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用知识产权,就能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近日,杭州程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运营官张继宇收到这个消息时,感到一阵欣喜。这批知识产权ABN(资产支持票据)项目,是杭州市高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杭高投”)为缓解企业融资难推出的创新产品。
科技型中小企业长期面临缺乏抵押资产、技术含量难以评估等融资难题。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杭州创新优化科技投入方式,通过设立综合性国有投融资公司——杭高投,用金融活水激发科创活力,已累计培育8000多家次企业,其中90%是科技型企业,诞生了80家上市公司。
精准有效浇灌“产业田”,杭州率先采用“拨改投”模式投“早”扶“初”。早在2008年,杭州就成立了市创投引导基金,每年注资2亿元,用股权投资方式扶持初创和优质企业,精准有效浇灌。
(紧接第一版)今年7月,杭州禾迈电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价冲上千元,这家专注于电力电子技术的杭州企业,曾在初创阶段和产品市场化关键阶段,分别拿到杭高投政策性融资担保300万元和市引导基金参股子基金1600万元融资,2021年登陆科创板时,成为A股史上发行价最高的新股。
“‘拨改投’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让资金、项目、人才奔涌向杭州。”杭高投总经理许宁介绍,杭州与社会资本合作设立基金时,按政府投入最高不超过20%的比例,共同遴选项目,重点对在杭项目、初创项目进行投融资。同时,杭州明确阶段性、让利性退出机制,让资本“有利可图”。据统计,这一模式创立至今,已设立了近200支基金,用财政资金撬动社会资金500亿元,放大效应达到6倍。
这些资金对推动产业发展进一步呈现“乘数效应”。如深圳同创伟业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在杭设立的第一支基金,总规模4.4亿元,其中杭高投出资3500万元。目前,这支基金投资的14个项目中,9个在杭州,已经孵化了3家位于杭州的上市企业,包括启明医疗等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
如何进一步扩大科技金融覆盖面?杭州给出答案:“服务创新产品创新”。从全国率先试水科技支行,到推出全国首单基于区块链的数据知识产权质押……杭州持续为科技企业提供全方位、专业化、一站式投融资服务,让资本能找到项目,项目也能找到资本。
“我们希望科技创新从金融支持体系受益,又能进行反哺。”杭州市科技局局长周扬说。目前正在筹建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二期的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样本。贝达药业曾获得杭高投融资,如今,贝达药业与杭州市天使引导基金联合成立了生物医药产业基金一期,总规模4亿元,已成功孵化纽安津生物、博源润生医药等企业。“产融投”协同的科技金融生态圈正在加快构建。
目前,杭高投已与安恒信息、中控等曾获其投融资的企业,建立了覆盖各领域的产业基金。截至2022年6月底,生物医药专项基金达30支,总规模约140亿元;人工智能专项基金达22支,总规模近60亿元。(记者张留通讯员刘梦熙周琼琼)