂村经济联合社组织各村小组对150亩撂荒地进行全面摸排,厘清每宗撂荒耕地面积、承包关系、耕种现状等情况后,结合各经济合作社实际制定专项方案,实行“一组一策”“一地一策”,对田块面积较小、地块不整、干旱缺水等连片撂荒地进行土地整和水渠清淤,加快实现撂荒农田复耕水稻进度。

党建引领打通

复耕复种“堵点”

日前,九龙镇党委政府召开粮食安全工作推进会,动员全体领导干部迅速下沉到一线,与农民群众一起并肩“耕战”。

为了让撂荒地“活”起来,九龙镇采取挂图作战的方式,组织党员干部带头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撂荒地摸底统计,并结合实际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复耕复种“堵点”。建立健全粮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责任制,严格实行镇干部包片、村干部包组、村长包田的“三包”责任制,全力构建镇、村、组三级联动,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农民主体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目前,全镇17个村居实现还粮耕地超4000亩,种植水稻面积达9500亩,种植大豆面积达2000亩以上。

在石角村的田地里,村里的孩子们卷起裤脚,在大人的教导下,将秧苗插进水田里,化身“小小农夫”。

“暑假期间,不少孩子都呆在家玩手机,我们通过制定积分制度,动员村民带着孩子下田劳动。”石角村总支部书记曾秋姐介绍,石角村通过党员志愿服务队入户宣传,巧用党员积分实施方案和乡村治理积分制,让村里的孩子们放下手机,积极参与到全村的保粮行动中。

“一个大人带几个小孩,亲自下田。我们会算党员积分和家庭积分,可以到村委积分超市兑换物资,还会给孩子们颁发村委认证的好少年奖状。”曾秋姐说这个方法不仅让孩子们放下手机,体验到暑期实践活动的意义,还让他们知晓“粒米不易,莫负粮心”的真谛。同时,也把党员积分和乡村治理积分制落到了实处。

此外,石角村党总支还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借助与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结对共建的契机,以融合党建为驱动,合作开垦200亩优质水稻种植基地。工作队负责引进稻种和技术,并解决销路;村委负责筹工筹劳和耕作管理。双方各司其职,合力推动晚造粮食生产任务进度。其次,以调优粮食种植结构为着力点,积极联系周边农业企业,利用惠农与奖补政策,鼓励整合土地资源、连片种植粮食作物,目前已动员企业种植晚造粮食作物超800亩,有效整治了非粮化问题。

在宝溪村300亩的梯田里,村“两委”干部、党员志愿者、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村民纷纷动起手播下水稻秧苗。宝溪村党总支部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通过整合地力资源、开展水利整治、强化宣传宣讲等方式,把一系列“藏粮于地”的硬措施落实到田间地头,大力推动撂荒地复耕复种。

宝溪村党总支部书记许廷辉介绍,为充分调动群众种粮的积极,村党组织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政策和技术支持,落实落细种粮补贴、地力补贴等惠农政策,用好用活乡村振兴资金,全力做好农资保障、农技培训、田间管理等工作,争取让“沉睡”的土地早日“活”起来。此外,还采取“支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的方式,发挥党员的带头引领作用,入户宣传宣讲撂荒地复耕复种和奖补政策,做实做细群众的思想工作。2022年,宝溪村共排查撂荒地300亩。目前,全村开展复耕复种水稻共计300亩。(文/图:南方日报记者陈咏怀通讯员曹西庆赵焱)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