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新区法院收结案总数呈“双增幅” 实现“云上法庭”全覆盖

时间:2022-09-23 09:08:27来源:南方日报

1—8月,清新区法院收案10982件,同比上升14.3%;结案7906件,同比上升20.6%,结案率72%,同比上升3.8%;二审发改率低于全市均值九个百分点,在全市八个基层法院中最低。面对与日俱增的审执压力,清新区法院用更强的执行力,更好的司法服务,更高效的审判执行工作交出“答卷”。

今年以来,清新区法院深入开展“执行力建设年”活动,聚焦“纪律、作风、效能”建设,坚持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健全长效机制,为清新区“四个清新”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强队伍▶▷

严格考核遴选37名员额法官

原告冯某诉被告莫某甲、莫某乙民间借贷纠纷案中,原告手持12张莫某甲、莫某乙兄弟互为担保的总金额为62万元的借据,要求法院判令莫氏兄弟分别承担还款责任和保证责任。两被告则答辩称,冯某所提交的借据是虚假借据,借贷事实不存在。

面对双方各执一词,清新区法院立案庭庭长温振英冷静应对,就借据签订过程等细节问题向双方进行询问调查。看到原告对借据瑕疵闪烁其词,无法提供合理解释,她果断抓住机会,依法向其释明虚假陈述、妨碍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根据原告讲述,涉案的12张借据在同一天签订,且借款没有任何抵押,并在前债未清时又借后债,这显然不符合常理。温振英审理后认为,涉案的12张借据不足以证实62万元借款真实存在,冯某亦不能证实将借据载明的62万元借款实际交付给了莫某甲和莫某乙。再结合两被告承认分别借款10万元和4万元的陈述,最终一审判决莫某甲、莫某乙分别偿还原告借款本金10万元和4万元及利息。原告冯某不服上诉,该案经二审法院审理后维持原判。

“温庭长是个非常认真细心的人,不论什么案子,一定会把事实查清,把法讲明,把理说透。”同事们这样评价她。凭借着对审判工作的高度负责和潜心钻研,温振英被授予“全市审判业务专家”称号,是全市基层法院唯一获得此称号的法官。她是清新区法院强化专业审判队伍建设的一个缩影。

清新区法院以人岗匹配、人事相宜、结构优化为原则,选人用人时积极向办案一线倾斜,树立鼓励实干、服务一线的晋升理念,实行人员分类管理,37名员额法官经严格的考核考试遴选出来,让“专业的人办专业的事”。

同时,深入开展调研,荣获广东法院第三十三届学术讨论会组织工作先进奖,一篇论文获优秀奖。开展优秀裁判文书和办案标兵评选活动,秉持鼓励先进的原则,选出高质量且具典型意义的优秀裁判文书10篇,以及担当实干的办案标兵10名,并将评选结果纳入干警年度绩效考核加分项目,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争先奋进氛围。

真为民▶▷

实现“云上法庭”全覆盖

“谢谢法院!想不到线上委托如此方便快捷,省钱省心省力又省时,真是为我们当事人提供了实实在在的便利!”一名刚完成跨境诉讼线上授权见证的当事人如是说。

覃女士是一起析产纠纷的原告,黄女士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的原告,两人在取得生效裁判文书后,均欲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两人均身在香港,彼时因疫情不便应诉,只能通过委托近亲属或律师的方式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为解决确认授权效力难题,清新区法院决定使用“授权见证通”,为两名女士办理线上授权见证。在承办法官的指引下,覃女士及其代理律师,黄女士及其近亲属代理人,利用“授权见证通”小程序,同时在线登录平台,进行核实身份、委托人和授权人签署授权委托书等环节,全程仅用10分钟即完成了委托在线见证。

疫情的出现,不可避免地对传统司法诉讼活动造成了一定影响,清新区法院坚持开拓思路,依托信息技术优化提升诉讼服务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

“当前司法服务的重点是要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要努力提供什么。”清新区法院院长陈伟光一直叮嘱干警,对经济困难交纳不起诉讼费的,及时提供司法援助减免诉讼费用;对行动不便无法到法院应诉的,开展巡回审判;对需要普法宣传的,开展法律进校园、进工厂、进乡村;对当事人书写诉讼文书困难、电子缴费操作困难的,诉讼服务大厅设置有包含民事诉状、答辩状、执行申请书等数十种文书模板填写指引,并由志愿者指导填写和缴费……

