磐安:探寻生态富民“新”路径 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平增收攻坚行动

时间:2022-07-19 10:00:18来源:浙江日报

夏日的山城磐安,格外热闹:千米板长溪,山水相融的灵江源森林公园,游客嬉水登山尽享清凉;乌黑的乌石小巷,农家乐订单已经排到了国庆;斑驳的千年古茶场、孔氏家庙,沉淀的不止是岁月,还有生机与活力……

年来,磐安坚持“生态富县、生态富民”发展战略,积极争当山区26县高质量发展的模范生,以先行探路的勇气和担当,探索出了一条具有山区特色的共同富裕“新”路径。

缩小差距,创新富民增收举措

“家里已经住不下了!”这两天,在被称为“悬崖村”的磐安县方前镇施家庄村岩门自然村,村民蔡先金有个幸福的小“烦恼”:游客太多,家里房间不够住,有的游客只能在院子里搭帐篷,或者被分流到隔壁村。

忙得脚不沾地的蔡先金,是方前当地旅游红火的写照。2021年,方前镇“天路党建联盟”为推广当地特色民宿和旅游,发布了“浙中川藏线”越野自驾游线路。这条以“悬崖村”为核心的旅游线路,串联起7个高海拔偏远山村,不仅拓展了“悬崖村”的旅游链条,更带动了沿线村庄的旅游发展。去年仅国庆期间,就吸引游客5500多人次,同比增长667%。

被誉为“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磐安,村庄多而分散,如何不让一些高海拔的偏远山区成为共富路上的“落后生”?磐安通过强化党建统领,在仁川镇天网、方前镇四协、尖山镇胡宅、尚湖镇山环等10个偏远片区,打造了十大高海拔偏远山区党建联盟,覆盖48个行政村,占全县总数的22%,其中省定集体经济薄弱村34个。

仁川“云顶天网党建联盟”相关景点吸引游客同比增长22%、双溪“山村互助党建联盟”网络直播售茶80余万元、盘峰“幸福高二党建联盟”带动800多农户走上幸福路……据统计,去年,十大联盟内48个行政村共增收1000万元以上,旅游总收入超过8500万元,村民人均增收1万元。

不仅“党建联盟”持续发力,磐安还为一些区域量身定制了富民增收计划,比如盘峰乡“我的幸福计划”。“土法种养+公司营销+政府监管+集体入股”,让深山土货变成城里人餐桌上的珍品,让泥屋土房变身成了“高档民宿”。

2021年,“我的幸福计划”还升级成为“我们的幸福计划”,并在磐安全县推广。目前,“我们的幸福计划”已带动磐安全县偏远山区3000余户1万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增收,年增收1500万元以上。

在安文街道花溪村,“景村融合”亦为乡村共富提供了新的视角。全村90%以上的村民都在发展民宿,越来越多村民回乡创业就业,别具风格的客栈、民宿陆续将村庄装点起来。自2020年5月重新开放至2021年底,花溪景区实现营收15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增收120余万元。

目前,磐安共有农家乐集聚村(点)108个,乡村农家乐经营户1014户,床位1.95万张。去年,磐安全县农家乐共接待游客282万人次,营业收入达3.68亿元。

今年3月,在省药监局指导支持下,双峰乡成立了乡政府牵头、5个村共同出资的“强村公司”——磐安县富羊羊商贸有限公司。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村书记任董事长、监事长,所获利润也由5个村共享,作为村集体消薄资金。今年3月以来,“富羊羊”公司营业额已超300余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32万元,仅此一项,即超过去年全年的村集体消薄资金收入。

磐安还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高水增收攻坚行动,如发展来料加工从业人员4.2万名,带动2000余名低收入农户在家门口就业;开展以低收入农户为重点的乡土人才培训,药乡月嫂成为全省月嫂领域的“金名片”;完善“磐安药膳”创业扶持实施细则,推广“药膳师培训+门店创业”模式,先后在杭州、宁波、义乌、东阳等地新开“磐安药膳”门店15家。

数字赋能,提升特色富民产业

连日来,磐安磐康中药材饮片共享车间的生产线都在全力运转。这个全国首个中药材及饮片“共享车间”,每天可为当地药农加工鲜贝母片25吨。类似的中药材共享加工点,磐安有15个,此外,还有共享仓储点、常温库、冷库3万立方米。高效背后是数字化助力,这里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能在云端实现远程监控。

磐安是浙江省最大的中药材主产区和主要集散地,中药材产业是其主打产业,当地现有中药材种植户4.8万户,种植面积7.22万亩,中药材加工、销售企业460家。2020年,磐安浙八味市场交易额就达41亿元。

为推动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突破“道地无地、标准失准、优质不优价”的问题困境,磐安主推“浙中药”产业大脑,以数字化改革振兴中药材产业。

