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廉江市安铺镇珠盘海村的垦造水田区,极目远望,一片片成熟的稻田像金色的海洋。数台收割机开足马力,从“稻海”中开过。种植户忙着将收割好的稻谷转移到运载车上,运输到仓库进行筛选、装袋等处理。
垦造水田既是落实耕地保护和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举措,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手段。像珠盘海村这些垦造水田,其前身多是丢荒的旱地、林地。在廉江市委、市政府等相关部门的统筹下,廉江8个镇16个村委的“沉睡”荒地集约起来,通过土地平整、剥离耕作层土壤等方式垦造成水田,改善了土地生态环境,提高了耕种质量。
近年来,廉江共实施自行垦造水田项目24个,建设总规模超1.8万亩,水田指标1.18万亩,约1.5万名经济合作社社员收益,村委会每年基本有300-400元/亩的收益,实现土地效益和村民收益双提升。
解决土地撂荒
垦造水田成“最优解”
田地相接,沟渠纵横,雷州青年运河水流汩汩而下。珠盘海村里,一马平川的连片稻田经过一场初秋雨水洗涤后,金灿灿的“丰收色”格外鲜艳。“今年的水稻谷长势不错。”站在水田边,廉江市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与耕地保护股股长唐上影摘下一小根水稻穗,检查其生长情况。灌浆期到后,这片水田的稻谷开始变得饱满。唐上影估计,今年这里的水稻亩产量有1000多斤。
与连片垦造的水田一路之隔,一小片没有被纳入垦造范围的稻田,是一番截然相反的景象。田地里野草众生,一些村民在其间堆放着篷布等杂物。
“其实在垦造水田动工前,这里大片土地都跟眼前这小片地一样是荒地、旱地,大多数村民都只是小规模种植玉米、花生等作物。”廉江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随着越来越多老农民年龄增大而放弃耕作、新一代则选择外出务工,珠盘海村撂荒地越来越多。
珠盘海村的撂荒地增加,只是廉江撂荒地问题的一个缩影,类似的问题还出现在很多乡村。在城市化的大背景之下,由于靠天吃饭、农耕劳累等原因,廉江大量田地遭到撂荒。
随着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新规划的项目需要大量用地,建设项目征用耕地的情况时有发生。唐上影介绍,截至2022年,廉江共有2个独立选址项目——玉湛高速项目和廉江市东环大道项目,共占用水田1671亩。其中,玉湛高速项目1172亩,廉江市东环大道项目499亩。
“根据相关规定,项目如果有占用耕地的情况,必须按照‘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的规定,补充的耕地质量等级不得低于原有的耕地质量等级。同时,还必须补充同等的水田数量,压实耕地红线。”唐上影说,为确保耕地红线不减,解决荒地逐年增加、城市发展占耕地等矛盾,垦造水田成为了有效盘活廉江农村闲散资源和撂荒资源的最优解。
据廉江市自然资源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7年-2021年期间,廉江通过实施自行垦造水田项目共20个,建设总规模超1.5万亩,水田指标1.18万亩。2022年,廉江立项4个项目,总建设规模3147亩,已于7月29日以EPE方式挂网招标,预计8月底前完成招标工作。9月底前开工建设,年底前完工,在保障廉江城市建设和产业项目发展用地充足的同时,也能坚守耕地红线要求。
细选址给实惠
村民村集体收入“双增”
最初开展垦造水田工作时,来自各方的阻力十分大。
首要的原因是,并非所有的旱地都能垦造为水田。“垦造水田项目的选址要综合考虑地形、坡度、水源等多种因素,选址科学与否也是决定项目能否顺利落地的关键环节。”广东广基建设集团项目经理陈治统参与了湛江廉江多个垦造水田项目的施工。他介绍,为了做好垦造工程成本和种植收益之间的平衡,各地一般会优先选取集中连片、规模较大、水源充足的地块,用于实施垦造水田。
水田耕作层剥离和再利用,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陈治统说,通过此方法垦造的水田还只是“生地”,刚开始的种植效果会差一些。经过多轮试种、改造,“生地”才会慢慢变成质量更好的“熟地”。对此,廉江市在前期调研时细心论证、精心选址,从最合适垦造水田的土地开始,逐渐扩大垦造范围。
村民的配合度,则是垦造水田能否成功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有些村民思想比较守旧,宁可闲置不用,也不愿意将耕地用于垦造水田。”安铺镇老马村一名村民回忆,有村民认为政府出资盘活撂荒地,改荒地为水田,垦造后归还土地给村民,是一项非常利民的政策,表态支持。也有部分村民认为施工周期长且期间无法种植,不愿意配合工作开展。这些村民对抗情绪浓、意愿度不高、拒绝交地,拖慢了垦造水田的前进步伐。
为尽最大努力争取村民的支持,一方面,廉江市各有关部门常常要在前期的沟通、解释中投入大量工作,并通过已经启动的项目让村民看到实在的成果;另一方面,廉江市在推进垦造水田工作时,严格落实补贴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真正让村民享受到实惠。
按照规划,政府投入资金租赁土地权利人土地4年,建成水田后交给村委会进行管理使用(或租赁给大户耕作)。目前,廉江市垦造水田的开展使涉及53个经济合作社的14807名社员受益。项目建设过程中,土地权益人(社员)直接得到政府补助补偿资金5842.2万元(含土地租赁费4000元/亩/4年、青苗补偿费3000元/亩);村民投劳约53000工日,收益约800万元。
“村委会基本都有300-400元/亩的收益,参与此项工作的16个村委会,3年中每年合计有约250万元的土地出租收益。”唐上影介绍,这不但直接增加群众收益且壮大了村委会集体经济,还解决了建后水田3年的管护难题(原要求管护3年)。
推动乡村基建升级
乡村治理产业振兴“双赢”
垦造水田获得的经济收益,又进一步推动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质量的提升。
“前段时间暴雨天气持续,如果不是之前垦造水田时兴修了水渠,平整了道路,水估计就漫上来了。”廉江市横山镇南圩村黄村垦造水田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廉江垦造水田项目创新灌溉用水方式,提升集约灌溉率。通过修建地表水水坝,利用出水量为144㎥/h的水轮泵进行提水灌溉,有效满足了项目区农田用水需求,与常规电力提水灌溉相比,每亩每年可节省电费约50元。
新垦造的水田,通过土地平整、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等工程的建设,形成了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排系统,实现了旱涝保收的目标;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显著提高,降低了生产成本,生产效益得到明显提高,种植大户都争着承包这类地块。
去年年底,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组织开展了首届垦造水田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其中,2017年度廉江市安铺镇珠盘海村、老马村等2个村现有耕地提质改造项目(第二期)入选垦造水田十大典型案例。该项目区在建设中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形成了完善的田间道路系统和农田灌排系统,使得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观。老马村也因此被评为湛江市文明村,村内的尖仔经济合作社被评为湛江市生态文明村、湛江市卫生村。
农民除了收取租金,还能到田里劳作,获得稳定收入,而种植大户或企业则是通过规模效益获取利润。
“种地那么多年,没想到我可以在垦造水田项目里创一番事业。”在安铺镇垦造水田的种植大户陈叔感慨地说,荒地变水田,村民变老板,原先分散、闲置的旱地通过垦造水田变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各地乡村再通过培养种植大户或引进种植企业,将土地承包、统一经营,村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甜。(南方日报记者李廷睿通讯员许筱倩谭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