除此之外,清新区法院还以科技助推司法建设,运用电子送达提升司法效率,送达完结4488件10442人次;建立窗口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立体化多元化立案模式,平均立案耗时控制在5天以内,有效减轻当事人诉累;成立网上巡回法庭,完善在线庭审、调解、提讯远程设备,实现“云上法庭”全覆盖,免却疫情期间外地当事人往返感染风险。

化纠纷▶▷

从终端审判向源头治理延伸

“我们已经被拖欠几个月工资了,都靠这点工资养家糊口,经营者有困难也不能转嫁到我们身上啊。”近日,清新区法院刚赶赴司法确认现场时,5名受劳动纠纷困扰的工人便马上向法院干警诉说起讨薪之苦。

清新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收到辖区某美食店5名工人的投诉,称被拖欠工资。经调查,该美食店因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拖欠工人数月工资,无力一次性支付,但可以分期支付。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了解情况后随即通知清新区法院介入。接到通知后,清新区法院马上派出干警前往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配合调解并指导申请司法确认相关事宜。其中两名工人对欠薪总额与美食店协商不一致,调解一度陷入僵局。

法院和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工作人员根据劳动合同及相关证明材料,认真核算拖欠工作数额,最终获得了令双方信服的结果,促成双方达成调解协议。随后,法院干警指导双方当事人提交司法确认申请材料,出具裁定书,并告知5名工人若美食店没有如约履行调解协议可依据此裁定书直接向清新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一站式解纷,清新区法院切实解决了5名工人的“烦薪事”,大大降低了当事人司法成本。

为节约司法资源,减少当事人诉累,清新区法院积极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终端审判向源头化解延伸,与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金融调解委员会等人民调解组织签订合作协议,派驻特邀调解员到综治中心、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等基层协助工作,并举行特邀调解组织和特邀调解员业务培训会,努力提升调解质效。

针对关系到法治政府建设、党群关系和政府公信力的行政案件,清新区法院与区检察院联合成立全市首家“行政争议诉源治理联调办公室”,按照“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的工作思路,强化两院在行政争议诉源治理方面的配合,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为当事人提供一个“减环节、减时间、减成本、高效率”的行政纠纷解决渠道。

促落实▶▷

常态化督察重点任务

春节前夕,清新区法院法官黄顺明接到一项新的执行任务:尽快为46名农民工追回工资。

2021年12月,彭某等46名农民工以广东某工业科技公司拖欠工资为由,向劳动部门提出仲裁。劳动部门出具仲裁调解书,责令该公司在2021年12月30日前向彭某等46名工人支付工资合计359809.86元。然而,广东某工业科技公司却一直未履行仲裁调解书确定的义务,于是彭某等46名农民工向清新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022年1月12日,上述欠薪案正式立案执行。在接手案件后,黄顺明明白,若无法顺利追回欠薪,彭某等46名农民工无法安稳度过这个春节。然而,黄顺明经调查发现被执行人广东某工业科技公司还拖欠清新区某甲工业投资公司和清远市某乙工业投资公司租金、管理费、污水处理费等共计200多万元,且其经营场所已关门上锁,无法继续经营。虽然被执行人的设备等财产暂未查封,但如果按照常规法定程序,启动公司设备拍卖变现,春节前根本无法追回46名农民工的工资,执行工作一度陷入困局。

考虑到清新区某甲工业投资公司是被执行人经营场所的管理者,黄顺明决定转变执行思路,他多次联系该公司代表进行协商,请其先行垫付46名农民工工资及执行费,并解释其可与被执行人协商解决工资垫付款,或请求法院在需要处理被执行人财产变现所得款项时优先退回垫付款。在执行法官的多方协调下,清新区某甲工业投资公司最终愿意先行垫付46名农民工工资及执行费,并很快将款项划拨到法院指定账户。

1月29日,为确保该款项在春节前顺利发放到申请执行人手中,清新区法院开通绿色通道,将共计35万多元的工人工资全部发放给46名农民工,案件至此顺利执结,此时距离立案执行仅18天。

每一个案件对于群众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大事。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清新区法院每月对全体员额法官的收结案数、结案率、发改率、司法公开等情况进行通报,并对后进法官予以谈话提醒。同时,建立审判委员会评析发改案件制度和发改案件反馈、讲评制度,对被发改案件每月汇总、集中评析,以评促改,夯实审判责任。

狠抓案件质效,优质司法服务,妥善化解纠纷,清新区法院以强执行力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文/图:南方日报记者贺欢通讯员段然)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