“浙中药·质量通”是产业大脑的多跨场景应用之一,市民只需扫扫产品包装袋上的二维码,就能查询中药从种植到加工到流通的全部环节。该应用上线以来,已全面覆盖县内20亩以上规模基地与所有共享车间,累计完成7765吨道地药材的溯源赋码。药农收益提高37%;药商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退货率降低96%,显著提升道地药材品质;药企共享车间减少加工损耗10%,节约成本3600万元。

对种植户而言,“浙中药·质量通”也是生产的得力助手。今年51岁的磐安药农郑文梁承包经营了300多亩中药材基地,在他的基地里,雨水采集器、风向温度测量仪、环境土壤检测仪、5G高空慧眼等数字化设备一应俱全,不仅全程实时采集、监测基地各种数据,还科学提供农事信息、病虫害防治、远程水肥管理等精准服务。“有了这个‘好帮手’,基地收入提高三成以上。”郑文梁说。

在浙江省唯一以中药材产业为依托的特色小镇——江南药镇,当地还全力打造小镇“数智大脑”建设,比如成立黄精产业国家创新联盟研究院和中国黄精交易中心,完成黄精价格指数构建,开展中药材栽培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道地药材质量检测、健康产品研发等课题服务。

“中药产业大脑,把占磐安三分之一人口的中药产业从业者聚合在一起,中药产业的集群化、规模化得到了提升。”磐安县中药产业发展促进中心主要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磐安全县8万亩中药材种植地块、4.8万余户种植户信息,以及主要中药生产企业的数据已全部“上云”。

立足优势,打造山区共富样本

金华市区有一块面积3.8方公里的土地,它属于80多公里外的磐安。这里就是金磐开发区。

1995年,为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欠发达地区奔小康步伐,浙江省委、省政府和金华市委、市政府开创扶贫开发新模式,在金华城市核心区划出660亩土地,设立金磐扶贫经济开发区,委托磐安县委、县政府开发,并赋予“独立行使县级经济管理权、独立享有区内产值和税收、独立组织实施园区建设管理”的政策机制,成为全国第一个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的“飞地园区”。

自成立以来,金华市、磐安县两级党委政府坚持以“八八战略”为引领,经过27年开发建设,这种集“异地开发、山海协作、生态补偿”等功能于一体的飞地经济发展新模式,已成为全国异地开发的样板。

目前,金磐开发区集聚各类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企业989家,税收超千万元企业15家,国家高新企业14家,并培育出了磐安本土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全国塑料软管领军企业“春光科技”。此外还有磐安首家产值超30亿元的本土企业,也是全球户外泳池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威邦集团。统计显示,金磐开发区园区工业企业亩均税收达到36万元。

金磐开发区不仅承担了磐安一半的工业经济,相关主要经济指标对磐安贡献度均达到三分之一及以上,还每年为磐安提供1亿多元的税收支持,累计吸纳来自磐安就业人员2万多人次、占全县人口的十分之一,为磐安全域生态保护腾出了巨大空间。目前,磐安已成功创建“国家生态示范区”“国家生态县”,森林覆盖率达80.95%,全境地表水和出境断面水质100%达标,空气优良率达97.8%,居金华市第一、全省前列。

好山好水好空气不能浪费,依托自然生态、区位政策等优势,磐安全力打造“长三角知名康养旅居目的地”,主推“医共体+医养”磐安特色新型养老模式。如针对县内外老年游客群体,推出以中医养生、特色疗法、老年病、康复治疗等为龙头,融医疗、养老、康复、护理、休闲等多种元素,发展旅居养老、休闲度假型养老、老年健康教育等新业态。

针对县域内老年人,磐安全方位推进养老服务普惠普及,从医养结合角度解决当地老年人的医疗和养老问题,实现“楼下看病,楼上养老”,打造“浙里长寿”金名片,走出了一条具有磐安特色的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之路。

在安文街道,当地创新推出“安养十条”,“一站式”满足老年人养老需求。同时,成立“安养帮帮团”,吸收党员、“山妹子”、社工、志愿者等加入,建立“安养网格”,全方位帮助网格内老年人,提供便民代办服务,定期上门走访,为老年人“跑腿”办事。

2020年10月以来,磐安已为3.15万老人提供了“医养结合”服务,占全县60周岁以上老人的72%。

磐安还是非遗大县,有重点非遗项目710项,其中列入县级以上非遗名录183项,包含国家级3项、省级12项。此外,还有深厚的儒文化、茶文化、中药文化等。年来,磐安聚焦文旅融合,以非遗展演、非遗体验、非遗文创为着力点,大力推进非遗创新发展创造转化,探索非遗产业发展,让非遗成为文旅融合、产业发展并实现富裕的助推器。

“2021年,我们重新编排的‘炼火’‘寿龟奉茶’等非遗项目走进景区,利用声光电科技手段打造虚实结合特色沉浸式场景,将水和火有机融合,让游客重新领略景区山水和磐安非遗的夜间魅力,有效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带动景区消费。”磐安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主要负责人介绍,非遗走进景区,让景区焕发了新活力,也带动了周边乡村的发展。(杨萤萍 傅瑛侠 傅颖杰)

    ------分隔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